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梯度下降算法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随机梯度下降算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技术A

以线性回归为例:
预测函数为:

代价函数:

重复:
  

当数据量过大时,梯度下降的算法会变得很慢,因为要对所有的数据进行求和。因为每次重复梯度下降都是所有数据全部求和,所以梯度下降算法又称之为 批量梯度下降(Batch Gradient Descent)

随机梯度下降在每一次迭代中,不用考虑全部的样本,只需要考虑一个训练样本。

针对一个样本,它的代价函数:

而针对所有样本的代价函数可以看作是对每个样本代价函数的平均:

随机梯度下降算法如下:
第一步,先随机打乱训练集样本。
第二步,进行梯度下降:
重复
  循环所有样本 for i=1,2,3,...,m
    
  

一开始随机打乱数据是为了对样本集的访问是随机的,会让梯度下降的速度快一点。

该算法一次训练一个样本,对它的代价函数进行一小步梯度下降,修改参数 ,使得它对该样本的拟合会好一点;然后再对下一个样本进行运算,直到扫描完所有的训练样本,最后外部在迭代这个过程。

跟批量梯度下降算法不同的是,随机梯度下降不需要等到所有样本求和来得到梯度项,而是在对每个样本就可以求出梯度项,在对每个样本扫描的过程中就已经在优化参数了。

在梯度下降过程中,批量梯度下降的过程趋向于一条直线,直接收敛到全局最小值;而随机梯度下降不太可能收敛到全局最小值,而是随机地在其周围震荡,但通常会很接近最小值。

随机梯度下降通常需要经过1-10次外部循环才能接近全局最小值。

在批量梯度下降中,要判断是否收敛,需要在每一次迭代算法后计算 的值,根据值的变化来判断收敛。
在执行随机梯度下降时,不需要计算所有的样本的代价函数,只用在对某个样本进行梯度下降前计算该样本的代价函数 ,为了判断是否收敛,可以计算多次迭代后 的平均值,例如1000次迭代,在每次更新 前,计算最后1000次的的cost的平均值。

选择每隔多少次计算成本函数对梯度下降的过程也有影响:

上图中蓝色曲线是每1000次迭代,红色的是每隔5000次迭代。
因为随机梯度下降时会出现震荡,当迭代次数少时发现下降的曲线起伏很多,而迭代次数变大时,曲线就会变得平滑许多。缺点是每隔5000个计算,会增加计算成本。

增加迭代次数可以判断算法是否正确:

上图蓝色的是1000个迭代次数,通过这条曲线,不能很好的判断成本函数是否在下降,这时就需要添加迭代次数,当增加到5000次,则可以通过平滑的曲线判断,当下滑曲线是红色的时,说明算法是有效的,代价函数值在下降;当是紫色的曲线时,可以看到是一个平坦的线,这时判断算法可能出现问题了。

在随机梯度下降中,学习率 也会影响算法,当学习率减小时,下降曲线的震荡就会变小,而且会收敛到一个更好的解:

当看到曲线是上升的时候,可以尝试减小学习率看看效果。

在随机梯度下降中,如果想要收敛到全剧最小值,需要随着时间的变化减小学习率 的值:

学习率等于一个常数除以迭代次数加另一个常数,随着迭代次数增大,学习率会减小;但这会造成常数1和常数2的选择问题。

以上是关于随机梯度下降算法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为啥随机梯度下降方法能够收敛?

为啥随机梯度下降方法能够收敛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梯度下降算法和随机梯度下降算法

机器学习算法(优化)之一:梯度下降算法随机梯度下降(应用于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等等)

如何在tensorflow中实现多元线性随机梯度下降算法?

梯度下降法介绍-黑马程序员机器学习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