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使用redis
Posted 邓维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java中使用redis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java中使用redis
java-redis客户端
http://www.redis.cn/clients.html#java
常用的redis 客户端操作工具:
Jedis api 在线网址:http://tool.oschina.net/uploads/apidocs/redis/clients/jedis/Jedis.html
redisson 官网地址:https://redisson.org/
redisson git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redisson/redisson
lettuce 官网地址:https://lettuce.io/
lettuce git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lettuce-io/lettuce-core
redis命令行文档:
概念:
Jedis:是Redis的Java实现客户端,提供了比较全面的Redis命令的支持,
Redisson:实现了分布式和可扩展的Java数据结构。
Lettuce:高级Redis客户端,用于线程安全同步,异步和响应使用,支持集群,Sentinel,管道和编码器。
优缺点:
Jedis:比较全面的提供了Redis的操作特性,使用阻塞的I/O,且其方法调用都是同步的。程序流需要等到sockets处理完I/O才能执行,不支持异步。Jedis客户端实例不是线程安全的,所以需要通过连接池来使用Jedis。
Redisson:促使使用者对Redis的关注分离,提供很多分布式相关操作服务,例如,分布式锁,分布式集合,可通过Redis支持延迟队列。基于Netty框架的事件驱动的通信层,其方法调用是异步的。Redisson的API是线程安全的,所以可以操作单个Redisson连接来完成各种操作。Redisson 对字符串的操作支持比较差。
Lettuce:主要在一些分布式缓存框架上使用比较多。基于Netty框架的事件驱动的通信层,其方法调用是异步的。Lettuce的API是线程安全的,所以可以操作单个Lettuce连接来完成各种操作
4. 使用建议
结论:lettuce + Redisson
Jedis 和 lettuce 是比较纯粹的 Redis 客户端,几乎没提供什么高级功能。Jedis 的性能比较差,所以如果你不需要使用 Redis 的高级功能的话,优先推荐使用 lettuce。
Redisson 的优势是提供了很多开箱即用的 Redis 高级功能,如果你的应用中需要使用到 Redis 的高级功能,建议使用 Redisson。具体 Redisson 的高级功能可以参考:https://redisson.org/
下面我们使用SpringData提供的Spring-data-redis与SpringBoot项目实现完美的整合
SpringData官网:https://docs.spring.io/spring-data/redis/docs/2.4.3/reference/html/#reference
整合:
1 maven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data-redis</artifactId>
<!--<version>2.1.4.RELEASE</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apache.commons</groupId>
<artifactId>commons-pool2</artifactId>
</dependency>
<!-- fastjson -->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groupId>
<artifactId>fastjson</artifactId>
<version>1.2.68</version>
</dependency>
2、yml:
spring:
redis:
# Redis数据库索引(默认为0)
database: 0
# Redis服务器地址
host: 192.168.252.128
# Redis服务器连接端口
port: 6379
# Redis服务器连接密码(默认为空)
password: 123456
# 连接超时时间(毫秒)默认是2000ms
timeout: 5000ms
# 连接器客户端配置
lettuce:
pool:
# 连接池最大连接数(使用负值表示没有限制)
max-active: 200
# 连接池中的最大空闲连接
max-idle: 20
# 连接池中的最小空闲连接
min-idle: 0
# 连接池最大阻塞等待时间(使用负值表示没有限制)
max-wait: -1ms
# 集群模式的redis配置
# cluster:
# max-redirects: 3
# nodes: 192.168.0.201:7001,192.168.0.201:7002,192.168.0.201:7003,192.168.0.201:7004,192.168.0.201:7005,192.168.0.201:7006
# 主从模式的redis配置
# sentinel:
# #哨兵监听的 master名称
# master: mymaster
# # 哨兵地址列表,多个以,分割
# nodes: 192.168.0.201:7001,192.168.0.201:7002
# password: 123456
配置RestTemplate 的序列化方式,默认使用jdk提供的序列化方式,不可读,配置自己的序列化方式 :
@Configuration
@EnableCaching //支持缓存注解
public class MyRedisConfig extends CachingConfigurerSupport {
@Bean
public RedisTemplate<String, Object> redisTemplate(LettuceConnectionFactory redisConnectionFactory) {
RedisTemplate<String, Object> redisTemplate = new RedisTemplate<>();
redisTemplate.setKeySerializer(new StringRedisSerializer()); // key序列化
redisTemplate.setValueSerializer(new FastJsonRedisSerializer<>(Object.class)); // value序列化
redisTemplate.setHashKeySerializer(new StringRedisSerializer()); // Hash key序列化
redisTemplate.setHashValueSerializer(new StringRedisSerializer()); // Hash value序列化
redisTemplate.setConnectionFactory(redisConnectionFactory);
return redisTemplate;
}
}
RedisTemplate操作Redis Api 请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dw3306/p/12840012.html
springboot + spring cache + redis 实现缓存
spring cache 是spring3版本之后引入的一项技术,可以简化对于缓存层的操作,spring cache与springcloud stream类似,都是基于抽象层,可以任意切换其实现。其核心是CacheManager
、Cache
这两个接口,所有由spring整合的cache都要实现这两个接口、Redis的实现类则是 RedisCache
和 RedisManager。
1. 首先认识几个用到的名称及注解
@EnableCaching | 开启基于注解的缓存,写在启动类上,这个注解会被spring发现,并且会创建一个切面(aspect) 并触发Spring缓存注解的切点(pointcut) 。 根据所使用的注解以及缓存的状态, 这个切面会从缓存中获取数据, 将数据添加到缓存之中或者从缓存中移除某个值。 |
@Cacheable | 标注在方法上,如果该方法结果存在缓存则使用缓存,否则执行方法并将结果缓存 |
@CacheEvict | 清除缓存 |
@CachePut | 不管有没有缓存都要执行方法,且把结果缓存,如果存在缓存就更新 |
Cache | 缓存接口,定义缓存操作 |
CacheManager | 缓存管理器,管理各种缓存组件 |
keyGenerator | 缓存数据时key的生成策略 |
serialize | 缓存数据时,value的序列化策略 |
当然,缓存管理器除了RedisCacheManager还有一些其他的。例如
- SimpleCacheManager
- NoOpCacheManager
- ConcurrentMapCacheManager
- CompositeCacheManager
- EhCacheCacheManager
默认缓存管理器:ConcurrentMapCacheManager,这个简单的缓存管理器使用java.util.concurrent.ConcurrentHashMap作为其缓存存储
@Cacheable属性讲解
@Cacheable 是一个既可以应用于方法级别,也可用于类级别的注解。自spring3.1开始就通过它实现了缓存管理。
@Cacheable
能干什么?为了通俗易懂的理解,举个栗子:一个方法,
getBooksByUsernameAndLanguage(String username, int language)
,显然,是一个获取数据库里所有我的英文书对象的方法,返回应该是一个列表。如果这个函数的返回值很大,而且会在页面上被经常调用,那么每一次调用都要重新连接数据库并返回一个数据量庞大的list,可能页面响应和资源占用会比较大。而我们希望的是,第一次调用这个方法时,返回的数据能被放到服务器端的缓存里,以便于后面要调用这个方法时,能直接从缓存里取到,这样就不用再查数据库占用资源了。而@Cacheable
的作用就是这个。@Cacheable
怎么用?@Cacheable(value = "CACHE_BOOK",key = "#username", condition = "#language = 1") public List<Book> getBooksByUsernameAndLanguage(String username, int language) { // balabalabala...里面的代码不重要 return bookList; }
- value : 必须要的。就是个自己取的名字,通过它指明了第一次调用这个方法时返回的bookList将被存在内存的哪里。
- key : 可选。要使用SpEL表达式,这里与参数
username
对应,当传入的username值变了的话就不去取缓存里的数据了,而是执行getBooksByUsernameAndLanguage
方法。(这是必须的,因为username变了,返回值也就变了,缓存里的数据不符合了,因此这个选项很重要)。spring默认用方法的签名来当做key。 - condition:方法返回的结果bookList,要不要缓存起来?condition就添加了一个限定条件。这个例子中,只有传入的语言代码是1,返回的bookList才会被缓存起来,如果给language传了别的值,那么bookList是不会缓存起来的。
参数名 | 作用 |
---|---|
cacheNames | 被缓存的时候的命名空间 |
key | 这里的key的优先级是最高的,可以覆盖掉全局配置的key,如果不配置的话使用的就是全局的key |
keyGenerator | 指定的缓存的key的生成器,默认没有 |
cacheManager | 指定要使用哪个缓存管理器。默认是底层自动配置的管理器 |
condition | 满足什么条件会进行缓存,里面可以写简单的表达式进行逻辑判断 |
unless | 满足什么条件不进行缓存,里面可以写简单的表达式进行逻辑判断 |
sync | 加入缓存的这个操作是否是同步的 |
value
|
指定将方法的返回结果放在哪个缓存中,可以指定多个,用大括号保存 |
@CacheEvict简单属性讲解
参数名 | 描述 |
---|---|
allEntries | 是否删除该命名空间下面的全部缓存,默认是false |
beforeInvocation | 在执行删除方法前就执行清空缓存操作,默认是false,如果删除方法执行报错该注解则不执行 |
@CacheConfig简化注解配置
标注在类上,类中方法就不需要再指定该注解说配置好的属性
参数名 | 参数值 | 作用 |
---|---|---|
cacheNames | 可以随意填写,一般是一个模块或者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名称 | 无具体作用,只是用来区分缓存,方便管理 |
keyGenerator | 就是自己配置的KeyGenerator的名称 | 全局key都会以他的策略去生成 |
cacheManager | 自己配置的CacheManager | 用来操作Cache对象的,很多对于缓存的配置也由他去管理 |
eg:
@Cacheable(key = "#id", unless = "#result == null")
@PatchMapping("/course/{id}")
public Course courseInfo(@PathVariable Integer id) {
log.info("进来了 .. ");
return courseService.getCourseInfo(id);
}
#result是代表函数的返回值
cache 配置:
在上面的 MyRedisConfig 中添加如下配置:
/** * key的生成策略的配置: 类名+方法名+参数列表的类型+参数值 再做 哈希散列 作为key * * @return */ @Bean @Override public KeyGenerator keyGenerator() { log.info("RedisCacheConfig.keyGenerator()"); return new KeyGenerator()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generate(Object o, Method method, Object... objects) {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 sb.append(o.getClass().getSimpleName()) .append(":") .append(method.getName()) .append(":"); for (Object obj : objects) { if (null != obj) {// 替换字符串 String objKey = JSON.toJSONString(obj); objKey = objKey.replace(":", "="); sb.append(objKey); } } return sb.toString(); } }; } //缓存生存时间 private Duration timeToLive = Duration.ofHours(1); @Bean public RedisCacheManager cacheManager(RedisConnectionFactory connectionFactory) { //redis缓存配置 RedisCacheConfiguration config = RedisCacheConfiguration.defaultCacheConfig() //缓存生存时间 .entryTtl(this.timeToLive) // 配置序列化(解决乱码的问题) .serializeKeysWith(RedisSerializationContext.SerializationPair.fromSerializer(keySerializer())) .serializeValuesWith(RedisSerializationContext.SerializationPair.fromSerializer(new FastJsonRedisSerializer<>(Object.class))) // 不缓存空值 .disableCachingNullValues(); //根据redis缓存配置和reid连接工厂生成redis缓存管理器 RedisCacheManager redisCacheManager = RedisCacheManager.builder(connectionFactory) .cacheDefaults(config) .build(); log.debug("自定义RedisCacheManager加载完成"); return redisCacheManager; } private RedisSerializer<String> keySerializer() { return new StringRedisSerializer(); }
启动类上添加: @EnableCaching //支持缓存注解
以上是关于java中使用redis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