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高级篇

Posted 渣渣苏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MySQL高级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章目录

mysql高级

一 Linux下MySQL的安装与使用

1. 安装前说明

####  1.1查看是否安装过MySQL

- 如果你是用rpm安装, 检查一下RPM PACKAGE:
rpm -qa | grep -i mysql # -i 忽略大小写

- 检查mysql service:
systemctl status mysqld.service

#### 1.2MySQL的卸载 

1. 关闭mysql服务 
systemctl stop mysqld.service

2. 查看当前  mysql安装状况 
rpm -qa | grep -i mysql
# 或
yum list installed | grep mysql

3. 卸载上述命令查询出的已安装程序 
yum remove mysql-xxx mysql-xxx mysql-xxx mysqk-xxxx

务必卸载干净,反复执行`rpm -qa | grep -i mysql 确认是否有卸载残留

4. 删除mysql相关文件 

- 查找相关文件
find / -name mysql

- 删除上述命令查找出的相关文件
rm -rf xxx

5. 删除 my.cnf**

rm -rf /etc/my.cnf

2. MySQL的Linux版安装

####  2.1 CentOS7下检查MySQL依赖  
1. 检查/tmp临时目录权限(必不可少) 
由于mysql安装过程中,会通过mysql用户在/tmp目录下新建tmp_db文件,所以请给/tmp较大的权限。执行 :
chmod -R 777 /tmp

2. 安装前,检查依赖 
rpm -qa|grep libaio
rpm -qa|grep net-tools

####  2.2 CentOS7下MySQL安装过程  
1. 将安装程序拷贝到/opt目录下 
在mysql的安装文件目录下执行:(必须按照顺序执行)
rpm -ivh mysql-community-common-8.0.25-1.el7.x86_64.rpm 
rpm -ivh mysql-community-client-plugins-8.0.25-1.el7.x86_64.rpm 
rpm -ivh mysql-community-libs-8.0.25-1.el7.x86_64.rpm 
rpm -ivh mysql-community-client-8.0.25-1.el7.x86_64.rpm 
rpm -ivh mysql-community-server-8.0.25-1.el7.x86_64.rpm

- `rpm`是Redhat Package Manage缩写,通过RPM的管理,用户可以把源代码包装成以rpm为扩展名的文件形式,易于安装。
- `-i`, --install 安装软件包
- `-v`, --verbose 提供更多的详细信息输出
- `-h`, --hash 软件包安装的时候列出哈希标记 (和 -v 一起使用效果更好),展示进度条

> 若存在mariadb-libs问题,则执行**yum remove mysql-libs**即可

####  2.3、查看MySQL版本 
mysql --version 
#或
mysqladmin --version

####  2.4、服务的初始化 
为了保证数据库目录与文件的所有者为 mysql 登录用户,如果你是以 root 身份运行 mysql 服务,需要执行下面的命令初始化:
mysqld --initialize --user=mysql

说明: --initialize 选项默认以“安全”模式来初始化,则会为 root 用户生成一个密码并将`该密码标记为过期`,登录后你需要设置一个新的密码。生成的`临时密码`会往日志中记录一份。

查看密码:
cat /var/log/mysqld.log

root@localhost: 后面就是初始化的密码

####  2.5、启动MySQL,查看状态  
#加不加.service后缀都可以 
启动:systemctl start mysqld.service 
关闭:systemctl stop mysqld.service 
重启:systemctl restart mysqld.service 
查看状态:systemctl status mysqld.service

####  2.6、查看MySQL服务是否自启动 
systemctl list-unit-files|grep mysqld.service

- 如不是enabled可以运行如下命令设置自启动
systemctl enable mysqld.service

- 如果希望不进行自启动,运行如下命令设置
systemctl disable mysqld.service

3. MySQL登录

####  3.1、首次登录 
通过`mysql -hlocalhost -P3306 -uroot -p`进行登录,在Enter password:录入初始化密码

####  3.2、修改密码 
ALTER USER 'roo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new_password';

####  3.3、设置远程登录 
1.确认网络  
	1.在远程机器上使用ping ip地址`保证网络畅通`
	2.在远程机器上使用telnet命令`保证端口号开放`访问

2. 关闭防火墙或开放端口 

方式一:关闭防火墙 

- CentOS6 :
service iptables stop

- CentOS7:
#开启防火墙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查看防火墙状态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service
#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设置开机启用防火墙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service 
#设置开机禁用防火墙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方式二:开放端口 

- 查看开放的端口号
firewall-cmd --list-all

- 设置开放的端口号
firewall-cmd --add-service=http --permanent
firewall-cmd --add-port=3306/tcp --permanent

- 重启防火墙
firewall-cmd --reload

4. Linux下修改配置

# 修改允许远程登陆
use mysql;
select Host,User from user;
update user set host = '%' where user ='root';
flush privileges;

> `%`是个 通配符 ,如果Host=192.168.1.%,那么就表示只要是IP地址前缀为“192.168.1.”的客户端都可以连接。如果`Host=%`,表示所有IP都有连接权限。
>
> 注意:在生产环境下不能为了省事将host设置为%,这样做会存在安全问题,具体的设置可以根据生产环境的IP进行设置。

配置新连接报错:错误号码 2058,分析是 mysql 密码加密方法变了。

解决方法一: 升级远程连接工具版本

解决方法二: 
ALTER USER 'root'@'%' IDENTIFIED WITH mysql_native_password BY 'abc123';

5. 字符集的相关操作

5.1、各级别的字符集

show variables like 'character%';
  • character_set_server:服务器级别的字符集
  • character_set_database:当前数据库的字符集
  • character_set_client:服务器解码请求时使用的字符集
  • character_set_connection:服务器处理请求时会把请求字符串从character_set_client转为character_set_connection
  • character_set_results:服务器向客户端返回数据时使用的字符集

小结

  • 如果创建或修改列时没有显式的指定字符集和比较规则,则该列默认用表的字符集和比较规则
  • 如果创建表时没有显式的指定字符集和比较规则,则该表默认用数据库的字符集和比较规则
  • 如果创建数据库时没有显式的指定字符集和比较规则,则该数据库默认用服务器的字符集和比较规则

5.2、请求到响应过程中字符集的变化

使用操作系统的字符集编码请求字符串 使用操作系统的字符集解码响应的字符串 客户端 从character_set_client转换为character_set_connection 从character_set_connection转换为具体的列使用的字符集 将查询结果从具体的列上使用的字符集转换为character_set_results

二 MySQL的数据目录

###  1. MySQL8的主要目录结构 
find / -name mysql

####  1.1、数据库文件的存放路径  
show variables like 'datadir'; # /var/lib/mysql/

####  1.2、相关命令目录 
相关命令目录:/usr/bin 和/usr/sbin。 

####  1.3、配置文件目录 
配置文件目录:/usr/share/mysql-8.0(命令及配置文件),/etc/mysql(如my.cnf) 

###  2.   数据库和文件系统的关系 
####  2.1、表在文件系统中的表示  
#####  2.3.1 InnoDB存储引擎模式  
1. 表结构 
为了保存表结构,`InnoDB`在`数据目录`下对应的数据库子目录下创建了一个专门用于`描述表结构的文件`

表名.frm

2. 表中数据和索引 
	2.1 系统表空间(system tablespace) 
	
	默认情况下,InnoDB会在数据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ibdata1`、大小为`12M`的`自拓展`文件,这个文件就是对应的`系统表空间`在文件系统上的表示。
	
	2.2 独立表空间(file-per-table tablespace)  
	
	在MySQL5.6.6以及之后的版本中,InnoDB并不会默认的把各个表的数据存储到系统表空间中,而是为`每一个表建立一个独立表空间`,也就是说我们创建了多少个表,就有多少个独立表空间。使用`独立表空间`来存储表数据的话,会在该表所属数据库对应的子目录下创建一个表示该独立表空间的文件,文件名和表名相同。
	表名.ibd
	> MySQL8.0中不再单独提供`表名.frm`,而是合并在`表名.ibd`文件中。

	2.3 系统表空间与独立表空间的设置 
	
	我们可以自己指定使用`系统表空间`还是`独立表空间`来存储数据,这个功能由启动参数`innodb_file_per_table`控制
	
	[server] 
	innodb_file_per_table=0 # 0:代表使用系统表空间; 1:代表使用独立表空间

	2.4 其他类型的表空间 
	
	随着MySQL的发展,除了上述两种老牌表空间之外,现在还新提出了一些不同类型的表空间,比如通用表空间(general tablespace)、临时表空间(temporary tablespace)等。

#####  2.3.2 MyISAM存储引擎模式  
1. 表结构 
- 在存储表结构方面, MyISAM 和 InnoDB 一样,也是在`数据目录`下对应的数据库子目录下创建了一个专门用于描述表结构的文件

表名.frm

2. 表中数据和索引 
- 在MyISAM中的索引全部都是`二级索引`,该存储引擎的`数据和索引是分开存放`的。所以在文件系统中也是使用不同的文件来存储数据文件和索引文件,同时表数据都存放在对应的数据库子目录下。

test.frm 存储表结构 #MySQL8.0 改为了 b.xxx.sdi
test.MYD 存储数据 (MYData) 
test.MYI 存储索引 (MYIndex

三 用户与权限管理

###  1.   用户管理 
####  1.1、登录MySQL服务器 
启动MySQL服务后,可以通过mysql命令来登录MySQL服务器,命令如下:

mysql –h hostname|hostIP –P port –u username –p DatabaseName –e "SQL语句"

- `-h参数`后面接主机名或者主机IP,hostname为主机,hostIP为主机IP。 
- `-P参数`后面接MySQL服务的端口,通过该参数连接到指定的端口。MySQL服务的默认端口是3306,不使用该参数时自动连接到3306端口,port为连接的端口号。
- `-u参数`后面接用户名,username为用户名。
- `-p参数`会提示输入密码。
- `DatabaseName参数`指明登录到哪一个数据库中。如果没有该参数,就会直接登录到MySQL数据库中,然后可以使用USE命令来选择数据库。
- `-e参数`后面可以直接加SQL语句。登录MySQL服务器以后即可执行这个SQL语句,然后退出MySQL服务器。

mysql -uroot -p -hlocalhost -P3306 mysql -e "select host,user from user"

####  1.2、创建用户 
CREATE USER 用户名 [IDENTIFIED BY '密码'][,用户名 [IDENTIFIED BY '密码']];

举例:
CREATE USER zhang3 IDENTIFIED BY '123123'; # 默认host是 %
CREATE USER 'kangshifu'@'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456';

####  1.3、修改用户 
UPDATE mysql.user SET USER='li4' WHERE USER='wang5'; 
FLUSH PRIVILEGES;

####  1.4、删除用户 
方式1:使用DROP方式删除(推荐) 
DROP USER user[,user]…;

举例:
DROP USER li4 ; # 默认删除host为%的用户
DROP USER 'kangshifu'@'localhost';

方式2:使用DELETE方式删除(不推荐,有残留信息) 
DELETE FROM mysql.user WHERE Host=’hostname’ AND User=’username’;
FLUSH PRIVILEGES;

####  1.5、设置当前用户密码 
1. 使用ALTER USER命令来修改当前用户密码 
ALTER USER USER() IDENTIFIED BY 'new_password';

2. 使用SET语句来修改当前用户密码 
SET PASSWORD='new_password';

####  1.6、修改其它用户密码  
1. 使用ALTER语句来修改普通用户的密码 
ALTER USER user [IDENTIFIED BY '新密码'] 
[,user[IDENTIFIED BY '新密码']]…;

2. 使用SET命令来修改普通用户的密码 
SET PASSWORD FOR 'username'@'hostname'='new_password';

###  2. 权限管理 

####  2.1、权限列表 
show privileges\\G

- `CREATE和DROP权限`,可以创建新的数据库和表,或删除(移掉)已有的数据库和表。如果将MySQL数据库中的DROP权限授予某用户,用户就可以删除MySQL访问权限保存的数据库。
- `SELECT、INSERT、UPDATE和DELETE权限`允许在一个数据库现有的表上实施操作。
- `SELECT权限`只有在它们真正从一个表中检索行时才被用到。
- `INDEX权限`允许创建或删除索引,INDEX适用于已有的表。如果具有某个表的CREATE权限,就可以在CREATE TABLE语句中包括索引定义。
- `ALTER权限`可以使用ALTER TABLE来更改表的结构和重新命名表。
- `CREATE ROUTINE权限`用来创建保存的程序(函数和程序),`ALTER ROUTINE权限`用来更改和删除保存的程序,`EXECUTE权限`用来执行保存的程序。
- `GRANT权限`允许授权给其他用户,可用于数据库、表和保存的程序。
- `FILE权限`使用户可以使用LOAD DATA INFILE和SELECT ... INTO OUTFILE语句读或写服务器上的文件,任何被授予FILE权限的用户都能读或写MySQL服务器上的任何文件(说明用户可以读任何数据库目录下的文件,因为服务器可以访问这些文件)。

####  2.2、授予权限的原则 
权限控制主要是出于安全因素,因此需要遵循以下几个`经验原则`:
1、只授予能`满足需要的最小权限`,防止用户干坏事。比如用户只是需要查询,那就只给select权限就可以了,不要给用户赋予update、insert或者delete权限。
2、创建用户的时候`限制用户的登录主机`,一般是限制成指定IP或者内网IP段。
3、为每个用户`设置满足密码复杂度的密码`。 
4、`定期清理不需要的用户`,回收权限或者删除用户。

####  2.3、授予权限 
GRANT 权限1,权限2,…权限n ON 数据库名称.表名称 TO 用户名@用户地址 [IDENTIFIED BY ‘密码口令’];

- 该权限如果发现没有该用户,则会直接新建一个用户。
- 给li4用户用本地命令行方式,授予atguigudb这个库下的所有表的插删改查的权限。
GRANT SELECT,INSERT,DELETE,UPDATE ON atguigudb.* TO li4@localhost;

- 授予通过网络方式登录的joe用户 ,对所有库所有表的全部权限,密码设为123。注意这里唯独不包括grant的权限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joe@'%' IDENTIFIED BY '123';

####  2.4、查看权限 

- 查看当前用户权限
SHOW GRANTS; 
# 或 
SHOW GRANTS FOR CURRENT_USER; 
# 或 
SHOW GRANTS FOR CURRENT_USER();

- 查看某用户的全局权限
SHOW GRANTS FOR 'user'@'主机地址';

####  2.5、收回权限 
注意:在将用户账户从user表删除之前,应该收回相应用户的所有权限。 

- 收回权限命令
REVOKE 权限1,权限2,…权限n ON 数据库名称.表名称 FROM 用户名@用户地址;

- 举例
#收回全库全表的所有权限 
REVOKE ALL PRIVILEGES ON *.* FROM joe@'%'; 
#收回mysql库下的所有表的插删改查权限 
REVOKE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ON mysql.* FROM joe@localhost;


- 注意:`须用户重新登录后才能生效` 

###  3. 角色管理 

####  3.1、创建角色 
CREATE ROLE 'role_name'[@'host_name'] [,'role_name'[@'host_name']]...

角色名称的命名规则和用户名类似。如果`host_name省略,默认为%`,`role_name不可省略`,不可为空。

####  3.2、给角色赋予权限 
GRANT privileges ON table_name TO 'role_name'[@'host_name'];

上述语句中privileges代表权限的名称,多个权限以逗号隔开。可使用SHOW语句查询权限名称
SHOW PRIVILEGES;


####  3.3、查看角色的权限 
SHOW GRANTS FOR 'role_name';

只要你创建了一个角色,系统就会自动给你一个“`USAGE`”权限,意思是`连接登录数据库的权限`。

####  3.4、回收角色的权限 
REVOKE privileges ON tablename FROM 'rolename';

####  3.5、删除角色 
DROP ROLE role [,role2]...

注意,`如果你删除了角色,那么用户也就失去了通过这个角色所获得的所有权限`。

####  3.6、给用户赋予角色 
角色创建并授权后,要赋给用户并处于`激活状态`才能发挥作用。
GRANT role [,role2,...] TO user [,user2,...];


查询当前已激活的角色
SELECT CURRENT_ROLE();


####  3.7、激活角色 
方式1:使用set default role 命令激活角色 
SET DEFAULT ROLE ALL TO 'kangshifu'@'localhost';

方式2:将activate_all_roles_on_login设置为ON**
SET GLOBAL activate_all_roles_on_login=ON;

这条 SQL 语句的意思是,对`所有角色永久激活`。

####  3.8、撤销用户的角色 
REVOKE role FROM user;

####  3.9、设置强制角色(mandatory role) 
- 方式1:服务启动前设置
[mysqld] 
mandatory_roles='role1,role2@localhost,r3@%.atguigu.com'

- 方式2:运行时设置
SET PERSIST mandatory_roles = 'role1,role2@localhost,r3@%.example.com'; #系统重启后仍然有效
SET GLOBAL mandatory_roles = 'role1,role2@localhost,r3@%.example.com'; #系统重启后失效

四、逻辑架构

4.1、逻辑架构剖析

4.1.1、服务器处理客户端请求

首先Mysql是典型的C/S架构,服务器端程序使用的 mysqld

不论客户端进程和服务器进程是采用哪种方式进行通信,最后实现的效果都是:客户端进程向服务器进程发送一段文本(SQL语句),服务器进程处理后再向客户端进程发送一段文本(处理结果)。

那服务器进程对客户端进程发送的请求做了什么处理,才能产生最后的处理结果呢?这里以查询请求为例展示:

4.1.2、Connectors

4.1.3、第1层:连接层

系统(客户端)访问MySQL服务器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TCP连接。

经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成功后,MySQL服务器对TCP传输过来的账号密码做身份认证、权限获取。

  • 用户名或密码不对,会收到一个Access denied for user错误,客户端程序结束执行
  • 用户名密码认证通过,会从权限表查出账号拥有的权限与连接关联,之后的权限判断逻辑,都将依赖于此时读到的权限

TCP连接收到请求后,必须要分配给一个线程专门与这个客户端的交互。所以还会有个线程池,去走后面的流程。每一个连接从连接池中获取线程,省去了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

4.1.4、第2层:服务层

  • SQL Interface: SQL接口

    • 接收用户的SQL命令,并且返回用户需要查询的结果。比如SELECT … FROM就是调用SQL Interface
    • MySQL支持DML(数据操作语言)、DDL(数据定义语言)、存储过程、视图、触发器、自定义函数等多种SQL语言接口
  • Parser: 解析器

    • 在解析器中对 SQL 语句进行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将SQL语句分解成数据结构,并将这个结构传递到后续步骤,以后SQL语句的传递和处理就是基于这个结构的。如果在分解构成中遇到错误,那么就说明这个SQL语句是不合理的。
    • 在SQL命令传递到解析器的时候会被解析器验证和解析,并为其创建语法树,并根据数据字典丰富查询语法树,会验证该客户端是否具有执行该查询的权限。创建好语法树后,MySQL还会对SQL查询进行语法上的优化,进行查询重写。
  • Optimizer:查询优化器

    • SQL语句在语法解析之后、查询之前会使用查询优化器确定 SQL 语句的执行路径,生成一个执行计划
    • 这个执行计划表明应该使用哪些索引进行查询(全表检索还是使用索引检索),表之间的连接顺序如何,最后会按照执行计划中的步骤调用存储引擎提供的方法来真正的执行查询,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
    • 它使用“选取-投影-连接”策略进行查询。例如:
    SELECT id,name FROM student WHERE gender = '女';
    

    这个SELECT查询先根据WHERE语句进行选取,而不是将表全部查询出来以后再进行gender过滤。 这个SELECT查询先根据id和name进行属性投影,而不是将属性全部取出以后再进行过滤,将这两个查询条件连接起来生成最终查询结果。

  • Caches & Buffers: 查询缓存组件

    • MySQL内部维持着一些Cache和Buffer,比如Query Cache用来缓存一条SELECT语句的执行结果,如果能够在其中找到对应的查询结果,那么就不必再进行查询解析、优化和执行的整个过程了,直接将结果反馈给客户端。
    • 这个缓存机制是由一系列小缓存组成的。比如表缓存,记录缓存,key缓存,权限缓存等 。
    • 这个查询缓存可以在不同客户端之间共享
    • 从MySQL 5.7.20开始,不推荐使用查询缓存,并在MySQL 8.0中删除

4.1.5、第3层:引擎层

插件式存储引擎层( Storage Engines), 真正的负责了MySQL中数据的存储和提取,对物理服务器级别维护的底层数据执行操作 ,服务层通过API与存储引擎进行通信。

4.1.6、存储层

所有的数据,数据库、表的定义,表的每一行的内容,索引,都是存在 文件系统 上,以 文件 的方式存在的,并完成与存储引擎的交互。当然有些存储引擎比如InnoDB,也支持不使用文件系统直接管理裸设备,但现代文件系统的实现使得这样做没有必要了。在文件系统之下,可以使用本地磁盘,可以使用DAS、NAS、SAN等各种存储系统。

4.1.7、小结

简化为三层结构:

  1. 连接层: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建立连接,客户端发送 SQL 至服务器端;

  2. SQL 层(服务层):对 SQL 语句进行查询处理;与数据库文件的存储方式无关;

  3. 存储引擎层:与数据库文件打交道,负责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4.2、SQL执行流程

4.2.1、MySQL 中的 SQL执行流程

MySQL的查询流程

1、查询缓存 :Server 如果在查询缓存中发现了这条 SQL 语句,就会直接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如果没有,就进入到解析器阶段。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查询缓存往往效率不高,所以在 MySQL8.0 之后就抛弃了这个功能。

大多数情况查询缓存就是个鸡肋,为什么呢?

SELECT employee_id,last_name FROM employees WHERE employee_id = 101;

查询缓存是提前把查询结果缓存起来,这样下次不需要执行就可以直接拿到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在MySQL 中的查询缓存,不是缓存查询计划,而是查询对应的结果。这就意味着查询匹配的鲁棒性大大降低,只有相同的查询操作才会命中查询缓存。两个查询请求在任何字符上的不同(例如:空格、注释、大小写),都会导致缓存不会命中。因此 MySQL 的 查询缓存命中率不高

同时,如果查询请求中包含某些系统函数、用户自定义变量和函数、一些系统表,如 mysql 、information_schema、performance_schema 数据库中的表,那这个请求就不会被缓存。以某些系统函数举例,可能同样的函数的两次调用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比如函数 NOW ,每次调用都会产生最新的当前时间,如果在一个查询请求中调用了这个函数,那即使查询请求的文本信息都一样,那不同时间的两次查询也应该得到不同的结果,如果在第一次查询时就缓存了,那第二次查询的时候直接使用第一次查询的结果就是错误的!

此外,既然是缓存,那就有它缓存失效的时候。MySQL的缓存系统会监测涉及到的每张表,只要该表的结构或者数据被修改,如对该表使用了INSERTUPDATEDELETETRUNCATE TABLEALTER TABLEDROP TABLEDROP DATABASE语句,那使用该表的所有高速缓存查询都将变为无效并从高速缓存中删除!对于更新压力大的数据库来说,查询缓存的命中率会非常低。

总之,因为查询缓存往往弊大于利,查询缓存的失效非常频繁。

一般建议大家在静态表里使用查询缓存,什么叫静态表呢?就是一般我们极少更新的表。比如,一个系统配置表、字典表,这张表上的查询才适合使用查询缓存。好在MysQL也提供了这种”按需使用”的方式。你可以将my.cnf参数query_cache_type设置成DEMAND,代表当sql语句中有SQL_CACHE关键词时才缓存。比如:

# query_cache_type有3个值,0代表关闭查询缓存OFF,1代表开启ON,2(DEMAND)
query_cache_type=2

这样对于默认的SQL语句都不使用查询缓存。而对于你确定要是使用查询缓存的语句,可以用SQL_CACHE显示指定,像下面这个语句一样:

select SQL_CACHE * from test where ID=5;

查看当前mysql实例是否开启缓存机制

# mysql5.7中:
mysql> show global variables like "%query_cache_type%";

# mysql8.0中
mysql> show global variables like "%query_cache_type%";
Empty set (0.02 sec)

监控查询缓存的命中率:

show status like '%Qcache%';

运行结果解析:

Qcache_free_blocks :表示查询缓存中还有多少剩余的blocks,如果该值显示较大,则说明查询缓存中的内存碎片过多了,可能在一定的时间进行整理。

Qcache_free_memory :查询缓存的内存大小,通过这个参数可以很清晰的知道当前系统的查询内存是否够用,是多了,还是不够用,DBA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Qcache_hits :表示有多少次命中缓存。我们主要可以通过该值来验证我们的查询缓存的效果。数字越大,缓存效果越理想。

Qcache_inserts:表示多少次未命中然后插入,意思是新来的sQL请求在缓存中未找到,不得不执行查询处理执行查询处理后把结果insert到查询缓存中。这样的情况的次数越多,表示查询缓存应用到的比较少,效果也就理想。当然系统刚启动后,查询缓存是空的,这很正常。

Qcache_lowmem_prunes以上是关于MySQL高级篇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MySQL高级篇-慎用的触发器

MySQL高级篇-彻底掌握存储过程和函数

MySQL笔记高级篇

MySQL高级篇

「MySQL高级篇」MySQL索引原理,设计原则

程序猿必备技能之MySQL高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