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目标有用吗
Posted GarfieldEr007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生目标有用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差不多十年前我读到了奶牛Denny的一篇文章,第一次认真地写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以为写完后我会变得目标清晰,斗志满满。可是并没有。大概一周后我就忘记了。
可是过了这么多年,我又觉得它挺有用的。时不时拿出来回顾,那两句简简单单的话就像一条暗线,能把我做过的对我有深远影响的事情都串联起来。
你或许也有这样的体验,到了一个陌生又新奇的地方旅行,大部分时间都在欣赏眼前发生的一切。有时候遇到岔路口了,才会把地图掏出来看一眼。人生目标就有点像那个地图。
不过和普通旅行不一样的是,人生往往没有要打卡的景点,所以这里说的人生目标不是赚取一个亿这样实际可衡量的。如果你问自己「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你的答案很可能比较虚。往往外人看起来很空洞,但却对你自己有丰富的含义。
说起人生目标我们总觉得是某些特定的人才有的,好像需要某种神秘的仪式才能找到。但《设计你的人生》说这一点都不玄,每个人都有。
不过书中用的是 “Lifeview” 这个词,或许可以翻译为「人生观」。如果这听起来太大,不如叫它「生活观」。既然你在读这句话,说明你还活着,那么你一定有对生活的理解。是什么让你的生活有意义?你周围的亲人朋友和你如何相关联?金钱、名利、个人成就对你的幸福重要吗?可以试着写下来,花半个小时就行,两三百字。
与其说是一张地图,人生目标更像一个指南针。它不是告诉我们今天干什么明天干什么,它的作用在于指示方向。在面对人生的岔路口,它告诉我们怎么选择。
我几年前很沉迷户外生活,每个周末都要往大山里去。虽然看起来过得很充实,但我总感觉哪里不对。回顾我写下的人生目标:「去经历和成长,去分享和帮助他人」,我才意识到我虽然在经历新的景色,却没有成长;我虽然在分享我拍的照片,却对别人没有多大帮助。
当我们觉得生活无望,或者哪里不对劲的时候,人生目标告诉我们可能方向走偏了。
这也是为什么《设计你的人生》还建议写一写 “Workview”。这里的 “work” 指广义上的工作,翻译成「做事观」可能比「工作观」要更准确。它回答我们每天这么忙碌是为了什么,什么事情是有意义的。
有了「生活观」和「做事观」,我们就能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吗?还是说在某些时候相互矛盾?
回答这些问题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的「行动」和所认同的「观念」相统一。有时候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认同一个观念,却又在做着与之相反的事。这种时候要么需要改变我们所做的事情,要么需要更新我们的观念。改变人生目标也很正常,毕竟我们在成长。
我以前以为我找到人生目标之后,我就知道我要去哪里了。但人生目标不告诉我们目的地是什么。人生目标的作用是给我们指示方向,告诉我们有没有走偏。可能听起来有些失望,但这不正是人生之旅有趣的地方吗?
* * *
具体方法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探索一下自己的人生目标,你可以用奶牛Denny文章里的方法。推荐阅读原文,这里只附上具体的步骤:
(1) 先在你忙碌的生活中找出一个小时的完全空闲的时间。关掉手机,关掉电脑,关上房门,保证这一个小时没有任何打扰。这一小时只属于你,和你要找到人生理想这件事。你要记住,这可能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小时。你的生命可能在这一个小时候变得不同。如果一个小时的时间货币只能用来换一样东西,那么就是找到你的人生目标绝对是最值得的。
(2) 准备几张大的白纸,和一支笔。
(3) 在第一张白纸上的最上方中央,写下一句话:“你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
(4) 是的,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回答这个问题。把你脑中闪过的第一个想法马上写在第一行。任何想法都可以,而且可以只是几个字。比如说:“赚很多钱。”
(5) 不断地重复第4步。直到你哭出来为止。
另外,文浩也用过这个方法,他分享过四个小 tips,也供你参考:
1、花费时间:从我开始写,到那种感受飘出来,大概花了半个小时,但具体到每个人就因人而异。可能更长,要花费几天。
2、不适感:可能写到第50个、100个的时候,还是没有找到想要的答案,想放弃,想起身走开,这时,我们克服这种不适感,坚持下去。
3、接近答案:注意那些让我们出现了情绪波动的答案,在它的基础上,接着追问,我们会越写越活跃,直到那个答案出现。
4、答案并非唯一:每一次书写,出现的终极答案可能都不一样,一是因为我们的人生目的并不唯一,二是因为我们的人生状态是流动的。
关爱自己
探索式的生活方式
对于健康,我一直比较相信科学家或者医生写的书。很显然,他们是专业人士,更靠谱。
不过最近在看的两本书都不是领域专业人士写的,却给了我新的视角。
一本叫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Growing Young,作者 Sergey Young 是一位投资人。投资人相对医生或者科学家的优势在于他可以接触大量的领域专家,而不被自己的领域所限制,能有一个更全面的视角。而且因为他的目的是投资有前景的商业计划,这意味着他的关注点要更加实用一些。
另一本书是 Tim Ferris 写的 The 4-Hour Body。他说他想借这本书倡导一种「探索式的生活方式」(“experimental lifestyle”)。什么东西对我们好应该由我们自己判断,而不是由医生或者新闻报纸来决定。
这是因为医生和科学家的利益和我们不完全一致。科学家的目标是发论文,而且常常被训练要规避风险。这对科学研究是好事,但也意味着科学共识很难达成。即使达成了一定共识,Tim Ferris 说有足够证据的研究成果也是顶级运动员和有钱人先享受。「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所做的决定至少落后于当前研究的10年,并且落后于该领域出现令人信服的证据后的20年。」
他给出的建议是:保持怀疑,但不要拿怀疑来作为不行动的借口。我们可以自己做实验,通过自己的数据来判断。只有我们自己最关心自己。
觉察当下
Resting Awareness
「觉察当下」是一个关于 “mindulness” 的栏目。我开始没有直接用「正念」是因为这个词听起来不够直白,而这个词简单来说就是指对当下的觉察[1]。但最近意识到「觉察当下」是一个动词,意味着好像需要做点什么才行。
很多冥想练习听起来的确像要做点什么:我们把注意力专注在呼吸上,每次被打扰了,要让注意力回到呼吸上。这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很有帮助,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专注呼吸,当我们的注意力不在呼吸上,我们就知道我们走神了。
不过还有另一种冥想方法叫 “resting awareness”,即不把注意力放在任何东西上,只是保持觉察。一位藏传佛教的老师称之为「不在冥想,没有走神」(“not meditating, not distracted”)[2]。这种状态要更接近于我们把「正念」应用到生活中。不用特意觉察,但我们又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而且没有走神。
这其实没有听起来那么深奥。我们都有这种体验:我们很投入地做某件事,同时大脑又能意识到我们在做这件事情。比如说之前分享过一段小提琴家 Ray Chen 在表演时琴弦突然断掉的片段[3]。如果他真的全神投入而忘记了自己在表演,他不会表现得这么淡定(可以注意到他背后乐团里的音乐家们都表现得很淡定)。不过这个能力也不容易。我自己在练习大提琴的时候就发现如果我太专注了,我会意识不到自己拉得怎么样。我不仅需要投入于表达音乐,还要以旁观者的视角来评价我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
再举一个更直白的例子:看恐怖片。如果半夜你一个人在家里看恐怖片,把周围的灯都关了,那你的整个世界仿佛都只有眼前的荧幕,你会非常投入,深陷其中。但如果你把周围的灯都打开,虽然你也会感到害怕,但同时你也会意识到你是在看电影。你坐在舒服的沙发上,旁边还有昏昏欲睡的猫,恐怖的事情只发生在屏幕里面而不是现实中。[4]
希望你没有被我说晕了。我就是觉得这件事很有意思:既专注,又不完全专注;既觉察,但又不完全在觉察。如果你想在冥想的时候感受一下,可以在练习快结束的时候放飞大脑,不必专注在呼吸或者任何东西上,让大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自己的体验是,这样做的时候大脑反而是最安静的。
* * *
相关链接
[1]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正念入门手册》
[2] How to Not Meditate — Ten Percent Happier
[3] violinist string BREAKS during Tchaikovsky - YouTube
[4] Meditation for awareness - Headspace
以上是关于人生目标有用吗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分享给有缘人——给明年依旧年轻的我们:欲望外界标签天才时间人生目标现实懊悔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