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形式——“大脑信息工程学”
我从事认知方面的探索已有五六年,时至今日,已经渐进成熟,故尝试运用个人自创的知识来演示学习当中的一些独特技巧,欢迎“诸神”留言指教。
这种技巧就是展现独特的信息形式。
在认知工作方面(如果有一门学科形容它的话,我愿意称之为“大脑信息工程学”),本系列的笔记侧重于对传统学术类教材的信息形式的修改,通过这种“特殊”的修改,以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
这也是我长期没有发表博客的最重要原因——如果文章没有独创性,便不值得我发表。
二、大师之作 != 完美
尽管《Thinking in Java》(中文译作《Java编程思想》),在Java界,在世界范围内,好评如潮。
《Thinking in Java》这本书的质量,的确超出一般,也够厚的,有近900页,普遍认为这本书是Java的“入门”作品(真让人汗颜啊)。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Thinking in Java》这本书,对于初学者而言,看起来真的是晦涩难懂,即便有了一两年经验的人,能轻松看完的怕是也并不多吧,笔者也才进入Java行业2年2个月的时间。截至目前为止,认真读完了的内容也才三分之一。
《Thinking in Java》的缺陷在哪?
一、太厚。内容太翔实,反倒会让人的头脑迷失其中,不能顾全其完整的逻辑。等量的知识,不同的人写出来,厚度肯定是不一样的,自然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冗余(请记住:信息 != 知识);
二、少数地方逻辑相对混淆,用词不严谨。比如说,书中的“Java”,有时候你搞不清楚它是在说Java虚拟机,还是指Java语言还是什么的,也就是说,这本书在“翔实”方面并非完美;
三、当代的学术类书籍(以大学教材为典型代表),当然也包括《Thinking in Java》这本书,在信息排版上真的是太过时了。
以上几点,就是这本书的主要缺陷。
三、本系列博客的独创之处
既然列出了以上三点个人所谓的“缺陷”,那么我就要在博客笔记当中消除以上几大缺陷。但是对于第三点,可能力有不逮,因为我现在还没遇到一款优秀到让我发挥克服第三点缺陷的文本编辑工具。
一、独特的信息形式,便是本博客的最大亮点。
鉴于本平台的编辑器排版能力有限,自然会约束我的表达能力,所以折损肯定是存在的,而且比较突出。
二、除了信息形式,有几点原则:
1、删繁就简,去伪存真。前面说了,信息 != 知识,情况往往是,信息媒介信息量 > 知识最低需要的信息量。换句话说,“把书读薄”。
2、丰富的有机连接。教材这种古板的信息媒介,往往容易偏重某一个层面,而忽视另一层面或其他层面。比如往往表现了信息的纵向连接,而忽略了信息的横向连接。
至于是否有显著成效,还得仰仗诸位在阅读的过程中参考本系列笔记,如有帮助,那笔者甚是欣慰。
四、博客规划
本系列博客一共22篇,加上本篇算是23篇,也就是《Thinking in Java》这本书一章的笔记作为一篇博客。
大致的计划是这个月详详细细地阅读完(过年中间还有好多天可能会中断,我尽力而为)。
今天开始开更,2018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