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成长再出发
Posted shiter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重新成长再出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章大纲
突然的转型,逼自己一把也能重新成长
年初的时候,航旅纵横给我弹窗问我很久没有坐飞机了怎么回事?自打毕业后干的工作出差居多,西安本土的客户少,所以经常是周一走周五回,北京、杭州、上海什么的跑来跑去。2021年开始终于有些积累能够在家乡享受开发的乐趣。
而后2022年,有娃后,竟换了3个单位。成长在于有一颗敢于折腾的心!
- 第一份工作,其实干了一年多,除了吐槽,收获颇丰:开发的都用高科技,管理的都在过家家。。。
- 第二份工作,属于上市公司临时想要向AI 领域转型的内部创业项目,个人不是很看好这种模式。
在陆陆续续找工作的过程中,有一些感触,并总结了一套面试题:AI算法工程师的寒冬?我们完全可以反向思维。。
2022年最后订下的工作属于制造业,上班很早,有大佬说过程序员不要熬夜,要早起,加上晚上要哄娃睡。所以近半年来,每天都起的很早,相比晚上加班后感受落寂,早起上班更能够感受到城市冉冉升起的烟火气。
当一首首经典老歌在车内循环:邓丽君的你怎么说,刘欢的湾湾的月亮。伴着朝阳和发动机缓缓的轰鸣,仿佛回到了儿时绿皮火车的旅途。
工作旅途的大不一样,甚至延伸到了工作内容。我捡起了老本行计算机视觉,过程当然是痛苦的,因为视觉的东西都是在学校搞的,那时候OpenCV 还是2.0 版本 和C++, 现在为了项目进度,能用Python 解决的绝对不会想用C++,但就这。依然存在学习成本。从目标检测、python 实时处理的后端,websocket 开始看起,搭建代码脚手架,填开源组件的坑,攒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然后迭代。然后发现,如果是自己做,确实有点迭代不动。一些不太专业的用户需求加上极易产生的误差累积问题都让机器学习项目在生产型企业的落地变的非常丑陋!
但是大厂干活嘛,讲究4个字:借事修己!
自己能做到技多不压身就行了,项目就是60分万岁吧,以渣男心态拥抱每一份工作。。。
最近的积累也确实不少,硬生生重开了,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的应用案例和一些Python 后端的技术选型内容:
为什么脱口秀突然火了起来?
突然的转型,让我想明白为啥脱口秀行业突然火起来?
脱口秀节目请了很多明星为她们提前写好稿子,录制的时候照着提词器一番发挥。在文字的包装下,明星们突然变的更加鲜活,她们在观众的注视下重新成长了一次,完成了脱口秀蜕变。
反观:相声,这样的艺术形式其实门槛就高了不少,很多现挂、抖包袱的节奏需要多年积累的技巧,这也限制了其成长和推广的速度。
这个时代是需要 迅速成型、快意当前、批量复制 的东西的。
脱口秀行业有很多程序员转行过去,这也不难理解。程序员天生是优秀的 “语言” 工作者,虽然大部分工科出身 ,但一般至少得会两到三门语言吧,不然拿不出手,只能算是junior级别。重新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重新成长的过程。因为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也蕴含了不同的思维模式。
程序员驾驭语言的能力,同样代表了未来的趋势。用一种新的表达来诠释世界的逻辑。
胡争辉老师曾进行过一番估算:
全球3000万程序员,
每年按照200工作日计算,
就是60亿人日,
按照每天100行代码计算,
每年全球6000亿行代码,
也就是6000亿行可能出bug的代码
也就是6000亿行屎山
每年6000亿行代码 的生命周期(淘汰速度)非常缓慢
所以我们永远不用担心脱口秀写不出来新段子,永远不用担心代码写完了,程序员也许永远都会有饭吃,即使超过35岁!
上天是给了你一个重新成长的机会!
一个生命的成长是否意味着另一个的消亡。曾经我问一个央企单位领导为啥不生二胎,咱们研究所很多领导都生了,领导说我可不生,极大降低我的生活幸福感。领导40几岁了,身体依然健壮,强攻篮下,3步上篮从来都是虎虎生风。
还有一个学长,说自己当了爸以后就没时间做自我,我今年看小孩的时候稍微还是有点感同身受。小娃娃的活动表一般如下:
- 饿了,哭,喝奶
- 累了,哭,睡觉
- 满了,哭,拉臭臭
上述活动表 7*24 小时循环播放。你会欣喜的看到他的成长,也会在某种程度上体会到自己的消亡。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养娃高昂的时间、金钱成本,我将养娃与大模型训练进行了一些对比:
但是如果转变思维,上天其实是给了你一个重新成长的机会。我想起来小时候曾经看过一本地摊上上的:《一千零一个智慧故事》,立面包含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科学人文各个行业的智慧小故事。非常适合已经认字的小孩子 阅读。
里面的故事类似:
故事1 科技史 林肯根据天文知识帮助朋友:
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美国第16任总统亚拉伯罕·林肯(1809~1865),他感人至深的《葛底斯堡演说辞》只用了270个词。林肯是一位政治家,怎么扯到我们的科技史上来了呢?没有弄错,下面就是这位政治家用扎实的天文知识为人洗雪罪名的故事。
林肯早年曾是一个律师。
一次,一个名叫阿姆斯特朗的青年人被别人诬告为“图财害命”。他有口难辩,被判有罪。阿姆斯特朗的父亲是林肯最好的朋友,当时已死去。林肯了解阿姆斯特朗,他为人踏实厚道,绝不会去谋财害命,于是他主动担任了他的辩护律师,要为他洗雪沉冤。他查案卷、到“现场”、问事实,断定是一起诬告案,要求法庭重审。
案件关键在诬告人收买的“证人”福尔逊身上,因为他一口咬定,他在10月18日的月光下,在一个草堆后看到阿姆斯特朗开枪把人打死了。于是林肯直逼福尔逊:“你发誓说在10月18日月光下看清的人是阿姆斯特朗而不是别人?” “是的,我发誓!”福尔逊回答说。林肯又问:“你在草堆后,与大树下的阿姆斯特朗相距二三十米,你能认得清吗?”福尔逊回答说:“看得清,因为月光很亮,正照在他脸上,我看清了他的脸。”林肯又问:“你能肯定是11点钟吗?”“完全能肯定,因为我回到房间里看钟时,正是11点一刻。”福尔逊回答也很坚定。
到了这里,林肯面向大家,郑重宣布:“证人”福尔逊作了伪证,是一个骗子!这时,法庭的人都愣住了。接着,有人高声质问林肯:“你有什么根据呢?”林肯不慌不忙地回答说:“证人说他在10月18日晚上11点在月光下看清了阿姆斯特朗的脸。但这天是上弦月, 11点哪里还有月光啊?
即使假定有月光,也应从西往东照,而遮着福尔逊的草堆在东边。阿姆斯特朗站在西边的大树下,如果他脸朝东,显然不会有月光;如果脸朝西,福尔逊又怎么能从二三十米远的草堆处看清他的脸呢?”林肯说到这里,法庭一片沉静,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林肯用非常扎实的天文学、物理学知识揭穿了谎言,拯救了无辜。此后,他成了当时美国最有名的律师之一。林肯用渊博的知识破案的故事并非绝无仅有。
19世纪中叶,德国化学家李比希(1803~1873)参加了赫尔利茨伯爵夫人案件的审判。夫人的侍仆说一枚价值连城的戒指是他早在1805年侍候夫人之前就得到的,不是偷的夫人的。但李比希内行地鉴别出戒指上镶着的两条金尾蛇之一是铂做的,而铂从1819年才开始用于首饰中。由此,他有力地迫使侍仆供出了盗窃夫人戒指的罪行。
故事2 雷达与微波炉的发明:
微波炉的发明者是美国雷达工程师珀西·斯本塞,他的发明灵感源于一块被电磁波融化的巧克力。1939年,珀西·斯本塞自海军退伍后,来到美国潜艇信号公司,从事电子设备制造工作。在此期间,珀西·斯本塞接触了大量电器,后来又跳槽到了专门制作电子管的雷声公司。
二战爆发后,雷声公司进行了一系列雷达实验,珀西·斯本塞亦参与了这些实验。在一次实验过程中,珀西·斯本塞无意间发现放在口袋里的巧克力糖被融化。起初,珀西·斯本塞觉得巧克力是被体温融化的。不过,珀西·斯本塞在靠近微波发射器期间也感受到了热感,这才意识到巧克力融化并不是因为体温,而是由于微波。
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珀西·斯本塞将一粒玉米放在微波发射器前,结果这粒玉米就像是被火烤过一样,被微波烧熟了。后来,珀西·斯本塞又将一枚鸡蛋放在微波发射器前,受热后的鸡蛋发生了爆炸。有了这一惊人发现的珀西·斯本塞将研究的结果写进论文中,受珀西·斯本塞微波实验的影响,雷声公司决定将这一项目应用于烹饪领域。
于是,在雷声公司的支持下,珀西·斯本塞制作了第一台简易微波炉。第一台微波炉制成后,珀西·斯本塞尝试使用微波炉制作了一盘姜饼。起初,由于火候控制不当,珀西·斯本塞的烹饪并不成功,姜饼被数次烤糊。后来,珀西·斯本塞开始控制磁控管的功率,调整了加热的效率,成功地烹饪出了一盘姜饼。
正是读了这些故事,让我迅速的认识了世界。可惜那本书后来搬家找不到了,很是遗憾,但是我有个计划,希望慢慢积累一批智慧故事,将来讲给娃娃听,能够让他也智慧的认识世界,让我也能够重新融汇贯通,重新成长一次。
2022 一些成长的点滴
今年自己的成长,依旧是经常思索怎么才能搞到钱?也在搞钱的途中有一些点滴的成长。其实当你最专注于自己的兴趣、专业的时候,也就是你忘了搞钱,或者不是为了搞钱而工作的时候,可能恰恰是最赚钱的时候。
有幸参加了 aws 线上的一次分享活动。
闲暇时间学习了 Coursera 的课程,感觉GCP 的易用性和AWS 还是有一些差距的,哈哈啊
以上是关于重新成长再出发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BZOJ 1233 [Usaco2009Open] 干草堆 t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