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Dubbo 是开源的分布式服务框架。
特点:最大的特点是按照分层的方式来架构,这样可以使各个层之间解耦;
服务模型:可以简单的划分为,提供服务方和消费服务方,两个角色。Provider 和 Consumer;
Dubbo 分为10层:
1. 服务接口层(Service):该层是与实际业务逻辑相关的,根据服务提供方和消费服务方的业务设计对应的接口和实现。
2. 配置层(Config):对外配置接口,以 ServiceConfig 和 ReferenceConfig 为中心,可以直接 new 配置类,也可以通过 Spring 解析配置生成配置类。
3. 服务代理层(Proxy):服务接口透明代理,生成服务的客户端 Stub 和服务器端 Skeleton,以 ServiceProxy 为中心,扩展接口为 ProxyFactory。
4. 服务注册层(Registry):封装服务地址的注册与发现,以服务 URL 为中心,扩展接口为 RegistryFactory、Registry 和 RegistryService。可能没有服务注册中心,此时服务提供方直接暴露服务。
5. 集群层(Cluster):封装多个提供者的路由及负载均衡,并桥接注册中心,以 Invoker 为中心,扩展接口为 Cluster 、Directory、Router 和 LoadBalance。将多个服务提供方组合为一个服务提供方,实现对于服务消费方来透明,只需要与一个服务提供方进行交互。
6. 监控层(Monitor):RPC 调用次数和调用时间监控,以 Statistics 为中心,扩展接口为 MonitorFactory、Monitor 和 MonitorService。
7. 远程调用层(Protocol):封将 RPC 调用,以 Invocation 和 Result 为中心,扩展接口为 Protocol、Invoker 和 Exporter。Protocol 是服务域,它是 Invoker 暴露和引用的主功能入口,它负责 Invoker 的生命周期管理。 Invoker 是实体域,它是 Dubbo 的核心模型,其它模型都向它靠拢,或转换它,它代表一个可执行体,可向它发起 invoke 调用,它有可能是一个本地的实现,也可能是一个远程的实现,也可能一个集群实现。
8. 信息交换层(Exchange):封装请求响应模式,同步转异步,以 Request 和 Response 为中心,扩展接口为 Exchanger 、ExchangeChannel、ExchangeClient 和 ExchangeServer。
9. 网络传输层(Transport):抽象 mina 和 netty 为统一接口,以 Message 为中心,扩展接口为 Channel、Transporter、Client、Server 和 Codec。
10. 数据序列化层(Serialize):可复用的一些工具,扩展接口为 Serialization、ObjectInput、ObjectOutput 和 ThreadPool。
参考链接:http://shiyanjun.cn/archives/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