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门编程语言Rust 语言程序设计极简教程

Posted 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天一门编程语言Rust 语言程序设计极简教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章目录

Rust 语言程序设计极简教程

用 markdown 格式输出答案。 不少于3000字。细分到2级目录。

介绍

Rust 是一种系统编程语言,由 Mozilla Foundation 开发,旨在提高软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移植性。它是一种垃圾回收语言,但拥有像 C/C++ 那样的运行速度。Rust 同时支持多种编程范式,比如函数式编程、面向对象编程、泛型编程等,而且它还拥有着丰富的标准库,可以提供大量的功能。

Rust 的特性有:安全性、性能、可移植性和灵活性。Rust 的安全性源自它强大的类型系统,它可以让你编写更可靠、安全的代码,而不会像 C/C++ 那样更容易出错。Rust 的性能比其他高级语言更好,因为它会生成机器码,而不是字节码。Rust 的可移植性也比其他语言更好,可以在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上运行,而且对各种平台都有很好的支持。Rust 的灵活性也很强,它可以让你做出你想要的任何功能,而不会被语言本身的限制所束缚。

总而言之,Rust 是一种很棒的系统编程语言,它的特性使得它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语言。

安装 Rust

要开始学习 Rust,首先就需要安装 Rust。

Rust 的安装过程非常简单。只需要下载安装程序,运行它,然后一路点击“下一步”就可以完成安装了。

你也可以使用官方提供的脚本来安装,脚本会自动检测你的操作系统,然后安装最新版本的 Rust:

# Linux
curl https://sh.rustup.rs -sSf | sh

# MacOS
curl https://sh.rustup.rs -sSf | sh -s -- --default-toolchain stable -y

# Windows
.\\rustup-init.exe

安装完成后,你可以通过运行 rustc --version 来检查你的 Rust 版本:

rustc 1.43.0 (2aa4c46cf 2019-11-28)

Hello, World

现在你已经安装完 Rust,接下来就可以开始你的 Rust 学习之旅了!我们从最基本的“Hello, World”开始:

fn main() 
    println!("Hello, World!");

这段代码很简单,它会打印出“Hello, World!”字符串。

首先,我们声明了一个 main 函数,这个函数是程序的入口,程序从这里开始执行。然后,我们使用 println! 宏来打印出“Hello, World!”字符串。

要运行这段代码,首先需要将它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rustc main.rs

编译完成后,我们就可以执行 main 这个可执行文件:

./main
Hello, World!

基础语法

在了解 Rust 的基础语法之前,首先要熟悉 Rust 的语法结构:

fn main() 
    // 代码

Rust 程序的最基本结构就是上面这样,也就是程序从 main 函数开始,然后执行 main 函数中的代码。

变量及数据类型

Rust 支持多种数据类型,比如整型、浮点型、字符串型等。要声明一个变量,只需要使用 let 关键字:

let x = 5; // x 是一个整型
let y = 1.0; // y 是一个浮点型
let s = "Hello"; // s 是一个字符串

要注意的是,Rust 中的变量是不可变的,也就是说,一旦声明了一个变量,它的值就不可以改变:

let x = 5;
x = 10; // 错误!x 是不可变的

如果要声明一个可变的变量,可以使用 mut 关键字:

let mut x = 5;
x = 10; // 正确!x 是可变的

控制结构

Rust 支持多种控制结构,比如 ifwhilefor 等。

if 语句

if 语句用于判断一个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执行 if 语句块中的代码:

let x = 5;

if x < 10 
    println!("x is less than 10");

上面的代码会判断 x 是否小于 10,如果小于 10,则会打印出“x is less than 10”字符串。

while 语句

while 语句用于重复执行一段代码,直到某个条件不满足:

let mut x = 5;

while x > 0 
    println!("x is ", x);
    x -= 1;

上面的代码会不断打印出 x 的值,直到 x 的值小于等于 0 为止。

for 语句

for 语句用于遍历一个集合:

let arr = [1, 2, 3, 4, 5];

for x in arr.iter() 
    println!("x is ", x);

上面的代码会依次打印出 arr 中的每一个元素。

函数

函数是一段可以重用的代码块,它可以接受参数,并返回结果:

fn add(x: i32, y: i32) -> i32 
    x + y


let result = add(1, 2);
println!("1 + 2 = ", result); // 1 + 2 = 3

上面的代码定义了一个 add 函数,它接受两个 i32 类型的参数,并返回一个 i32 类型的结果。

泛型

泛型是指在编译时,为类型变量指定类型参数,而不是在运行时指定参数。它允许程序员在不重复编写代码的情况下处理多种类型的数据。它是Rust语言的一种重要特性,可以帮助程序员更好地管理复杂的类型系统,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泛型的语法

Rust使用angle brackets(尖括号)<>来指定泛型参数,泛型参数可以是任意类型,可以是结构体、枚举、函数或者模块等类型。

比如:

fn foo<T>(x: T) 
    // ...

上面的代码表示定义了一个泛型函数foo,接受一个类型参数T。

另外,Rust还允许在定义泛型时,指定类型参数的限制,比如类型参数必须实现某一个特定的trait:

fn foo<T: Display>(x: T) 
    // ...

泛型的应用

泛型的使用可以让程序更加函数化,可以取代类型转换,减少代码重复。

比如,一个简单的函数,接受一个参数,并返回此参数的类型:

fn foo(x: i32) -> i32 
    x

如果需要支持多种类型,比如f32、u32等,就需要多次重复编写相同的代码:

fn foo_i32(x: i32) -> i32 
    x


fn foo_f32(x: f32) -> f32 
    x


fn foo_u32(x: u32) -> u32 
    x

而使用泛型,就可以用一次代码就支持多种类型:

fn foo<T>(x: T) -> T 
    x

这样,当调用foo函数时,只需指定参数的类型即可:

let a = foo::<i32>(1);
let b = foo::<f32>(2.0);
let c = foo::<u32>(3);

另外,使用泛型,还可以将程序的逻辑和类型分离,比如实现一个函数来求数组的最大值:

fn max<T: PartialOrd>(arr: &[T]) -> &T 
    let mut max = &arr[0];
    for x in &arr[1..] 
        if x > max 
            max = x;
        
    
    max

上面的代码可以支持任意类型的数组,只要满足PartialOrd trait即可,比如可以支持i32类型的数组:

let arr = [1, 3, 5, 7];
let max = max(&arr);
assert_eq!(max, &7);

也可以支持字符串类型的数组:

let arr = ["foo", "bar", "baz"];
let max = max(&arr);
assert_eq!(max, &"foo");

Trait

Trait是Rust语言中的一种重要概念,类似于其他语言中的接口,可以用来表示某一类型具有的能力。它可以提供公共的行为,比如定义函数,定义类型限制等。

Trait的定义

Trait是Rust语言中的一种重要概念,类似于其他语言中的接口,可以用来表示某一类型具有的能力。它可以提供公共的行为,比如定义函数,定义类型限制等。

Trait的定义使用trait关键字:

trait Foo 
    // trait定义

例如,定义一个trait,用来定义可以被转换为字符串的类型:

trait ToString 
    fn to_string(&self) -> String;

Trait的实现

Trait可以用来实现多态。比如,定义一个函数,接受一个参数,并将其转换为字符串:

fn to_string<T: ToString>(x: T) -> String 
    x.to_string()

使用这个函数,就可以将任意实现了ToString trait的类型转换为字符串:

let a = 1;
let a_str = to_string(a);
assert_eq!(a_str, "1");

let b = "foo";
let b_str = to_string(b);
assert_eq!(b_str, "foo");

Trait的继承

Trait也可以继承,比如定义一个新的trait,继承ToString trait:

trait ToStringPlus: ToString 
    fn to_string_plus(&self) -> String;

这样,实现ToStringPlus trait的类型,就可以使用ToString trait定义的方法:

impl ToStringPlus for i32 
    fn to_string_plus(&self) -> String 
        format!(" plus", self.to_string())
    


let a = 1;
let a_str = a.to_string_plus();
assert_eq!(a_str, "1 plus");

模式匹配

模式匹配是一种灵活的代码组织手段,可以用来实现条件分支、枚举类型的判断等功能。它是Rust语言的一种重要特性,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减少重复的代码。

模式匹配的语法

模式匹配使用match关键字来实现:

match x 
    // 一些模式 => 表达式
    // ...

其中,x是一个表达式,用来匹配模式;模式是一种特定结构,用来匹配x的值;表达式是每个模式匹配成功后执行的动作。

比如,可以使用模式匹配来判断某个变量是否是某个值:

let x = 1;

match x 
    1 => println!("x is 1"),
    _ => println!("x is not 1"),

上面的代码中,x是一个表达式,用来匹配模式;1是一个模式,表示x的值必须是1;println!(“x is 1”)是模式匹配成功后执行的动作。

模式匹配的特性

模式匹配有一些特殊的特性,比如可以使用枚举类型的模式判断:

enum Color 
    Red,
    Green,
    Blue,


let color = Color::Red;

match color 
    Color::Red => println!("color is Red"),
    Color::Green => println!("color is Green"),
    Color::Blue => println!("color is Blue"),

上面的代码中,模式Color::Red表示匹配Color枚举类型的Red值。

另外,模式匹配还支持多种结构,比如可以使用元组的模式判断:

let point = (1, 2);

match point 
    (0, 0) => println!("point is at origin"),
    (x, 0) => println!("point is on x-axis, x = ", x),
    (0, y) => println!("point is on y-axis, y = ", y),
    (x, y) => println!("point is at (, )", x, y),

上面的代码中,模式(x, 0)表示匹配一个元组,其第一个元素是任意值,第二个元素是0。

Rust 语言模块和结构体

Rust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现代编程语言,在许多领域,特别是系统级编程,它都表现出色。在 Rust 中,结构体是一种用来描述数据的重要工具,它可以让你将相关数据分组,并执行复杂的操作。

什么是结构体

结构体是 Rust 中的一种数据类型,它可以用来描述一组相关的数据项,每一项数据都有一个名字和类型。它可以用来描述一组具有相同属性的对象,比如学生、商品或者人类。

结构体的定义如下:

struct Name 
    // 成员变量

结构体可以定义成员变量,比如:

struct Student 
    name: String,
    age: u8,
    grade: u8,

这里定义了一个名为 Student 的结构体,它有三个成员变量:name、age 和 grade。

实例化结构体

在 Rust 中,你可以用定义的结构体来创建实例,比如:

let student1 = Student 
    name: String::from("John"),
    age: 20,
    grade: 90,
;

let student2 = Student 
    name: String::from("Jack"),
    age: 18,
    grade: 80,
;

这里我们创建了两个结构体实例,分别命名为 student1 和 student2。

结构体的方法

结构体也可以定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对结构体的成员变量进行操作,比如:

impl Student 
    fn set_grade(&mut self, grade: u8) 
        self.grade = grade;
    

这里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 set_grade 的方法,它接受一个 u8 类型的参数,并将它设置为结构体中 grade 的值。

结构体的模式匹配

结构体也可以用于模式匹配,比如:

let grade = match student1 
    Student  grade, ..  => grade,
;

这里我们使用模式匹配来提取 student1 结构体中的 grade 变量。

结构体的作用

结构体在 Rust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你将相关的数据分组,并执行复杂的操作。它可以用来描述一组具有相同属性的对象,并可以定义方法对其进行操作,还可以用于模式匹配。

Rust 语言智能指针

一、Rust 中什么是智能指针

Rust 中智能指针是一种引用类型,它具有智能的引用计数和清理资源的能力。Rust 智能指针不仅可以指向堆内存中的内存块,而且还可以指向栈中的内存块,这种智能指针在使用时不需要手动释放内存,而是在智能指针离开作用域时,自动释放对应的内存块,从而避免了内存泄漏的问题。

Rust 智能指针的特点是:

  1. Rust 智能指针拥有和引用一样的语义,因此可以直接将智能指针传递给函数作为参数。
  2. Rust 智能指针在使用时可以自动处理内存的释放,而不需要手动释放。
  3. Rust 智能指针可以用于指向堆内存中的内存块,也可以用于指向栈中的内存块。

二、Rust 中智能指针的种类

Rust 中智能指针的种类有:

1. Rc

Rc<T>(可以称为"引用计数智能指针")是一种不可变智能指针,可以允许多个所有者拥有同一块内存空间,它的特点是:

  • 可以允许多个所有者拥有同一块内存空间,但不能改变内存中的值。
  • 在智能指针离开作用域时,自动释放内存,从而避免了内存泄漏的问题。

2. RefCell

RefCell<T>(可以称为"可变智能指针")是一种可变智能指针,可以向多个所有者提供可变的内存空间,它的特点是:

  • 可以允许多个所有者拥有同一块内存空间,并可以改变内存中的值。
  • 在智能指针离开作用域时,自动释放内存,从而避免了内存泄漏的问题。

3. Box

Box<T>(可以称为"普通智能指针")是一种普通的智能指针,可以指向堆内存中的内存块,它的特点是:

  • 可以指向堆内存中的内存块,但不能指向栈中的内存块。
  • 在智能指针离开作用域时,自动释放内存,从而避免了内存泄漏的问题。

三、Rust 智能指针的使用

1. Rc 的使用

Rc<T> 是 Rust 中不可变智能指针,可以允许多个所有者拥有同一块内存空间,它的使用方法如下:

use std::rc::Rc;

fn main() 
    let s1 = String::from("s1");
    let s2 = Rc::new(s1);
    println!("s2 is ", s2);

以上代码中,Rc::new() 函数用于创建一个 Rc<T> 智能指针,它接受一个参数,这个参数是一个可以被包装的类型,并返回一个 Rc<T> 类型的智能指针。

2. RefCell 的使用

RefCell<T> 是 Rust 中可变智能指针,可以向多个所有者提供可变的内存空间,它的使用方法如下:

use std::cell::RefCell;

fn main() 
    let s1 = String::from("s1");
    let s2 = RefCell::new(s1);
    println!("s2 is ", s2);

以上代码中,RefCell::new() 函数用于创建一个 RefCell<T> 智能指针,它接受一个参数,这个参数是一个可以被包装的类型,并返回一个 RefCell<T> 类型的智能指针。

3. Box 的使用

Box<T> 是 Rust 中普通的智能指针,可以指向堆内存中的内存块,它的使用方法如下:

use std::boxed::Box;

fn main() 
    let s1 = String::from("s1");
    let s2 = Box::new(s1);
    println!("s2 is ", s2);

以上代码中,Box::new() 函数用于创建一个 Box<T> 智能指针,它接受一个参数,这个参数是一个可以被包装的类型,并返回一个 Box<T> 类型的智能指针。

四、Rust 智能指针的优缺点

优点

  1. Rust 智能指针可以自动处理内存的释放,而不需要手动释放,从而避免了内存泄漏的问题。
  2. Rust 智能指针可以用于指向堆内存中的内存块,也可以用于指向栈中的内存块,因此可以提高程序运行效率。
  3. Rust 智能指针具有智能的引用计数和清理资源的能力,可以有效管理内存资源。

缺点

  1. Rust 智能指针使用不当会导致循环引用的问题,从而造成内存泄漏。
  2. Rust 智能指针的使用可能会影响编译器的性能,从而影响程序的运行效率。

Rust 语言异步编程代码实例

Rust 是一种现代编程语言,具有高效的内存安全性以及几乎不会出现空指针问题的安全性,以及其他诸多优点,使它成为一种强大而先进的语言。此外,Rust 语言还支持使用异步 API,使编写异步程序变得更容易。

什么是异步编程

异步编程是一种编程模式,它使程序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执行不同的任务,而不用等待前一个任务完成。这样可以提高程序的性能,因为它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处理多个任务。

Rust 的异步编程实现

Rust 语言支持一种叫做“Future”的异步编程模式,可以让我们在不阻塞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异步地执行任务。我们可以使用 Rust 的 Future API 来实现异步编程,它提供了一种高效和可靠的方式来编写异步代码。

使用 Future API 的示例

下面是一个使用 Rust 的 Future API 来实现异步编程的示例:

use std::future::Future;

fn run_async<F>(f: F)
where
    F: Future<Output = ()> + 'static,

    // 创建一个新的线程来运行 Future
    std::thread::spawn(|| f.await);


fn main() 
    let future = async 
        // 这里是异步任务的代码
    ;

    run_async(future);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使用 run_async 函数来异步地运行 future 变量,该变量包含一个异步任务的代码。我们还可以将 run_async 函数用于任何其他的异步任务,它可以让我们轻松地在多个线程上运行多个异步任务。

使用 async/await 语法

Rust 还支持 async/await 语法,可以让编写异步程序变得更加简单。下面是一个使用 async/await 语法实现的异步示例:

async fn run_async() 
    // 这里是异步任务的代码


fn main() 
    let future = run_async();
    tokio::spawn(future);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使用 run_async 函数异步地运行 future 变量,它包含一个异步任务的代码。我们还可以使用 tokio::spawn 来轻松地运行多个异步任务。

小结

Rust 语言支持使用 Future API 和 async/await 语法来实现异步编程,可以让我们在不阻塞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异步地执行任务。这样可以提高程序的性能,因为它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处理多个任务。

Rust 语言实现斐波那契数列代码实例:循环与递归

1. 什么是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34、……

在数学上,斐波纳契数列以如下被以递推的方法定义:

F(1)=1,F(2)=1, F(n)=F(n-1)+F(n-2)(n>=3,n∈N*)

2. Rust 语言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循环方法

Rust 语言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循环方法主要采用for循环的方式,具体实现如下:

fn fibonacci_loop(n: u32) -> u32 
    let mut a = 0;
    let mut b = 1;
    for _ in 0..n 
        let new_b = a + b;
        a = b;
        b = new_b;
    
    a

上述代码中,for循环采用了n次迭代,每次迭代中,我们都会计算出斐波那契数列中的下一个数,并将其赋值给变量b,最终得到的变量a即为所求的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

3. Rust 语言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方法

Rust 语言实现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方法需要先定义一个函数,其功能是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每一项,并以此作为基础递归实现斐波那契数列。具体代码如下:

fn fibonacci_rec(n: u32) -> u32 
    if n == 0 
        return 0;
    
    if n == 1 
        return 1;
    
    fibonacci_rec(n-1) + fibonacci_rec(n-2)

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函数,其功能是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每一项,并以此作为基础递归实现斐波那契数列。在实现递归调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用到递归的函数必须要有终止条件,也就是上述代码中的if n == 0和if n == 1这两个语句,这两个语句的作用是作为终止条件,当求解到n=0或n=1时,就不再进行递归调用,而是直接返回结果。最终得到的函数返回值即为所求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

以上是关于一天一门编程语言Rust 语言程序设计极简教程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一天一门编程语言Go 语言程序设计极简教程

一天一门编程语言Matlab 语言程序设计极简教程

一天一门编程语言R 语言程序设计极简教程

一天一门编程语言JavaScript 语言程序设计极简教程

一天一门编程语言Lisp 语言程序设计极简教程

一天一门编程语言Python 语言程序设计极简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