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能帮助到你的2021年终总结
Posted leobert_lan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份能帮助到你的2021年终总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时间上看,这份总结太滞后了,都快过年了。一来是前阵子又忙又懒,不想再用晚上的时间。二来是我过去一直认为:“甩给陌生的读者一份个人年终总结是一个很怪异的行为”。
思来想去终于想开了,陌生人的年终总结无非是它山之石,用来借鉴、反思,看看是否可以攻玉,所以在 “面向领导”、"面向自我"的个人总结外,产生了这一篇面向读者的个人总结。
回顾2021,这3个方面可能会对读者产生启发:
- 个人知识输出
- 工作
- 生活
个人知识输出
抛开开源项目,在19年开始,我将一些自认为质量还不错的技术类文章投向了郭婶个人运营的公众号,收到的反馈效果还不错,所以19年下半年我决定梳理梳理自身掌握的知识,做一定的深挖之后在社区做知识输出,2020年开始增加输出,2021年对2020年的成果进行反思后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由于我的个性,这将是一件 纯粹且佛系 的事情,因为我不想被束缚,所以绝对不会向 “个人品牌” 方向去做,就是单纯地分享和交流。
还记得去年除夕的时候,我还在写着博客,鸿神联系到我,表示如果我的文章符合读者群体的话,会联系我转载到公众号,遗憾的是后来都没有刊载😂😂😂。
按:截至成稿时,已经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抛开所有的数值指标,谈一谈这件事情的收获。
既定的目标
本身的三个既定目标:
- 总结自己掌握的知识体系,在知识输出的准备过程中,尝试完成一次质变
- 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帮助
- 锻炼自己技术类文章方面的写作技巧
总结
目标一
没有达成,因为事情跑偏了,在去年发表的文章中,绝大多数都不是基础知识的总结。
目标二
目标达成
- “三思系列” 的剖析对部分读者起到了认知纠正、激发探索欲的效果;
- “好玩系列” 以及相关的开源项目、实践方案也对读者产生了帮助;
并且与不少读者进行了交流,其中有字节、快手等知名公司中的中台研发,也有未透露根脚但功力深厚的研发人员,
在交流的过程中,也提升了我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这是超出既定目标的。
目标三
达成60%
不可否认,编写技术类文章是存在技巧的,在面向 不同水平层次的读者受众
讲述 同样的技术点
时需要改变叙述方式和内容侧重点。
它不像写小说必须要拥有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得到提升。
鉴于公众号的读者基数和受众特性稳定,对比两年的读者互动情况:2020年的文章中,很多读者互动表示"看起来很厉害但是看不懂",而在2021年的文章中,这一现象逐步消失。
技巧性有提升。
并且自我意识到:这件事情锻炼了 “结构化思考、结构化输出” 能力,这一能力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非常重要!想要深入了解的读者可以选择阅读 《金字塔原理》这本书。
工作
读者朋友们可能要好奇了,怎么在工作方面写出面向读者的总结性内容呢?真的不是炫耀性质的水文吗?
可能有读者朋友还记得我在之前文章中提到过:“我今年跳槽了”, 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公司,而是从互联网行业跳到了医疗行业,与有荣焉的是在医疗的细分领域中是国内Top1。
想分享给各位读者朋友的有 三点 :
- 为什么 选择跳槽、我是 如何判断 应该跳槽的
- 准备过程中进入的 误区
- 关于职业生涯成长的一些建议
分享1 – 为什么选择跳槽、我是如何判断应该跳槽的
为什么选择跳槽、我是如何判断应该跳槽的?
Jack Ma
先生说过员工离职无非:钱少了
、心里委屈了
,然而这次跳槽的根本原因不是这两点,此时不得不提提老东家了。
老东家的几个标签:
- 创业阶段
- 资金流稳定且后劲足
- 摩托车论坛、车库工具、渠道等细分领域TOP1
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是有未来的公司,但在2020年我沉下心来做了一次分析,得出惊人的结论:“公司应当把我们这些技术向的员工逐步辞退!”
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公司经营等商业性活动,一切朝 利益
看齐,如何获得利益就是商业画布的核心。
笼统地来看提升利益有两种驱动模式:
- 技术驱动
- 市场驱动
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有别,往往只占其中一种。
如果是市场驱动的,那就惨了,往往意味着市场准入性低,护城河很浅,想要成功有两个要素:底蕴和时间优势。
底蕴:拥有更多的资源,打赢消耗;能够承受更大的损失,把对手带到沟里
时间优势:跑在前面,乘早脱离对手攻击范围
不便过多透露老东家的信息,读者朋友们自行意会 。
不巧的是,老东家恰好是依靠市场驱动的,一切迎合市场,这意味着技术创新等方式无法给公司业绩带来质变,
对于技术向员工而言,和公司在价值观导向认同上必然存在偏差 。
从公司长远看,应该壮士断腕!从员工角度看应该避免沉没成本!
分享2 – 准备过程中进入的误区
准备过程中进入的误区
面经之坑
因为曾经收到过来自一线大厂的朋友的邀请,所以准备过程中对算法、基础知识等内容进行了深挖,不可避免的就掉入了"面经"的坑,越刷越焦虑!
非常感谢 刘洋巴金的这篇文章 , 旁观者清,当自己很重视一件事时,容易陷入其中,往往会迷途而不自知。
刷面经有没有用?当然有用!但是它应当作为一面镜子,对自己进行检查,而不是作为灯塔,用来导航。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
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应当有:
- 清晰的头脑
- 缜密的思维
- 敏锐的直觉
- 专业的知识
- 全面的认知
- 自信、自信、自信
疯狂地刷面经可以让你至少损失其中的4样!
对目标公司的认知差异之坑
作为 “外部人士” ,了解一个公司的渠道是很少的,这就 很难做到深入了解!
而面试的准备工作,除了知识准备,还有目标准备和状态准备,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具体地说,我们需要挑选好目标行业&目标公司,然后分好类别和369等, 那么势必有一些公司是拿来练状态的(其中不乏好公司),一些作为重点目标。
这一部分我相信大多数读者都有自己的心得,我想分享的一点是:
“无论你在前期怎么努力的去了解一家公司,都很难达到一个深刻且准确的程度”。
对于绝大多数读者而言,我这次跳槽的面试之旅都可以称得上:“草率”、“大胆”。毕竟我只面了两场!
其实更新完简历后,我便在收集信息,挑选练手目标,虽然 “练手” 这件事情 略显不地道 , 但我还是有信心让对方也有所收获的。让我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有一家做视频会议的公司,我已经将其作为重点目标,对他们的业务、技术栈也做了很多功课,甚至我已经和小伙伴了解过情况,待我找一下状态之后帮我内推
然而在我刚开始接一些猎头KPI式的职位推荐时,这家公司的HR就联系了我,直接邀约面试,这就把计划打乱了。
做了尽可能充分的准备后去进行了面试,但是很遗憾,面试过程令我 很不愉悦 :
- 一方面HR表示了:技术面试官看完简历后对我有很大兴趣;一方面让我感觉到两位面试官对简历内容的理解其实很浅,并且 没有为面试题做精心准备。
- 作为一个细分领域的公司,面试过程完全规避了音视频领域和网络领域,在我看来非常的 不专业且不敬业 。毕竟不是多领域业务的公司的常规性人才储备面试。这样面试完全不能保障招聘来的人员能够在短期内成为核心战力!
- 居然试图在面试期间利用简历内容 “设计” 巧妙的问题。
坦诚地讲,面试后半程已经让我感受到煎熬了,在准备阶段,我对该公司以及自身已经做了 尝试性的
, 较充足的
SWOT分析,然而实质情况和外界收集的信息大相径庭。
如果从核心岗位选出的面试官都做得很糟糕,那么便无法令人相信支撑其他工作的底层逻辑合理,无法令人相信团队综合能力能够支撑公司的愿景
而比较幸运的是,第二位联系我的猎头就很 专业 ,分享了他在HR的角度对于公司和HC的看法(优劣、发展空间、匹配性),在我接受邀约后,为公司提供了 HR专业性的
人才分析评估,面试过程中我眼尖瞄到了大致内容😂
技术面的面试官也很 实在 :
- 他选取了我简历中的部分内容与我进行了探讨,互动性的探讨,甚至针对探讨的中间结果设计了一些场景继续展开讨论。
- 也选取了公司业务领域中的一些问题和我探讨,注意:这不是那种拿面试套方案的做法,因为面试官也分享了他的见解,明显有项目支撑,基于实操的分析要比我基于理论和业务共性的分析深刻、全面。
说来惭愧,大学时我帮不少同学做过考前冲刺资料,其实就是自己押题,一直保持了这个习惯,这次面试大约压中了8成内容。这也侧面说明面试官的逻辑和我类似,才有这么高的命中。
二面也是实打实的探讨价值观认同、职业发展规划,面试官的职业经历比我多了有十年,提出的看法也很有深度、对我有很多启发。
虽然是医疗行业的软件开发,相比于互联网行业已经算跨了半个行业,但:
- 面试的体验感、
- 对方的认可、
- 公司在脑深部电刺激疗法(DBS)治疗帕金森的专业性、
- 我的大学专业属于医学、信息学、软件工程交叉领域,归属感
都让我产生了期待。并且在收到了Offer后,我推掉了其他的面试邀约,我相信在苏州,还存在公司会让我心仪,但基于当时的状态,也只有 “巨硬” 才比他更有分量了。
抱歉,没有压制住自己的分享欲,和各位读者朋友分享了太多的个人面试过程。
真正想要分享的就一句话:
“职业生涯中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大事,一定要看仔细、想清楚!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并且留下多处验证环节”,否则踏错一步都会让自己很难受。
分享3 – 职业生涯的一些建议
职业生涯的一些建议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应当自己牢牢把握,我且言之,诸位若认为有理有帮助便信之。
以前听过郭德纲的一句话:“一个人,30岁之前不狂也就那样了,30岁之后还狂,那也就那样了”,这句话颇有点打机锋的味道。
三十岁之前,拼的是冲劲,没冲劲很难成长,也不会有老板愿意赏饭给你吃,没有拼搏进取的精神,技术也不到家,你的剥削空间太有限。
三十岁之后,拼的是弱点。论语为政中说:“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能在前一阶段胜出,立住了的人,都有长处,想要在这部分人中胜出,靠的是立的稳,那就要弱点更少!
用5-8年时间,专业知识应该打磨到位了,不到位就要被淘汰了!想要再往深处走,需要有机会,想要争到机会,往往不是靠技术强点,而是更少的弱点,例如:
- 对陌生事物的认知能力差,方法不科学
- 看问题不全面,浮躁
- 无知自傲,刚愎自用
- 不善人际,无法借力
这些方面并不一定要多强 (毕竟都需要时间去打磨),只要不差又比别人强,就容易获得机会。
在和一位HR朋友聊天时,她提到一句话:“三十多岁的人,如果靠技术能力和二十多岁的人抢饭碗,多数是要被淘汰了”。
观察自己竞争力的方式很简单,看看你的竞争对手,如果自己拥有年纪方面的优势,说明竞争力挺强;如果是同年龄段的人竞争,说明没掉队;和低年龄段的人竞争,说明你跟不上节奏了。
无论是想走技术线还是想走管理线,在基础能力达标后,都需要开始针对性的消除自己的弱势,这样就容易获得机会,得到机会之时就如同当初入行时,要开始针对性的积累优势了。
言至此处,相信读者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了。
我给出的建议是:想清楚,做好计划,确定好回顾和校验方式,实行,定期回顾并迭代这个过程。
生活
我一直是一个比较偏执的人,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将我的时间给到了 “工作” 和 “能力提升”,我相信很多读者朋友也是如此,干这行多多少少都需要有兴趣支撑。
但是注意,这样会让你被一叶障目的!脱离生活,将失去人际能力,将失去观察能力,将忽视他人的需求,将消耗自己的兴趣!
2020年10月的时候,我想买本《本草纲目》看的玩玩,顺带凑了点书,例如:《管子》、《墨子》、《老子》、《列子》等,一读读了个念头通达,很多问题茅塞顿开!
回顾自身后决定做出一些改变,尝试之后发现获益良多!当然,我不鼓吹各位去购买这些书,阅读这些书对于我而言只是一个 契机 ,让我意识到了:自身的弱点还很多,要像经营国家一样按照科学的方法针对性的改进;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还很粗糙,需要雕琢世界观等等。
红楼梦中有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让自己的生活丰富一点,不要只有工作。把自己融入丰富的生活中,去思考去尝试去改进,不经意间的一个转身,会发现处理工作也游刃有余了。
2021年在生活中多了读书、娱乐、陪伴和倾听,努力让自己的心慢下来,获益匪浅。
作者按
这篇总结,从决定写、回顾自身、甄选要点、起草纲要、开始编写、多次修改,历经两个月终于完稿。
2022年的个人计划也已经做好,各位读者会接触到的主要还是开源项目和博客,关于博客内容,今年会集中在:
- 基础梳理:
多线程基础和JUC的部分
- 编程方面的个人理解
今天是除夕,先祝各位新年快乐!
以上是关于一份能帮助到你的2021年终总结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