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存储存储的分配和管理方式
Posted Mount256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操作系统-存储存储的分配和管理方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章目录
1 连续分配方式
- 内部碎片:分配给某进程的内存区域中,但有些部分没有用上
- 外部碎片:指内存中的某些空闲分区由于太小而难以利用,可以通过紧凑(拼凑,Compaction)技术来解决外部碎片
1.1 单一连续分配
如早期的 PC 操作系统 MS-DOS,内存中只能有一道用户程序,用户程序独占整个用户区空间。优缺点:
- 优点:实现简单;无外部碎片;可以采用覆盖技术扩充内存;不一定需要采取内存保护
- 缺点:只能用于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中;有内部碎片;存储器利用率极低
1.2 固定分区分配
将整个用户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分区,在每个分区中只装入一道作业。两种分配方案:
- 分区大小相等:缺乏灵活性,但是很适合用于用一台计算机控制多个相同对象的场合
- 分区大小不等:增加了灵活性,可以满足不同大小的进程需求。根据常在系统中运行的作业大小情况进行划分(比如:划分多个小分区、适量中等分区、少量大分区)
操作系统需要建立一个分区说明表,来实现各个分区的分配与回收。每个表项对应一个分区,通常按分区大小排列。每个表项包括对应分区的大小、起始地址、状态(是否已分配)。
优缺点:
- 优点:实现简单,无外部碎片
- 缺点:a. 当用户程序太大时,可能所有的分区都不能满足需求,此时不得不采用覆盖技术来解决,但这又会降低性能;b. 会产生内部碎片,内存利用率低
1.3 动态分区分配
动态分区分配又称为可变分区分配。这种分配方式不会预先划分内存分区,而是在进程装入内存时,根据进程的大小动态地建立分区,并使分区的大小正好适合进程的需要。因此系统分区的大小和数目是可变的。动态分区分配没有内部碎片,但是有外部碎片。
操作系统可使用两种方案记录空闲分区的情况:
- 空闲分区表:每个空闲分区对应一个表项。表项中包含分区号、分区大小、分区起始地址等信息
- 空闲分区链:每个分区的起始部分和末尾部分分别设置前向指针和后向指针。起始部分处还可记录分区大小等信息
1.3.0 空闲分区的回收
空闲分区的回收分为四种情况:
- 回收区的后面有一个相邻的空闲分区:回收后,两个相邻的空闲分区合并为一个,空闲分区表需修改对应的表项
- 回收区的前面有一个相邻的空闲分区:回收后,两个相邻的空闲分区合并为一个,空闲分区表需修改对应的表项
- 回收区的前、后各有一个相邻的空闲分区:回收后,三个相邻的空闲分区合并为一个,空闲分区表需修改对应的表项
- 回收区的前、后都没有相邻的空闲分区:回收后,空闲分区多一个,空闲分区表需新增一个表项
把一个新作业装入内存时,须按照一定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从空闲分区表(或空闲分区链)中选出一个分区分配给该作业,不过这些算法的性能都非常差。
1.3.1 首次适应算法
首次:找到第一个能放得下的空闲分区
- 查找空闲分区的思路:每次都从低地址开始查找,找到第一个能满足大小的空闲分区
- 实现方法:空闲分区以地址递增的次序排列。每次分配内存时顺序查找空闲分区链(或空闲分区表),找到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第一个空闲分区
- 优点:算法开销小,综合四种算法来看,邻近适应算法性能最好
1.3.2 邻近适应算法
邻近:继续查找
- 查找空闲分区的思路:每次都从上次查找结束的位置开始检索
- 实现方法:空闲分区以地址递增的顺序排列(可排成一个循环链表)。每次分配内存时从上次查找结束的位置开始查找空闲分区链(或空闲分区表),找到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第一个空闲分区
- 优点:算法开销小,不用每次都从低地址的小分区开始检索
- 缺点:会使高地址的大分区也被用完
1.3.3 最佳适应算法
最佳:找到刚好放得下的空闲分区
- 查找空闲分区的思路:优先使用更小的空闲区
- 实现方法:空闲分区按容量递增次序链接。每次分配内存时顺序查找空闲分区链(或空闲分区表),找到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第一个空闲分区
- 优点:会有更多的大分区被保留下来,更能满足大进程需求
- 缺点:每次都选最小的分区进行分配,会留下越来越多的、很小的、难以利用的内存块。因此这种方法会产生很多的外部碎片;需要排序,算法开销大
1.3.4 最坏(最大)适应算法
最坏:找到最大的空闲分区
- 查找空闲分区的思路:在每次分配时优先使用最大的连续空闲区,这样分配后剩余的空闲区就不会太小,更方便使用
- 实现方法:空闲分区按容量递减次序链接。每次分配内存时顺序查找空闲分区链(或空闲分区表),找到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第一个空闲分区
- 优点:可以减少难以利用的小碎片
- 缺点:每次都选最大的分区进行分配,虽然可以让分配后留下的空闲区更大,更可用,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较大的连续空闲区被迅速用完。如果之后有“大进程”到达,就没有内存分区可用了;需要排序,算法开销大
2 分页存储管理
2.1 一级基本分页存储管理
假设逻辑地址空间为 32 位(4GB),一页为 4KB,物理地址空间为 28 位(256MB),则:
2.1.1 物理地址空间
将内存空间分为一个个大小相等的分区(每个分区 4KB),每个分区就是一个“页框”。每个页框有一个编号,即“页框号”。页框号从 0 开始。
物理地址空间中页框和页框号的概念:
- 页框 = 页帧 = 内存块 = 物理块 = 物理页面
- 页框号 = 页帧号 = 内存块号 = 物理块号 = 物理页号
物理地址空间的分区如下(228/212 = 216 个页框):
页框号 | 页框大小 |
---|---|
页框号 0 | 4KB |
页框号 1 | 4KB |
页框号 2 | 4KB |
页框号 3 | 4KB |
… | … |
页框号 216-1 | 4KB |
2.1.2 逻辑地址空间
将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也分为与页框大小相等的一个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页”或“页面” 。每个页面也有一个编号,即“页号”,页号也是从 0 开始。进程的页面与内存的页框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如何理解“一一对应”这个字眼?一个页面可以对应(更准确来讲是“映射”)一个页框,但不可以对应多个页框;但一个页框可以对应多个页面(这里可引申出虚拟映射文件技术)。比如,页号 0 的页面可以对应页框号 6 的页框,页号 1 的页面可以对应页框号 5 的页框,页号 2 的页面可以对应页框号 4 的页框等等;框号 4 的页框可以同时对应页号 2 的页面和页号 8 的页面。
逻辑地址空间中页和页号的概念:
- 页 = 页面
- 页号 = 虚页号
- 虚拟内存的实际硬件是不存在的,实际上是由页表来描述页面和页框之间的映射关系
逻辑地址空间的分区如下(232/212 = 220 个页):
页面 | 页面大小 |
---|---|
页号 0 | 4KB |
页号 1 | 4KB |
页号 2 | 4KB |
页号 3 | 4KB |
… | … |
页号 220-1 | 4KB |
2.1.3 地址结构
逻辑地址结构:
- 页内地址(页内偏移量):位数的多少指示每个页的大小;本身可指示页内偏移量
- 逻辑页号:位数的多少指示整个地址空间被划分为多少页
逻辑页号 | 页内地址/页内偏移量 |
---|---|
20b | 12b |
物理地址结构:
- 页内地址(页内偏移量):位数的多少指示每个页的大小;本身可指示页内偏移量
- 物理页号:位数的多少指示整个地址空间被划分为多少页
物理页号 | 页内地址/页内偏移量 |
---|---|
16b | 12b |
一般公式:
2.1.4 页表和页表项
- 一个进程对应一张页表
- 进程的每个页面对应一个页表项
- 每个页表项由“页号”和“物理页号(页框号、块号)”组成,注意虚页号不属于页表结构,所以加括号
- 页表记录进程页面和实际存放的内存块之间的映射关系
- 每个页表项的长度是相同的
页表寄存器(PTR) 的结构:
页表起始地址 | 页表长度 |
---|---|
记录页表存放的首地址(物理地址) | 记录一个页表能放下多少个页表项(这里存储十进制 220) |
一个页表项的结构(因为物理地址空间有 216 个页,所以页表项的物理页号占 16 位):
(页号) | 物理页号(页框号/块号) |
---|---|
实际不需要记录页号 | 该页实际对应的物理页号(页框号),占 16b |
页表的结构(因为逻辑地址空间有 220 个页,所以页表有 220 个页表项)(举个例子:页号 0 的页面映射页框号 6 的页框,页号 1 的页面映射页框号 5 的页框,页号 2 的页面映射页框号 3 的页框,页号 3 的页面映射页框号 3 的页框,则如下表所示):
(页号) | 物理页号(页框号/块号) |
---|---|
(0) | 16b(存储页框号 6,对应二进制 0000,0000,0000,0110) |
(1) | 16b(存储页框号 5,对应二进制 0000,0000,0000,0101) |
(2) | 16b(存储页框号 3,对应二进制 0000,0000,0000,0011) |
(3) | 16b(存储页框号 3,对应二进制 0000,0000,0000,0011) |
… | … |
(220-1) | 16b(存储页框号 …) |
一般页表项的长度都会凑成字节的整数倍。这个例子刚好能凑成 2B,所以这个页表大小为 220*2B = 221B = 2MB。因为一个页是 4KB,所以这样一个页表需要占据 2MB/4KB = 211KB/22KB = 29 = 128 页。页数有点多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接下来采用二级页表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2.1.5 TLB 结构
快表,又称相联寄存器,是一种访问速度比内存快很多的高速缓存(TLB不是内存!),用来存放最近访问的页表项的副本,可以加速地址变换的速度。与此对应,内存中的页表常称为慢表。
TLB 的结构跟页表差不多,只是 TLB 需要多存储“页号”。
页号 | 物理页号(页框号/块号) |
---|---|
2 | xxx(16b) |
4 | xxx(16b) |
15 | xxx(16b) |
… | … |
2.1.6 地址变换过程
(1)根据逻辑地址计算出页号、页内偏移量:
- 逻辑地址为十进制:
页号 = 逻辑地址 / 页面大小
,页内偏移量 = 逻辑地址 % 页面大小
- 逻辑地址为二进制且页面大小是 2 的整数幂(假设逻辑地址空间的总页数为 2x):
页号 = 逻辑地址高 x 位
,页内偏移量 = 逻辑地址剩余位
(2)判断页号是否越界:
- 页表寄存器(PTR):记录页表起始地址和页表长度
- 比较页号和页表长度:若
页号 ≥ 页表长度
,发生越界中断,立即终止;若页号 < 页表长度
,则没有越界
(3)查询页表:通过 PTR 的页表访问内存,起始地址找到页号对应的页表项,确定页面存放的页框号(内存块号)
(4)用页框号(内存块号)和页内偏移量得到物理地址:
- 逻辑地址为十进制:
物理地址 = 页框号 * 页面大小 + 页内偏移量
- 逻辑地址为二进制且页面大小是 2 的整数幂(假设逻辑地址空间的总页数为 2x):
物理地址 = 页框号 拼接 页内偏移量
(把逻辑地址的高 x 位地址换成页框号即可得到物理地址)
(5)访问目标内存单元
2.1.7 有 TLB 的地址变换过程
(1)根据逻辑地址计算出页号、页内偏移量:
- 逻辑地址为十进制:
页号 = 逻辑地址 / 页面大小
,页内偏移量 = 逻辑地址 % 页面大小
- 逻辑地址为二进制且页面大小是 2 的整数幂(假设逻辑地址空间的总页数为 2x):
页号 = 逻辑地址高 x 位
,页内偏移量 = 逻辑地址剩余位
(2)判断页号是否越界:
- 页表寄存器(PTR):记录页表起始地址和页表长度
- 比较页号和页表长度:若
页号 ≥ 页表长度
,发生越界中断,立即终止;若页号 < 页表长度
,则没有越界
(3)查询快表:若在 TLB 中找到页号对应的页表项,则可确定页面存放的页框号(内存块号),直接到第(5)步;若没有找到,则进行第(4)步
(4)查询页表:通过 PTR 的页表起始地址访问内存,找到页号对应的页表项,确定页面存放的页框号(内存块号)
(5)用页框号(内存块号)和页内偏移量得到物理地址:
- 逻辑地址为十进制:
物理地址 = 页框号 * 页面大小 + 页内偏移量
- 逻辑地址为二进制且页面大小是 2 的整数幂(假设逻辑地址空间的总页数为 2x):
物理地址 = 页框号 拼接 页内偏移量
(把逻辑地址的高 x 位地址换成页框号即可得到物理地址)
(6)访问目标内存单元
2.2 二级基本分页存储管理
假设逻辑地址空间为 32 位(4GB),一页为 4KB,物理地址空间为 28 位(256MB),所以逻辑地址空间被分为 232/212 = 220 个页,物理地址空间被分为 228/212 = 216 个页框。
现继续假设规定页表项长度为 8b = 1B(一般来说,不同级页表的页表项长度都是固定的),所以一个页能存储 4KB/1B = 4K = 212 个页表项。而又因为逻辑地址空间被分为 220 个页,即总共需要 220 个页表项,从而进一步计算 220/212 = 2(向上取整),分页系统需要分两级。
怎么分呢?可以这样分:212 个页表项给页目录表存储,那么每个二级页表就存储 28 个页表项;也可以这样:28 个页表项给页目录表存储,那么每个二级页表就存储 212 个页表项;还可以有其他方案,总之指数部分加起来等于 20 就行了。这里采用第一种方案。
2.2.1 地址结构
逻辑地址结构:
- 页内地址(页内偏移量):位数的多少指示每个页的大小;本身可指示页内偏移量
- 顶级 + 二级逻辑页号:位数的多少指示整个地址空间被划分为多少页
顶级逻辑页号 | 二级逻辑页号 | 页内地址/页内偏移量 |
---|---|---|
12b | 8b | 12b |
物理地址结构:
- 页内地址(页内偏移量):位数的多少指示每个页的大小;本身可指示页内偏移量
- 顶级 + 二级物理页号:位数的多少指示整个地址空间被划分为多少页
顶级物理页号 | 二级物理页号 | 页内地址/页内偏移量 |
---|---|---|
8b | 8b | 12b |
2.2.2 页目录表(顶级页表)和页目录表项
页目录表寄存器(PDBR) 的结构:
页目录表起始地址 | 页表长度 |
---|---|
记录页目录表存放的首地址(物理地址) | 记录一个页表能放下多少个页目录表项 |
一个页目录表项的结构:
(页号) | 物理页号(页框号/块号) |
---|---|
实际不需要记录页号 | 记录页表存放的页框号(物理块号),占据 8b |
页目录表的结构:
(页号) | 物理页号(页框号/块号) |
---|---|
(0) | 8b |
(1) | 8b |
(2) | 8b |
(3) | 8b |
… | … |
(212-1) | 8b |
所以这个页目录表大小为 212*1B = 212B = 4KB。因为一个页是 4KB,所以这样一个页表需要占据 1 页。
2.2.3 页表(二级页表)和页表项
由以上页目录表可以看出,二级页表一共有 212 个。
一个页表项的结构:
(页号) | 物理页号(页框号/块号) |
---|---|
实际不需要记录页号 | 该页实际对应的物理页号(页框号),占据 8b |
页表的结构:
(页号) | 物理页号(页框号/块号) |
---|---|
(0) | 8b |
(1) | 8b |
(2) | 8b |
(3) | 8b |
… | … |
(28-1) | 8b |
这个页表大小为 28*1B = 256B。因为一共有 28 个页表,所以这些二级页表总共占据 28*256B = 216B = 26KB = 64KB。因为一个页是 4KB,所以这些二级页表需要占据 64/4 = 16 页,再加上页目录表占据 1 页,总共 17 页,跟一级页表的存储方式相比节省了大部分空间。
2.2.4 地址变换过程
(1)按照地址结构将逻辑地址拆分成三部分
(2)从 PDBR 中读出页目录表始址,再根据顶级页号查页目录表(访存 1 次),找到对应二级页表在内存中的存放位置
(3)根据二级页号查二级页表(访存 2 次),找到最终想访问的内存块号
(4)结合页内偏移量得到物理地址
(5)访问目标内存单元(访存 3 次)
2.3 请求分页虚拟存储管理
2.3.1 页表和页表项
一个页表项的结构:
(页号) | 物理页号(页框号/块号) | 状态位 | 访问字段 | 修改位(脏位) | 外存地址 |
---|---|---|---|---|---|
实际不需要记录页号 | 该页实际对应的物理页号(页框号) | 指示该页是否调入内存,供程序访问时参考 | 记录该页在一段时间内被访问的次数 | 指示该页在调入内存后是否被修改过,以确定页面置换时是否写回外存 | 存储该页在外存的地址,供调入该页时使用 |
页表的结构:
(页号) | 物理页号(页框号/块号) | 状态位 | 访问字段 | 修改位(脏位) | 外存地址 |
---|---|---|---|---|---|
(0) | … | ||||
(1) | … | ||||
(2) | … | ||||
(3) | … | ||||
… | … | ||||
(…) | … |
2.3.2 TLB 结构
TLB 的结构跟页表差不多,只是 TLB 需要多存储“页号”。
页号 | 物理页号(页框号/块号) | 状态位 | 访问字段 | 修改位(脏位) | 外存地址 |
---|---|---|---|---|---|
1 | … | ||||
7 | … | ||||
2 | … | ||||
9 | … | ||||
… | … |
2.3.3 地址变换过程 + 缺页中断过程
(1)根据逻辑地址计算出页号、页内偏移量
(2)判断页号是否越界:若判断越界,则发生越界中断,立即终止
(3)查询快表:若在 TLB 中找到页号对应的页表项,则可确定页面存放的页框号(内存块号),直接到第(5)步;若没有找到,则进行第(4)步
(4)查询页表:通过 PTR 的页表起始地址访问内存,若找到页号对应的页表项,则确定页面存放的页框号(内存块号),直接到第(6)步;若没有找到,则进行第(5)步
(5)缺页中断处理:
(5-1)在外存中找到该缺页
(5-2)判断内存是否已满:若是,选择一页换出(还需判断该页是否被修改过,若是,先将其写入外存);若不是,直接进行(5-3)步
(5-3)将该缺页从外存读入内存
(5-4)修改页表,修改 TLB
(6)修改访问位和修改位
(7)用页框号(内存块号)和页内偏移量得到物理地址
(8)访问目标内存单元
2.4 基本分页与请求分页的区别
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与基本分页存储管理的主要区别: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当所访问的信息不在内存时,由操作系统负责将所需信息从外存调入内存,然后继续执行程序。
若内存空间不够,由操作系统负责将内存中暂时用不到的信息换出到外存。
3 分段存储管理
段:进程的地址空间按照程序自身的逻辑关系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都有一个段名(在低级语言中,程序员使用段名来编程),每段从 0 开始编址。每个段在内存中占据连续空间,但各段之间可以不相邻。
3.1 逻辑地址空间
以实际例子说明分段存储管理的结构,某个进程的地址空间划分段如下:
段号 0 |
---|
程序段 4KB |
段号 1 |
---|
数据段 1KB |
段号 2 |
---|
堆栈段 2KB |
段号 3 |
---|
数据段 2KB |
3.2 物理地址空间
物理内存存放各个段的位置如下:
地址 | 内容 |
---|---|
… | … |
40K-70K | (段号 0)程序段 4KB |
… | … |
100K-102K | (段号 3)数据段 2KB |
… | … |
159K-160K | (段号 1)数据段 1KB |
… | … |
214K-216K | (段号 2)堆栈段 2KB |
… | … |
3.3 段表和段表项
段表寄存器的结构:
段表起始地址 | 段表长度 |
---|---|
记录段表存放的首地址(物理地址) | 记录一个段表能放下多少个段表项 |
一个段表项的结构:
(段号) | 段长 | 段基址 |
---|---|---|
实际不需要记录段号 | 记录该段最大可以多长 | 记录该段的首地址(物理地址) |
段表的结构(可对照物理地址空间):
(段号) | 段长 | 段基址 |
---|---|---|
(0) | 4KB | 40K |
(1) | 1KB | 159K |
(2) | 2KB | 214K |
(3) | 2KB | 100K |
… | … | … |
3.4 地址结构
逻辑地址结构:
- 段号:段号的位数决定了每个进程最多可以分几个段
- 段内偏移量:段内地址位数决定了每个段的最大长度是多少
(若要访问程序段的地址 8B 处,假设逻辑地址是 13 位,给出例子如下)
段号 | 段内偏移量 |
---|---|
0 | 0000,0000,1000 |
物理地址结构:
- 段的首地址:该段在内存中的实际起始位置
- 段内偏移量:在段内的位置
(继续上面的例子,则通过查段表,可得到物理地址如下)
段的首地址 | 段内偏移量 |
---|---|
40K | 0000,0000,1000 |
3.5 地址变换过程
(1)根据逻辑地址得到段号、段内偏移量:高位为段号,低位为段内偏移量
(2)判断段号是否越界:
- 段表寄存器:记录段表起始地址和段表长度
- 比较段号和段表长度:若
段号 ≥ 段表长度
,发生越界中断,立即终止;若段号 < 段表长度
,则没有越界
(3)查询段表:通过段表寄存器访问所指向的段表,找到段号对应的段表项,确定段基址
(4)用段基址和段内偏移量得到物理地址:
- 逻辑地址为十进制:
物理地址 = 段基址 + 段内偏移量
- 逻辑地址为二进制:
物理地址 = 段基址 拼接 段内偏移量
(把逻辑地址的高 x 位地址换成段基址即可得到物理地址)
(5)访问目标内存单元
3.6 分段与分页的区别
项目 | 分页 | 分段 |
---|---|---|
目的 | 系统管理的需要,提高内存利用率 | 用户的需求,用户编程时需要显式地给出段名 |
长度 | 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决定 | 段的长度却不固定,决定于用户编写的程序 |
地址空间 | 进程地址空间是一维的,程序员只需给出一个记忆符即可表示一个地址 | 进程地址空间是二维的,程序员在标识一个地址时,既要给出段名,也要给出段内地址 |
碎片 | 只有内部碎片 | 只有外部碎片 |
4 段页式存储管理
假设某进程最多可以分 256 个段,页面大小为 4KB,页表有 210 个页表项。
4.1 逻辑地址空间
将进程按逻辑模块分段,再将各段分页(各段均从 0 页开始),再将内存空间分为大小相同的内存块,将各页面分别装入各内存块中。假设逻辑地址空间如下:
段号 0(程序段 10KB) |
---|
0 号页(4KB) |
1 号页(4KB) |
2 号页(2KB) |
段号 1(数据段 6KB) |
---|
0 号页(4KB) |
1 号页(2KB) |
段号 2(堆栈段 2KB) |
---|
0 号页(2KB) |
4.2 物理地址空间
假设各个段及其页表映射到物理地址空间的位置如下:
页框 | 内容 |
---|---|
页框号 0 | 程序段(1) 4KB |
页框号 1 | 无 |
页框号 2 | 程序段(3) 2KB |
页框号 3 | 无 |
… | … |
页框号 7 | 数据段(2) 2KB |
页框号 8 | 程序段(2) 4KB |
页框号 9 | 数据段(1) 4KB |
… | … |
页框号 15 | 堆栈段 2KB |
… | … |
页框号 25 | 程序段的页表 4KB |
页框号 26 | 数据段的页表 4KB |
页框号 27 | 堆栈段的页表 4KB |
… | … |
4.3 段表和页表
每个进程只有一张段表,根据上面的映射情况,段表中存储如下:
(段号) | 页表长度 | 页表存放块号 |
---|---|---|
(0) | 3 | 25 |
(1) | 2 | 26 |
(2) | 1 | 27 |
… | … | … |
每个段都有自己的页表,根据上面的映射情况,这三个段的页表中存储如下:
- 段号 0(程序段 10KB)的页表:
(页号) | 页框号 |
---|---|
(0) | 0 |
(1) | 8 |
(2) | 2 |
… | … |
- 段号 1(数据段 6KB)的页表:
(页号) | 页框号 |
---|---|
(0) | 9 |
(1) | 7 |
… | … |
- 段号 2(堆栈段 2KB)的页表:
(页号) | 页框号 |
---|---|
(0) | 15 |
… | … |
4.4 地址结构
(假设某进程最多可以分 256 个段,页面大小为 4KB,页表有 210 个页表项)
逻辑地址结构:由段号、页号、页内地址(页内偏移量)组成。
- 段号:段号的位数决定了每个进程最多可以分几个段
- 页号:页号位数决定了每个段最大有多少页
- 页内偏移量:页内偏移量决定了页面大小是多少
段号 | 页号 | 页内偏移量 |
---|---|---|
8b | 10b | 12b |
物理地址结构:
- 物理页号:实际在哪个物理页号/内存块号。
- 页内偏移量:在段内的位置
(假设访问程序段的 9KB 处,则对应 2 号页,2 号页框)
物理页号 | 页内偏移量 |
---|---|
2*4K=8K | 12b |
4.5 地址变换过程
(1)根据逻辑地址得到段号、页号、页内偏移量
【注】也可引入快表机构,用段号和页号作为查询快表的关键字。若快表命中则仅需一次访存
(2)判断段号是否越界:若段号 ≥ 段表长度
,发生越界中断,立即终止;若段号 < 段表长度
,则没有越界
(3)查询段表:通过段表寄存器,找到段表,找到对应的段表项,得到页表存放块号(即存放页表的起始页号)(第一次访存)
(4)检查页号是否越界:若页号 ≥ 页表长度
,发生越界中断,立即终止;若页号 < 页表长度
,则没有越界
(5)根据页表存放块号、页号查询页表,找到对应页表项:页表项地址 = 存放页表的起始页号*页面大小 + 页号*页表项长度
(第二次访存)
(6)根据内存块号、页内偏移量得到最终的物理地址:内存块号 拼接 页内偏移量
(7)访问目标内存单元(第三次访存)
以上是关于操作系统-存储存储的分配和管理方式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操作系统| 存储器管理(基本分页和基本分段的逻辑地址结构变换连续分配方式分区分配算法首次适应循环首次适应最佳适应分页和分段的比较程序装入方式和链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