分布式锁的实现
Posted 猿人课堂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分布式锁的实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的:
解决分布式场景中数据一致性问题
几个概念:
CAP理论,任何一个分布式系统都无法同时满足一下三点,只能满足三者之中两者。
a、一致性 Consistency
b、容错性 Partition tolerance
c、可用性 Availability
可重入锁,不可重入锁(自旋锁)
分区
区别:不可重入锁只是当前线程获取锁之后,如果锁中嵌套锁的话,方法会阻塞,死锁,可重入锁在如果获取锁之后,锁中锁也不会阻塞
evg:
不可重入锁当调用print()方法时,获得了锁,这时就无法再调用doAdd()方法,这时必须先释放锁才能调用,所以称这种锁为不可重入锁,也叫自旋锁。
可重入锁 线程可以进入任何一个它已经拥有的锁所同步着的代码块。
解决方案:
a、基于数据库实现的分布式锁
b、基于缓存(redis,memcached,tair)实现分布式锁
c、基于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
分布式锁需要具备的几个条件:
a、可以保证在分布式部署应用集群中,同一个方法在同一个时间只能被一台机器上的线程执行
b、这把锁要是一个可重入锁(避免死锁)
c、这把锁最好是一个阻塞锁(根据业务需求考虑要不要这条)
d、有高可用的获取锁和释放锁功能
e、获取锁和释放锁的性能要好
--靠谱四个条件:
1、互斥性。在任何时刻,只有一个客户端持有锁。
2、不会发生死锁。即使有一个客户端在持有锁的期间崩溃而没有主动解锁,也能保证后续其他客户端能加锁。
3、具有容错性。只要大部分的Redis节点正常运行,客户端就可以加锁和解锁。
4、解铃还须系铃人。加锁和解锁必须是同一个客户端,客户端自己不能把别人加的锁给解了
a、基于数据库实现的分布式锁
原理:通过数据库表做唯一性约束,来实现的,如果有多个请求同事提交到数据库的话,数据库只能由一个操作可以成功。
缺点:
1、这把锁强依赖数据库的可用性,数据库是一个单点,一旦数据库挂掉,会导致业务系统不可用。
2、这把锁没有失效时间,一旦解锁操作失败,就会导致锁记录一直在数据库中,其他线程无法再获得到锁。
3、这把锁只能是非阻塞的,因为数据的insert操作,一旦插入失败就会直接报错。没有获得锁的线程并不会进入排队队列,要想再次获得锁就要再次触发获得锁操作。
4、这把锁是非重入的,同一个线程在没有释放锁之前无法再次获得该锁。因为数据中数据已经存在了。
数据库是单点?搞两个数据库,数据之前双向同步。一旦挂掉快速切换到备库上。
没有失效时间?只要做一个定时任务,每隔一定时间把数据库中的超时数据清理一遍。
非阻塞的?搞一个while循环,直到insert成功再返回成功。
非重入的?在数据库表中加个字段,记录当前获得锁的机器的主机信息和线程信息,那么下次再获取锁的时候先查询数据库,如果当前机器的主机信息和线程信息在数据库可以查到的话,直接把锁分配给他就可以了
b、基于redis实现的分布式锁,步骤:
b.1、maven引入
b.2、枷锁代码
解释:
可以看到,我们加锁就一行代码:jedis.set(String key, String value, String nxxx, String expx, int time)
,
这个set()方法一共有五个形参:
第一个为key,我们使用key来当锁,因为key是唯一的。
第二个为value,我们传的是requestId,很多童鞋可能不明白,有key作为锁不就够了吗,为什么还要用到value?原因就是我们在上面讲到可靠性时,分布式锁要满足第四个条件解铃还须系铃人,通过给value赋值为requestId,我们就知道这把锁是哪个请求加的了,在解锁的时候就可以有依据。requestId可以使用
UUID.randomUUID().toString()
方法生成。第三个为nxxx,这个参数我们填的是NX,意思是SET IF NOT EXIST,即当key不存在时,我们进行set操作;若key已经存在,则不做任何操作;
第四个为expx,这个参数我们传的是PX,意思是我们要给这个key加一个过期的设置,具体时间由第五个参数决定。
第五个为time,与第四个参数相呼应,代表key的过期时间。
总的来说,执行上面的set()方法就只会导致两种结果:1. 当前没有锁(key不存在),那么就进行加锁操作,并对锁设置个有效期,
同时value表示加锁的客户端。2. 已有锁存在,不做任何操作。
心细的童鞋就会发现了,我们的加锁代码满足我们可靠性里描述的三个条件。首先,set()加入了NX参数,可以保证如果已有key存在,
则函数不会调用成功,也就是只有一个客户端能持有锁,满足互斥性。其次,由于我们对锁设置了过期时间,即使锁的持有者后续发生崩溃而没有解锁,
锁也会因为到了过期时间而自动解锁(即key被删除),不会发生死锁。最后,因为我们将value赋值为requestId,代表加锁的客户端请求标识,
那么在客户端在解锁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校验是否是同一个客户端。由于我们只考虑Redis单机部署的场景,所以容错性我们暂不考虑。
b.3解锁
解释:
可以看到,我们解锁只需要两行代码就搞定了!第一行代码,我们写了一个简单的Lua脚本代码,上一次见到这个编程语言还是在《黑客与画家》里,没想到这次居然用上了。第二行代码,我们将Lua代码传到jedis.eval()
方法里,并使参数KEYS[1]赋值为lockKey,ARGV[1]赋值为requestId。eval()方法是将Lua代码交给Redis服务端执行。
那么这段Lua代码的功能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首先获取锁对应的value值,检查是否与requestId相等,如果相等则删除锁(解锁)。那么为什么要使用Lua语言来实现呢?因为要确保上述操作是原子性的。关于非原子性会带来什么问题,可以阅读【解锁代码-错误示例2】 。
以上是关于分布式锁的实现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