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T通俗笔记:从Word2Vec/Transformer逐步理解到BERT

Posted v_JULY_v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BERT通俗笔记:从Word2Vec/Transformer逐步理解到BERT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前言

我在写上一篇博客《22下半年》时,有读者在文章下面评论道:“july大神,请问BERT的通俗理解还做吗?”,我当时给他发了张俊林老师的BERT文章,所以没太在意。

直到今天早上,刷到CSDN上一篇讲BERT的文章,号称一文读懂,我读下来之后,假定我是初学者,读不懂。

关于BERT的笔记,其实一两年前就想写了,迟迟没动笔的原因是国内外已经有很多不错的资料,比如国外作者Jay Alammar的一篇图解Word2vec、一篇图解Transformer:The Illustrated Transformer,再比如国内张俊林老师的这篇《说说NLP中的预训练技术发展史:从Word Embedding到Bert模型》。

本篇笔记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对这几篇文章在内的学习笔记(配图也基本上都来自文末的参考文献),但本篇笔记准备面对没有任何NLP模型背景的文科生/初学者来写,不出现任何没有解释的概念。作为初学者的你,读本文之前,很多文章你看不懂看不下去,读本文之后,网上1/3值得看的文章你都看得懂、看得下去,本文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我也是这么过来的!

毕竟据我观察,网上关于Transformer/BERT的文章无外乎是以下这几种情况:

  • 对经典外文做各种解读或翻译的,比如围绕上面那篇《The Illustrated Transformer》,当然,有的翻的不错 受益匪浅,有的还不如有道翻译来得通顺/靠谱(有的阅读量还不低,一想到大学期间不小心看了很多烂翻译的IT外版书,就恶心,劝君多说人话,没那水平别翻译),当然,本文已汲众各长、去其槽粕
  • 对BERT原始论文做各种解读的,有的号称一文读懂BERT,但读下来感觉像是在看机器翻译出来的文章,文章可读性取决于Google翻译的水平
  • 用自己语言介绍transformer和BERT的,但有些文章有个显而易见的缺点是,文章自身水平抬得过高,作者经常性的自以为、想当然,导致各种背景知识、各种概念有意无意的忽略

我写博客从2010.10.11至今已经超过11年了,这11年还是写过很多通俗易懂的笔记,比如svm xgboost cnn rnn lstm这些,刚好总结一下把文章写通俗的方法,也算是对本文行文的指导思想:

  1. 行为逻辑/条理一定要清晰,这点是最基本的,没有逻辑就没有可读性,通俗是增加可读性
  2. 凡是背景知识得交待,不要想当然 不要自以为读者什么都懂,你自己变聪明了 不见得是聪明,你自己不聪明 让读者变聪明 才是真的聪明
  3. 爬楼梯逐级而上 有100级则爬100级,不出现断层,一出现断层,笔记就不完美了,所以本文准备从头开始写:NNLM → Word2Vec → Seq2Seq → Seq2Seq with Attention → Transformer → Elmo → GPT → BERT
  4. 公式能展开尽可能展开,不惜字如金,十句解释好过一句自以为是
  5. 多用图、多举例,有时一图胜千言,有时一个好的例子 可以避免绕来绕去

​当然 上面都是术,真正战略层面的则一句话:用初学者思维行文每一字每一句

最近我一直在看哲学相关的书,哲学里有一个很流行的观点是:反思一切司空见惯的事务、现象、常识,类比到大家写文章的话,则是你真的理解你行文的每一字每一句么还是想当然,你真的认为初学者能看懂你写的每一字每一句么还是自以为。

本文篇幅较长,没办法,一者 为了大一统BERT相关的所有概念/模型,篇幅不可能短,二者 不想因为所谓的篇幅有限而抹杀本文的通俗易懂性。另,行文过程中,得到了我司部分讲师的指点,以及杜助教的确认/讨论,有何问题 欢迎不吝指正,thanks。
 

第一部分 理解基本概念:从NNLM到Word2Vec

我博客内之前写过一篇word2vec笔记,如今再看 写的并不通俗易懂,巧的是,写本文开头那篇图解transformer文章的作者,他也有写一篇图解word2vec,本部分中的核心阐述和大部分配图均来自此文。

为了让每一个初学者可以从头看到尾,不至于因行文过程中的任何一句话而卡壳看不下去,我在原英文的基础上,加了大量自己的学习心得、说明解释(得益于看过很多文学和哲学书,且学过算法,所以文笔尚可、逻辑尚可)。

1.1 从向量表示到词嵌入

不知你可曾听说过华为对于求职人员的性格测试? 这个测试会问你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在很多维度给你打分,内向/外向就是其中之一,然后用0到100的范围来表示你是多么内向/外向(其中0是最内向的,100是最外向的)

假设一个叫Jay的人,其内向/外向得分为38/100,则可以用下图表示这个得分:

为了更好的表达数据(比如归一化便是为了更好表达数据的例子),我们把范围收缩到-1到1:

考虑到人性复杂,对于一个人的描述只有一条信息显然是不够的,为此,我们添加另一测试的得分作为一个新的第二维度,而这两个维度均可以表现为图上的一个点(或称为从原点到该点的向量)

然后可以说这个向量部分地代表了Jay的人格。当你想要将另外两个人与Jay进行比较时,这种表示法就有用了。假设Jay是一家公司CEO的,某天被公共汽车给撞住院了,住院期间需要一个性格相似的人代行Jay的CEO之责。那在下图中,这两个人中哪一个更像Jay呢,更适合做代理CEO呢?

而计算两个向量之间相似度得分的常用方法是余弦相似度,可曾还记得夹角余弦的计算公式?

通过该计算公式可得

从而可知,person 1在性格上与Jay更相似。其实,从坐标系里也可以看出,person1的向量指向与Jay的向量指向更相近(当然,长度也起作用),即他俩具有更高的余弦相似度。

更进一步,两个维度还不足以捕获有关不同人群的足够信息。可曾听说国内有七重人格,而国外心理学也研究出了五个主要人格特征(以及大量的子特征)。

为从简起见,就不用七个维度了,而用五个维度再度比较Jay与person1 2的相似性:

当使用五个维度时,我们没法在二维平面绘制向量小箭头了(毕竟你我都不曾见过五维坐标系)。而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在更高维度的空间中做研究(有的人把研究一词表达成思考,实际上,大部分人没法在高纬度空间思考,但科学研究人员经常干这事,故表达成研究更准确),好在余弦相似度仍然有效,它适用于任意维度:

这些得分比上次的得分看起来更准确(对,目前为止,咱只能说看起来更准确,最近学哲学给我最大的感悟是,凡事客观,不要轻易绝对化),毕竟它们是根据被比较事物的更高维度算出的。

小结一下,有两点

1.我们可以将人和事物表示为代数向量

2.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相似向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行文至此,可能有同学要问了,为何要把词向量化表示呢,其背后的深意在哪?

众所周知,咱们居住在各个国家的人们通过各自的语言进行交流,但机器无法直接理解人类的语言,所以需要先把人类的语言“计算机化”,那如何变成计算机可以理解的语言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考虑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比如对于计算机,它是如何判断一个词的词性,是动词还是名词的呢?

假定我们有一系列样本(x,y),对于计算机技术机器学习而言,这里的 x 是词语,y 是它们的词性,我们要构建 f(x)->y 的映射:

  1. 首先,这个数学模型 f(比如神经网络、SVM)只接受数值型输入;
  2. 而 NLP 里的词语,是人类语言的抽象总结,是符号形式的(比如中文、英文、拉丁文等等);
  3. 如此一来,咱们便需要把NLP里的词语转换成数值形式,或者嵌入到一个数学空间里;
  4. 进一步,可以把文本分散嵌入到另一个离散空间,称作分布式表示,又称为词嵌入(word embedding)或词向量。
  5. 在各种词向量中,有一个简单的词向量是one-hot encoder。所谓 one-hot编码,其思想跟特征工程里处理类别变量的one-hot 一样,本质上是用一个只含一个 1、其他都是 0 的向量来唯一表示词语。当然,不是所有的编码都是01编码。

这就是所谓的词嵌入了。

再举一个例子,这是一个单词“king”的词嵌入(在维基百科上训练的GloVe向量):

[ 0.50451 , 0.68607 , -0.59517 , -0.022801, 0.60046 , -0.13498 , -0.08813 , 0.47377 , -0.61798 , -0.31012 , -0.076666, 1.493 , -0.034189, -0.98173 , 0.68229 , 0.81722 , -0.51874 , -0.31503 , -0.55809 , 0.66421 , 0.1961 , -0.13495 , -0.11476 , -0.30344 , 0.41177 , -2.223 , -1.0756 , -1.0783 , -0.34354 , 0.33505 , 1.9927 , -0.04234 , -0.64319 , 0.71125 , 0.49159 , 0.16754 , 0.34344 , -0.25663 , -0.8523 , 0.1661 , 0.40102 , 1.1685 , -1.0137 , -0.21585 , -0.15155 , 0.78321 , -0.91241 , -1.6106 , -0.64426 , -0.51042 ]

这是一个包含50个数字的列表。通过观察数值我们看不出什么,但是让我们稍微给它可视化,以便比较其它词向量。故我们把所有这些数字放在一行:

让我们根据它们的值对单元格进行颜色编码(如果它们接近2则为红色,接近0则为白色,接近-2则为蓝色):

我们将忽略数字并仅查看颜色以指示单元格的值。现在让我们将“king”与其它单词进行比较(注意,世间有相似之人,也有相似之词):

你会发现“Man”这个词和“Woman”相比,比与“King”相比更相似,而这些向量图示很好的展现了这些单词的含义与关联。

这是另一个示例列表:

通过垂直扫描列来查找具有相似颜色的列,相信你可以看到以下这几点

  1. “woman”和“girl”在很多地方是相似的,“man”和“boy”也是一样
  2. 当然,“boy”和“girl”也有彼此相似的地方,但这些地方却与“woman”或“man”不同,为何呢,毕竟boy/girl特指青春年少,而woman/man更多指成人
  3. 此外,“king”和“queen”彼此之间相似,毕竟都是所谓的王室成员

1.2 从神经语言模型NNLMWord2Vec

现在我们已经看过训练好的词嵌入,接下来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训练过程。 但在我们开始使用word2vec之前,我们需要看一下词嵌入的父概念:神经语言模型(NNLM)。

我们每天都会用手机或者电脑,比如我们经常会用到智能手机输入法中的下一单词预测功能,或者你在电脑上用Google搜索也会遇到类似的搜索智能提示(详见此文)。

比如当你输入thou shalt时,系统会预测/提示你想输入的下一个单词是不是not?

下一单词预测是一个可以通过语言模型实现的任务。语言模型会通过单词列表(比如说两个词)去尝试预测可能紧随其后的单词。

在上面这个手机截屏中,我们可以认为该模型接收到两个绿色单词(thou shalt)并推荐了一组单词(“not” 就是其中最有可能被选用的一个):

我们可以把这个模型想象为这个黑盒:

但事实上,该模型不会只输出一个单词。实际上,它对所有它知道的单词(模型的词库,可能有几千到几百万个单词)的按可能性打分,输入法程序会选出其中分数最高的推荐给用户。

自然语言模型的输出就是模型所知单词的概率评分,我们通常把概率按百分比表示,但是实际上,40%这样的分数在输出向量组是表示为0.4

自然语言模型(请参考Bengio 2003)在完成训练后,会按如下中所示法人三步完成预测:

第一步与我们最相关,因为我们讨论的就是Embedding。模型在经过训练之后会生成一个映射单词表所有单词的矩阵,也称词嵌入矩阵。在进行预测的时候,我们的算法就是在这个映射矩阵(词嵌入矩阵)中查询输入的单词(即Look up embeddings),然后计算出预测值:

现在让我们将重点放到模型训练上,来学习一下如何构建这个映射矩阵(词嵌入矩阵)。

1.2.2 语言模型训练:N-Gram技术

我们通过找常出现在每个单词附近的词,就能获得它们的映射关系。机制如下:

  1. 先是获取大量文本数据(例如所有维基百科内容)
  2. 然后我们建立一个可以沿文本滑动的窗(例如一个窗里包含三个单词)
  3. 利用这样的滑动窗就能为训练模型生成大量样本数据。

当这个窗口沿着文本滑动时,我们就能(真实地)生成一套用于模型训练的数据集

不用多久,我们就能得到一个较大的数据集,从数据集中我们能看到在不同的单词组后面会出现的单词:

在实际应用中,模型往往在我们滑动窗口时就被训练的。而怎么训练模型呢?除了使用神经网络建模之外,大家还常用一项名为N-Gram的技术进行模型训练。

举个例子,请你根据下面这句话前面的信息进行填空:

在空白前面,我提供的背景是五个单词(如果事先提及到‘bus’),可以肯定,大多数人都会把bus填入空白中。但是如果我再给你一条信息——比如空白后的一个单词,那答案会有变吗?

这下空白处改填的内容完全变了。这时’red’这个词最有可能适合这个位置的词之一。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单词的前后词语其实都带着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要尽可能考虑两个方向的单词(目标单词的左侧单词与右侧单词)。

1.2.3 Word2Vec的两种架构:从CBOW到Skipgram模型

 事实上,我们不仅要考虑目标单词的前两个单词,还要考虑其后两个单词。

如果这么做,我们实际上构建并训练的模型就如下所示:

上述的这种『以上下文词汇预测当前词』架构被称为连续词袋(CBOW),在word2vec的原始论文中有阐述。

还有另一种架构,它不根据前后文(前后单词)来猜测目标单词,这种架构就是所谓的Skipgram架构:推测当前单词可能的前后单词

1.2.4 如果模型未经训练则将:误差练练、漏洞百出

还是回到这个例子:“Thou shalt not make a machine in the likeness of a human mind” 

当我们从现有的文本中获得了Skipgram模型的训练数据集后,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如何使用它来训练一个能预测相邻词汇的自然语言模型。

如下图所示,左边是输入单词,右边是目标单词,基本可以理解为右边的单词是左边输入单词的前后两个单词,比如在这个例子里

  • not 的前后各两个单词分别是:Thou shalt 、make a
  • make 的前后各两个单词分别是:shalt not、a machine
  • a 的前后各两个单词分别是:not make、machine in
  • machine 的前后各两个单词分别是:make a machine in the
  • in 的前后各两个单词分别是:a machine、the likeness 

从数据集中的第一个样本开始。我们将特征输入到未经训练的模型,让它预测一个可能的相邻单词。

该模型会执行三个步骤并输入预测向量(对应于单词表中每个单词的概率)。因为模型未经训练,该阶段的预测肯定是错误的。但是没关系,我们知道应该猜出的是哪个单词——这个词就是我训练集数据中的输出标签:

目标单词概率为1,其他所有单词概率为0(这是在数据集中引入的负样本,即不是邻居的单词样本。我们的模型需要为这些样本返回0),这样数值组成的向量就是“目标向量”。

模型的偏差有多少?将两个向量相减,就能得到偏差向量:

现在这一误差向量可以被用于更新模型了,所以在下一轮预测中,如果用not作为输入,我们更有可能得到thou作为输出了。

这其实就是训练的第一步了。我们接下来继续对数据集内下一份样本进行同样的操作,直到我们遍历所有的样本。这就是一轮(epoch)了。我们再多做几轮(epoch),得到训练过的模型,于是就可以从中提取嵌入矩阵来用于其他应用了。

1.2.5 什么是负采样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了,上文少了一个关键技术的解释,即负采样,为履行本文开头的承诺,不能有任何没有解释的概念,特引用参考文献1的对应内容解释下负采样。

回想一下这个神经语言模型计算预测值的三个步骤: 

从计算的角度来看,第三步非常昂贵 - 尤其是当我们将需要在数据集中为每个训练样本都做一遍(很容易就多达数千万次),我们需要寻找一些提高表现的方法。

一种方法是将目标分为两个步骤:

1.生成高质量的词嵌入(不要担心下一个单词预测)。

2.使用这些高质量的嵌入来训练语言模型(进行下一个单词预测)。

在这里我们专注于第1步,使用高性能模型生成高质量嵌入,我们可以改变一下预测相邻单词这一任务:

将其切换到一个提取输入与输出单词的模型,并输出一个表明它们是否是邻居的分数(0表示“不是邻居”,1表示“邻居”)。

这个简单的变换将我们需要的模型从神经网络改为Logistic模型——因此它变得更简单,计算速度更快。

这个开关要求我们切换数据集的结构——标签值现在是一个值为0或1的新列。它们将全部为1,假定我们添加的所有单词都是邻居。

现在的计算速度可谓是神速啦——在几分钟内就能处理数百万个例子。但是我们还需要解决一个漏洞。如果所有的例子都是邻居(目标:1),我们这个”天才模型“可能会被训练得永远返回1——准确性是百分百了,但它什么东西都学不到,只会产生垃圾嵌入结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在数据集中引入负样本 - 不是邻居的单词样本。我们的模型需要为这些样本返回0。模型必须努力解决这个挑战——而且依然必须保持高速。

对于我们数据集中的每个样本,我们添加了负面示例。它们具有相同的输入字词,标签为0。

但是我们作为输出词填写什么呢?我们从词汇表中随机抽取单词

以上,便是所谓的负采样过程。

1.3 Word2vec训练流程:不断缩小error(target - sigmoid_scores)

在训练过程开始之前,我们预先处理我们正在训练模型的文本。

在训练阶段的开始,我们创建两个矩阵:词嵌入Embedding矩阵、上下文Context矩阵,这两个矩阵在我们的词汇表中嵌入了每个单词,且两个矩阵都有这两个维度

  1. 第一个维度,词典大小即vocab_size,比如可能10000,代表一万个词
  2. 第二个维度,每个词其嵌入的长度即embedding_size,比如300是一个常见值(当然,我们在前文也看过50的例子,比如上文1.1节中最后关于单词“king”的词嵌入长度)

在训练过程开始时,我们先用随机值初始化这些矩阵,然后我们开始训练过程。在每个训练步骤中,我们采取一个相邻的例子及其相关的非相邻例子。

还是这个例子:“Thou shalt not make a machine in the likeness of a human mind”,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第一组(对于not 的前后各两个邻居单词分别是:Thou shalt 、make a):

现在我们有四个单词:输入单词not,和输出/上下文单词:thou(实际邻居词),aaron和taco(负面例子)。

我们继续查找它们的嵌入

  • 对于输入词not,我们查看Embedding矩阵
  • 对于上下文单词,我们查看Context矩阵

然后,我们计算输入嵌入与每个上下文嵌入的点积。

两个向量a = [a1, a2,…, an]和b = [b1, b2,…, bn]的点积定义为:

a·b=a1b1+a2b2+……+anbn。

在每种情况下,结果都将是表示输入和上下文嵌入的相似性的数字。

现在我们需要一种方法将这些分数转化为看起来像概率的东西——我们需要它们都是正值,并且 处于0到1之间。sigmoid这一逻辑函数转换正适合用来做这样的事情啦。

现在我们可以将sigmoid操作的输出视为这些示例的模型输出。您可以看到taco得分最高,aaron最低,无论是sigmoid操作之前还是之后。

既然未经训练的模型已做出预测,而且我们确实拥有真实目标标签来作对比,那么让我们计算模型预测中的误差吧。为此我们只需从目标标签中减去sigmoid分数。

error = target - sigmoid_scores

这是“机器学习”的“学习”部分。现在,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错误分数来调整not、thou、aaron和taco的嵌入,使我们下一次做出这一计算时,结果会更接近目标分数。

训练步骤到此结束。我们从中得到了这一步所使用词语更好一些的嵌入(not,thou,aaron和taco)。我们现在进行下一步(下一个相邻样本及其相关的非相邻样本),并再次执行相同的过程。

当我们循环遍历整个数据集多次时,嵌入会继续得到改进。然后我们就可以停止训练过程,丢弃Context矩阵,并使用Embeddings矩阵作为下一项任务的已被训练好的嵌入。

第二部分  从Seq2Seq到Seq2Seq with Attention

2.1 从Encoder-Decoder模型到Seq2Seq

2.1.1 什么是Encoder-Decoder模型:RNN/LSTM与GRU

从上文我们已经接触到编码的概念,有编码则自然有解码,而这种编码、解码的框架可以称之为Encoder-Decoder,中间一个向量C传递信息,且C的长度是固定的。

本节配图大半来源于参考文献2。

没太明白?可以这么理解,在上图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可以选择不同的编码器和解码器,具体化就是可以是一个 RNN

当然 更多通常是其变种LSTM或者GRU

这样你就明白了吧。

而在此文里《如何从RNN起步,一步一步通俗理解LSTM》,我们已经详细了解了RNN和LSTM。
而只要是符合上面的框架,都可以统称为 Encoder-Decoder 模型。说到 Encoder-Decoder 模型就经常提到一个名词—— Seq2Seq。

2.1.2 什么是Seq2Seq:输入一个序列 输出一个序列

Seq2Seq(是 Sequence-to-sequence 的缩写),就如字面意思,输入一个序列,输出另一个序列,当然,其中输入序列和输出序列的长度是可变的。

比如我们翻译英国经验派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例如下图:

Seq2Seq(强调目的)不特指具体方法,满足「输入序列、输出序列」的目的,都可以统称为 Seq2Seq 模型。

与上面的Encoder-Decoder联系在于:Seq2Seq 属于 Encoder-Decoder 的大范畴,但Seq2Seq 更强调目的,Encoder-Decoder 更强调方法。

2.2 从Seq2Seq到Seq2Seq with Attention

2.2.1 Encoder-Decoder的缺陷:输入信息过长时丢掉信息

上文提到:Encoder(编码器)和 Decoder(解码器)之间只有一个「向量C」来传递信息,且C的长度固定。

这个会导致什么问题呢?比如一支军队可能有炮兵、骑兵、步兵,在行军打仗一个军队的发号施令系统简言之可能是:上层制定、中层传达、下层执行,当从上层往下层发命令时,如果所有的命令甭管是什么命令都只通过一个中间传话人C来传达,那整个集团军的战略执行全系于此一人的觉悟与信息传达的准确性,你想想有多可怕。 

所以更好的做法是,根据面向不同兵种的命令,炮兵指挥C1、骑兵指挥C2、步兵指挥C3各自传达对应兵种的命令,如此,分工协作中不同的中层吸收到的各自命令更准确,从而下层在执行各个不同命令时,执行也更准确。

再比如,当我们Google翻译这句话时:Tom chase Jerry,Encoder-Decoder框架逐步生成中文单词:“汤姆”,“追逐”,“杰瑞”。

在把第三个英文单词Jerry翻译成“杰瑞”这个中文单词的时候,模型里面的每个英文单词对于翻译目标单词“杰瑞”贡献或倾向是相同的,很明显这里不太合理,但显然“Jerry”对于翻译成“杰瑞”比把“Jerry”对于翻译成“汤姆”更重要,但是模型是无法体现这一点的。

要翻译的句子短还好,句子一长呢?当输入句子比较长,此时所有语义完全通过一个中间语义向量C来表示,单词自身的信息已经消失,可想而知会丢失很多细节信息。

所以Encoder-Decoder是有缺陷的,其缺陷在于:当输入信息太长时,会丢失掉一些信息。

2.2.2 Attention应运而生:解决信息过长时信息丢失的问题

而为了为了解决「信息过长,信息丢失」的问题,Attention 机制就应运而生了。

Attention 模型的特点是 Eecoder 不再将整个输入序列编码为固定长度的「中间向量 C」 ,而是编码成一个向量的序列。引入了Attention的Encoder-Decoder 模型如下图: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如果浅层的理解,跟他的名字非常匹配。他的核心逻辑就是「从关注全部到关注重点」。

Attention 机制很像人类看图片的逻辑,当我们看一张图片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看清图片的全部内容,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图片的焦点上,否则便会抓不住重点。

比如当你女朋友给你闪过一张美女图片(假定正在阅读此文的你是男生,若是女生自行脑补),你只先关注了哪几个点:是脸、胸、腿否?你重点先关注的脸/胸/腿就是你的“Attention”所在了。图片闪过之后,你女友突然发难于你:美女袖标上是个什么英文字母?

然后你心里便会很冤屈,毕竟一张图片信息那么多,只能把有限的注意力放在最重点的信息上。恩,你内心明白就行,可千万别和你女友去谈Attention的大道理,^_^。

2.2.3 通过翻译Tom chase Jerry揭示Attention的算法流程

再次回到这个机器翻译的例子(本猫追老鼠例子的配图和核心阐述均来源于参考文献3),即用Google翻译这句话:Tom chase Jerry

  1. 在翻译“杰瑞”的时候,带有注意力机制的模型会体现出英文单词对于翻译当前中文单词不同的影响程度,比如给出类似这样一个概率分布值:(Tom,0.3)(Chase,0.2) (Jerry,0.5),每个英文单词的概率代表了翻译当前单词“杰瑞”时,注意力分配模型分配给不同英文单词的注意力大小。

  2. 目标句子中的每个单词都应该学会其对应的源语句子中单词的注意力分配概率信息。这意味着在生成每个单词的时候,原先都是相同的中间语义表示C会被替换成根据当前生成单词而不断变化的(注:这里就是Attention模型的关键,即由固定的中间语义表示C换成了根据当前输出单词来调整成加入注意力模型的变化的)。

  3.  生成目标句子单词的过程成了下面的形式:

    而每个可能对应着不同的源语句子单词的注意力分配概率分布,比如对于上面的英汉翻译来说,其对应的信息可能如下: 

    其中,f2函数代表Encoder对输入英文单词的某种变换函数,比如如果Encoder是用的RNN模型的话,这个f2函数的结果往往是某个时刻输入后隐层节点的状态值;g代表Encoder根据单词的中间表示合成整个句子中间语义表示的变换函数(左边这句话太绕,待改),一般的做法中,g函数就是对构成元素加权求和,即下列公式: 

    其中,代表输入句子Source的长度,代表在Target输出第i个单词时Source输入句子中第j个单词的注意力分配系数,而则是Source输入句子中第j个单词的语义编码。

  4. 假设下标i就是上面例子所说的“ 汤姆” ,那么就是3,h1=f(“Tom”)、h2=f(“Chase”)、h3=f(“Jerry”)分别是输入句子每个单词的语义编码,对应的注意力模型权值则分别是0.6,0.2,0.2,所以g函数本质上就是个加权求和函数。如果形象表示的话,翻译中文单词“汤姆”的时候,数学公式对应的中间语义表示的形成过程类似下图。

这里有一个问题:生成目标句子某个单词,比如“汤姆”的时候,如何知道Attention模型所需要的输入句子单词注意力分配概率分布值呢?就是说“汤姆”对应的输入句子Source中各个单词的概率分布:(Tom,0.6)(Chase,0.2) (Jerry,0.2) 是如何得到的呢?为做说明,特引用参考文献4对应的内容,如下

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假设对非Attention模型的Encoder-Decoder框架进行细化,Encoder采用RNN模型,Decoder也采用RNN模型,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模型配置

那么用下图便可以较为便捷地说明注意力分配概率分布值的通用计算过程。

对于采用RNN的Decoder来说

  1. 在时刻i,如果要生成yi单词,我们是可以知道Target在生成之前的时刻i-1时,隐层节点i-1时刻的输出值
  2. 而我们的目的是要计算生成时输入句子中的单词“Tom”、“Chase”、“Jerry”对来说的注意力分配概率分布,那么可以用Target输出句子i-1时刻的隐层节点状态去一一和输入句子Source中每个单词对应的RNN隐层节点状态hj进行对比,即通过函数F(,)来获得目标单词和每个输入单词对应的对齐可能性,这个F函数在不同论文里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方法,然后函数F的输出经过Softmax进行归一化就得到了符合概率分布取值区间的注意力分配概率分布数值

再解释一下,如我司杜助教所言:“ 这里举的例子是由 Tom chase Jerrry 得到 汤姆追逐杰瑞,现在我们假设要预测杰瑞(已经预测出来汤姆追逐),那么这个时候,i 就表示的是杰瑞这个时刻,i-1时刻的hidden就包含了汤姆追逐的信息,就是想计算i-1时刻的hidden和Tom、chase、Jerry的attention数值,进而更好地预测杰瑞这个词 


再比如,图书馆(source)里有很多书(value),为了方便查找,我们给书做了编号(key)。当我们想要了解漫威(query)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看那些动漫、电影、甚至二战(美国队长)相关的书籍。

为了提高效率,并不是所有的书都会仔细看,针对漫威来说,动漫,电影相关的会看的仔细一些(权重高),但是二战的就只需要简单扫一下即可(权重低)。

当我们全部看完后就对漫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

 可以看到,将Source中的构成元素想象成是由一系列的<Key,Value>数据对构成,此时给定Target中的某个元素Query,通过计算Query和各个Key的相似性或者相关性,得到每个Key对应Value的权重系数,然后对Value进行加权求和,即得到了最终的Attention数值。

所以本质上Attention机制是对Source中元素的Value值进行加权求和,而Query和Key用来计算对应Value的权重系数。即可以将其本质思想改写为如下公式:

整个过程具体如下图所示:

归纳整理一下,则为

  1. 第一步:代表漫威漫画的query 和 代表某本书的key 进行相似度计算(常见的方法包括:求两者的向量点积、求两者的向量Cosine相似性等),得到权值
  2. 第二步:将权值进行归一化(将原始计算分值整理成所有元素权重之和为1的概率分布,或者说通过SoftMax的内在机制更加突出重要元素的权重),得到直接可用的权重
  3. 第三步:将权重和 value 进行加权求和

值得一提的是,Attention 并不一定要在 Encoder-Decoder 框架下使用的,他是可以脱离 Encoder-Decoder 框架的。

了解了Attention的本质思想,理解所谓的Self-Attention就容易了,具体下文会详细阐述。这里先简单提一嘴。

在一般任务的Encoder-Decoder框架中,输入Source和输出Target内容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英-中机器翻译来说,Source是英文句子,Target是对应的翻译出的中文句子,Attention机制发生在Target的元素Query和Source中的所有元素之间。

而Self Attention顾名思义,指的不是Target和Source之间的Attention机制,而是Source内部元素之间或者Target内部元素之间发生的Attention机制,也可以理解为Target=Source这种特殊情况下的注意力计算机制。其具体计算过程是一样的,只是计算对象发生了变化而已。


第三部分 通俗理解Transformer:理解它就理解了BERT的一半

目前我所看到的文章里面,介绍Transformer比较好懂的还是开头所提的这篇《The Illustrated Transformer》本部分中的核心阐述和大部分配图均来自此文。

接下来,我在此文的基础上加以大量解释、说明,以让之成为全网最通俗易懂的Transformer导论。因为这些解释、说明是你在其他文章中看不到的,而正因为有了这些解释、说明,才足以真正让每一个初学者都能快速理解到底什么是Transformer。

3.1 Transformer之编码:位置编码/自注意力/求和与归一化

3.1.1 从机器翻译模型开始谈起

还是考虑上文中已经出现过的机器翻译的模型。当我们从外部现象来看的话,这个机器翻译技术就像是一个黑箱操作:就是输入一种语言,系统输出另一种语言:

当我们拆开这个黑箱后,我们可以看到它是由编码组件、解码组件和它们之间的连接组成。

其中

  • 编码组件部分由一堆编码器/encoder构成(具体个数可以调)
  • 解码组件部分也是由相同数量(与编码器对应)的解码器decoder组成的

当我们拆开这个编码器会发现,所有的编码器在结构上都是相同的,但是并不共享参数,每个解码器都可以分解成两个子层。

当我们把编码器和解码器联合起来看待整个流程就是

  1. 从编码器输入的句子首先会经过一个自注意力层(即self-attention,下文会具体阐述),它会帮助编码器在对每个单词编码时关注输入句子的其他单词。
  2. 自注意力层的输出会传递到前馈(feed-forward)神经网络中,每个位置的单词对应的前馈神经网络的结构都完全一样(注意:仅结构相同,但各自的参数不同)。
  3. 解码器中也有编码器的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层和前馈(feed-forward)层,除此之外,这两个层之间还有一个注意力层,用来关注输入句子的相关部分(和seq2seq模型的注意力作用相似)。

3.1.2 将张量引入图景

我们已经了解了模型的主要部分,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各种向量或张量(译注:张量概念是矢量概念的推广,可以简单理解矢量是一阶张量、矩阵是二阶张量)是怎样在模型的不同部分中,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

像大部分NLP应用一样,我们首先将每个输入单词通过词嵌入算法转换为词向量。

每个单词都被嵌入为512维的向量(512是transformer原作者设定的一个维度,类似编码器/解码器的数量一样,也是我们可以设置的超参数——一般是我们训练集中最长句子的长度),但为方便后续一系列的图示,这里用4个格子代表512维,即虽然你只看到4维,但你要明白实际背后代表着512维。

所有编码器接收一组向量作为输入,论文中的输入向量的维度是512。最底下的那个编码器接收的是嵌入向量,之后的编码器接收的是前一个编码器的输出。

当我们的输入序列经过词嵌入之后得到的向量,会依次通过编码器组件中的两个层。

接下来我们看看Transformer的一个核心特性

  • 在这里输入序列中每个位置的单词都各自单独的路径流入编码器。不知你发现没有,各个单词是同时流入编码器中的,不是排队进入..
  • 在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层中,这些路径两两之间是相互依赖的,而前馈层(feed-forward)则没有这些依赖性,所以这些路径在流经前馈层(feed-forward)时可以并行计算

然后我们将以一个更短的句子(Thinking Machine)为例,看看编码器的每个子层中发生了什么。


3.1.3 开始“编码”:从自注意力机制到多头注意力

如上述已经提到的,一个编码器接收一组向量作为输入,输入向量先通过一个自注意力层,再经过一个前馈神经网络,最后将其输出给下一个编码器组件。

输入序列的每个单词都经过自编码过程。然后,他们各自通过前向传播神经网络——完全相同的网络,而每个向量都分别通过它。


3.1.3之0/7 什么是自注意力机制:从宏观视角看自注意力机制

咱们通过一个例子了解自注意力机制的工作原理。

例如,下列句子是我们想要翻译的输入句子:
“The animal didn't cross the street because it was too tired”

这个“it”在这个句子是指什么呢?它指的是street 还是这个 animal 呢?对人来说很简单的问题(必然是animal,因为animal才可能cross,才可能tired),但是对算法而言并不简单,算法不一定知道it指的是animal还是street。

那self-attention机制咋做呢?一般的文章会这么解释:

当模型处理单词“it”时,self-attention允许将“it”和“animal”联系起来。当模型处理每个位置的词时,self-attention允许模型看到句子的其他位置信息作辅助线索来更好地编码当前词。

换言之,自注意力的作用就是:看一看输入句子中其他位置的单词,试图寻找一种对当前单词更好的编码方式。

还记得RNN吧?回想一下RNN对隐藏状态的处理:将之前的隐藏状态与当前位置的输入结合起来。在Transformer中,自注意力机制也可以将其他相关单词的“理解”融入到我们当前处理的单词中。

可能上面那段话稍微有点绕,为通俗起见,说的直白点就是,你如果要更好的理解句中某个特定单词的含义,你要把它放到整个语境之中去理解,比如通过对上下文的把握。那上下文哪些词对理解该特定词更重要呢?这个重要程度便用所谓的权重表示,所以才算出每个词对『该词』的权重,权重越大的单词代表对理解『该词』越重要,然后把该词编码为包括该词在内所有词的加权和。

所以,才会出现当我们在编码器#5(栈中最上层编码器)中编码“it”这个单词的时,因为线条颜色的深浅反映了权重的大小,从而可以看到编码“it”时,权重最大的两个词是“The Animal”,便意味着注意力机制的视角/关注度会更集中在“The Animal”,表示 it 跟这两个词关联最大,这就是attention的意义所在,输出跟哪个词关联比较强,就放比较多的注意力在上面,并最终将其考虑进it的编码中。


3.1.3之1/7 计算自注意力第一步:生成查询向量、键向量和值向量向量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如何使用向量来计算自注意力,然后来看它是如何以矩阵的方式来计算。

计算自注意力的第一步,就是从每个编码器的输入向量(即每个单词的词向量)一分为三,生成三个向量:查询向量query-vec、一个键向量key-vec和一个值向量value-vec。

至于它们的生成方法是把输入的向量分别乘以三个固定不变的权重矩阵(即所有输入向量都用的相同的权重矩阵Q、K、V),而这些权重矩阵是在模型训练阶段中训练出来的。

这里面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下,这些新向量的维度是64,在维度上比词嵌入向量更低,因为词嵌入和编码器的输入/输出向量的维度是512。

这三个向量也不是必须比编码器输入输出的维数小,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让多头注意力的计算更稳定(在下文你会看到,transformer通过多头注意力机制multiheaded attention,对每个512维的输入向量都设置了8个头,不同的头关注每个输入向量不同的部分,而你发现没有:512/8 = 64,多说一句,也可以设置为2个头,不一定非得设置为8个头)。

对于单词X1、X2分别而言

  • X1与WQ权重矩阵相乘得到与这个单词相关的查询向量q1、X1与WK权重矩阵相乘得到与这个单词相关的键向量k1、X1与WV权重矩阵相乘得到与这个单词相关的值向量v1
  • 对于单词X2而言,依上类推:X2分别于WQ权重矩阵、WK权重矩阵、WV权重矩阵相乘得到该单词的查询向量q2、键向量k2、值向量v2

最终使得输入序列的每个单词各自创建一个查询向量、一个键向量和一个值向量

可能有的读者有疑问了,设置这三个向量的用意何在或有何深意。实际上

  • 对于查询向量Query而言:query是当前单词的表示形式,用于对所有其他单词(key)进行评分,我们只需要关注当前正在处理的token的query。
  • 对于键向量Key而言: Key可以看做是序列中所有单词的标签,是在我们找相关单词时候的对照物。
  • 对于值向量Value而言:Value是单词的实际表示,一旦我们对每个单词的相关度打分之后,我们就要对value进行相加表示当前正在处理的单词的value。


3.1.3之2/7 计算自注意力第二步:计算得分

计算自注意力的第二步是计算得分。现在我们需要针对这个例子中的第一个单词“Thinking”(pos#1)计算attention分值,即计算每个词对“Thinking”的打分,这个分决定着编码“Thinking”时(某个固定位置时),应该对其他位置上的单词各自给予多少关注度。

这个得分通过“Thinking”所对应的查询向量query和所有词的键向量key,依次乘积得出来。所以如果我们是处理位置最靠前的词的attention分值的话,第一个分数是q1和k1的点积,第二个分数是q1和k2的点积。

3.1.3之3/7 计算自注意力第三、四步:分数除以8然后softmax下

第三步和第四步是将分数除以8(8是论文中使用的键向量的维数64的平方根,这会让梯度更稳定。这里也可以使用其它值,8只是默认值),然后通过softmax传递结果。softmax的作用是使所有单词的分数归一化,得到的分数都是正值且和为1。

这个softmax分数决定了在编码当下位置(“Thinking”)时,包括当下位置单词(“Thinking”)在内每个单词的所获得的关注度。显然,已经在这个位置上的单词将获得最高的softmax分数,但有时关注与当前单词相关的其他单词是有用的。别忘了,如前文所述,你在考虑某个特定单词的含义时,需要考虑整个语境、考虑上下文。


3.1.3之4/7 计算自注意力第五、六步:值向量乘以softmax分数后对加权值向量求和

第五步是将softmax分值乘以每个值向量(这是为了准备之后将它们求和)。这样操作的意义在于留下我们想要关注的单词的value,并把其他不相关的单词丢掉(例如,让它们乘以0.001这样的小数)。

第六步是对加权值向量求和,产生该位置的self-attention的输出结果(在我们的例子中是对于第一个单词)。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计算,可以看到,现在每个词的输出向量z都包含了其他词的信息,

以上是关于BERT通俗笔记:从Word2Vec/Transformer逐步理解到BERT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ChatGPT通俗笔记:从GPT-NRL之PPO算法到instructGPTChatGPT

ChatGPT通俗笔记:从GPT-NRL之PPO算法到instructGPTChatGPT

【论文笔记】融合标签向量到BERT:对文本分类进行改进

中文bert wwm 预训练参考笔记

BERT模型

多模态bert-基于双流的bert 笔记 ViLBertLXMERTIMAGEB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