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公司都被“伪团队”给拖垮了?

Posted 程序员小灰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很多公司都被“伪团队”给拖垮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 Mr.K   编辑| Emma

来源| 技术领导力(ID:jishulingdaoli)

不是一群人聚在一起做事情,就叫做团队,也有可能是团伙。什么是团队?美国最著名团队和组织行为研究专家理查德·哈克曼教授和罗杰·施瓦茨教授认为,真正的团队是由一群这样的人组成,他们角色明确且互相依赖,为产生某些结果(产品、 服务或决定)而共同担责,同时这些结果可以被评估。

K哥认为,团队也可以看成一套系统,把整体目标细分成各种小任务,并让合适的人找到合适的位置,再同通过不同层级的人分层管理,最终带领大家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实现协同合作,完成各自任务和整体目标。

但现实中我们却常常见到不少披着团队外衣,却缺乏团队内核的“伪团队”,做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的各类“工作”。今天K哥就和大家聊聊这种危害性很大、隐蔽性极强的“伪团队”。

一、什么是“伪团队”

什么是伪团队?乔恩·R·卡岑巴赫在《高效能团队》一书中,给“伪团队”做了准确描述,指出他们(伪团队成员)对形成团队的共同目标或绩效目标不感兴趣,对公司的绩效做出的贡献很小。伪团队成员个人绩效的总和,也达不到本来成员应有的潜力总和。

关于伪团队,除了大师的精准画像外,K哥还总结了它们以下三个特征:

1、没有业绩,只有借口;

法国人林格曼曾做过一个关于拔河的实验。研究表明,在拔河时,一个人施加于绳子的力量为 63 公斤;增加到两个人时,每个人施加于绳子的力量为 53 公斤,下降了 10 公斤;增加到三个人,每个人施加于绳子的力量为 31 公斤,下降了 32 公斤。

也就是说,当拔河的人数逐渐增加时,每个人所用的力量反而越来越少,并没达到力量累加的效果。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作"林格曼效应",也叫"社会性逃逸"。

这种“责任逃逸”的现象,是“伪团队”中是最明显、最常见的表现,也是和真正团队最重要的差别。看似有了工作和任务,却缺乏系统有效的分工和执行,也没有合理的监管奖惩机制,让一切处在无序、混乱当中。大家只忙着互相甩锅找借口,推卸责任。最终输出的,永远不会是结果,而是各种理由和辩解。

2、没有协作,只有部门墙

不看重协作,只强调“竞争”,是伪团队的另一大显著特点。Boss或leader们只热衷于“比武”,从不在乎其他。什么PK模式、赛马机制,各种新词儿层出不穷;什么龙虎榜对照、末位淘汰制,用的风生水起。不管员工个人之间,还是部门之间,没有协作和配合,只有都防范和较劲,互不买账,紧张兮兮。

不是说团队内部不该有竞争意识,但在伪团队中,似乎只应该有竞争意识,对员工不做培养和投入,员工之间、部门之间也不懂协同,反而只会互相拆台、倾轧,对同事甚至比对竞争对手都狠。K哥甚至听过某团队为了在业绩上赢过同公司的其他团队,不惜联合外部公司破坏同事成单的奇葩事件。人心之间隔着猜忌,部门之间隔着厚墙,这还能叫团队吗?

3、没有自下而上的创新,只有千人一面

在没出现反对成见以前,不做出任何决策。这是二十世纪最伟大CEO,通用汽车公司第八任总裁,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首创人,艾尔弗雷德·斯隆最著名的“原则”之一。但如果艾尔弗雷德先生置身于“伪团队”中,他老人家大概一辈子也做不出任何决策。因为不愿创新,不敢反对,千人一面,是几乎所有伪团队的标配。

所有人都知道,对个人来说,随声附和是最安全、成本最低的职场行为,不用动脑,不担责任。但事实上,leader或其他成员提出观点后,其他人不加思考地反馈了同意的信号,这会给领导者甚至整个团队造成一个极大的误解:即所有人都认同这个观点。但实际情况是,大家在盲从状态下形成的草率的“意见一致”,其实是没经过深思熟虑的伪认同,不具价值,有害无利。

二、 “真团队”的3个特点

米格-25是前苏联研发生产的喷气式战斗机,在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很多零部件,都远远落后于当时的美军战机。但让人惊讶的是,米格-25的整体作战性能,却丝毫不逊于当时的竞争对手,甚至超过了同时期美欧等国家生产的战斗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米格公司在设计中从整体考虑,对各部分进行了更加协调的组合设计,使飞机在升力、速度和应急响应方面超过了对手,成为当时最好的战机之一。这种由组合和协调引起的意想不到的效果,被后来的人称为“米格-25效应”。

说完“伪团队”,再聊聊真团队,什么才是真团队该有的样子?“米格-25效应”做出了完美的诠释。真团队往往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1、有共同的目标;

曾有一所著名医院的急诊室,请来德鲁克帮他们解决工作效率的问题。因为这个急症室,经经常同时涌进很多病人,都觉得自己的情况很危机,都希望自己能最先得到治疗,这让医生护士们非常头大,也引起了不少投诉。

德鲁克了解情况后,首先明确急症室最重要的使命,是治病救命,而不是咨询和保健。这点应该成为急诊室里所有医生护士的共同认知和共同目标。

接着,德鲁克给了他们一个更具体的建议,让所有到急诊室的人,必须在10秒钟以内,得到医护人员的招呼和关注,以此表达对病人的关切和重视。因为到急诊室的人,内心通常都非常焦虑。10秒钟的响应,体现了急诊室独一无二的使命和工作特征。做完这一步后,再由医生根据专业判断救治顺序和方案。

后来这个急诊室按照德鲁克的建议,重新进行了人员分工,制定了新的工作流程。不仅大大降低了投诉率,还赢得了就医患者的支持和好评。

有鲜明、准确、合理的共同目标,是“真团队”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没有这个,后面的所有方法论、行为逻辑,都是不靠谱的。

2、个体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

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是独立个体,都有其擅长的技能,和在对应岗位上肩负的职责。但同时,他们又是整个团队协作网中的一个节点。和其他人有着纵向或横向上的业务链接。所以每个成员都既要有当兵作战的能力,又要有团队作战的意识。

在既互相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局面中,成熟的团队要能很好的把握好各种平衡,比如团队小伙伴有能力上的差别,如何让能力弱的不拖后腿,能力强的不心理失衡,等等。这种强大的调节和平衡能力,也直接反映了一个团队的水平和专业性。

3、有效的产出;

所有成熟的团队,都必然以有效产出,当成检验自己的终极标准。团队没有产出,就是在耍流氓。

K哥这里想强调一下,所谓有效产出,并不单单指一个团队所实现的各种报表上的数字,还要能从市场或用户的角度,从更高的站位加以评判。

有销售团队成员,在离职前为争取出单,对客户做各种虚假承诺。虽然当期业绩比较好看,但对团队来说,这并不算有效产出,因为这种“业绩”并不健康,反而可能产生用户投诉或纠纷,为公司形象和口碑,带来重大负面影响。

三、如何打造“真团队”?

《逆领导思考》一书的作者罗伯特·凯利曾说:“大多数组织的成功,管理者的贡献平均不超过两成,任何组织和企业的成功,都是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团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如何打造成功的“真团队”呢?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识别一流人才的机制;

将适合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这是美国管理学专家、《从优秀到卓越》作战詹姆斯·柯林斯的名言。该如何将适合的人请上车?这就需要团队建立有效的人才识别机制。

管理者可以建立适合团队的人才识别和评价体系,从各个角度甄选自己真正需要的人才。同时,还要善于培养和任用明星成员,并在团队内部形成标杆效应,让明星员工搅动一池春水,形成模仿优秀、向往卓越、互相激发能量的积极氛围和模式。

2、全员共识的高挑战性目标;

优秀的人,往往会在无形之中塑造一种“拒绝混日子,拒绝平庸”的工作文化。他们不甘于做人人都能做成的事,设计人人都能设计的产品。而是有更高的职业追求和成就感追求。

如何吸引优秀的人成为你的团队成员?管理者首先要做好相应的激励和引导机制,但光有这些还不够,还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措施,有效保持他们的积极性,而不能让他们认为自己可以轻轻松松 hold 住所有工作。长期按部就班,没有难度,没有挑战,很有可能让优秀成员,对待工作不再持续保持足够的兴趣和专注度,从而会一定程度降低团队合作的乘积效应。

3、激发“全员领导力”;

大卫.马凯特曾是圣塔菲号核潜艇的指挥官,他刚上任时,这个潜艇是美军中管理最混乱的潜艇,各种考核都不达标,但在他的带领下,2年后圣塔菲号这被评为了管理最优秀的潜艇。

但这并不是大卫最高兴的,让他最有成就感的是,在他离开几年后,这艘潜艇的管理依然十分优秀。大卫认为,是他充分发掘了舰员们的能力,激发了全员领导力,打造了一个“释放型的团队”,才能出现不依赖某个人、某位leader,团队也能正常健康发展的良性局面。

真正优秀的团队,一定不是“领导—追随者”模式,而是“领导者--领导者”模式,上下都具备一定的领导力,都能释放自身的能量和潜力,自驱前行。

4、管理者躬身入局

国外企业研究机构,曾发布一组数据:一个企业里,真正杰出的高管只有21%,42%都是糟糕的,剩余的37%是平庸的。这也很好是说明了,为什么卓越的企业和团队会那么少。平庸或不合格的领导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决定一家企业发展的天花板。因此,优秀的团队必然要求优秀的管理者与其匹配。

优秀的管理者,一定要有躬身入局的意识,放下身段,从自身做起,开展自上而下的变革和提升。提升自己的领导力、责任感,和在团队成员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没有敢于自上而下,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者,很难带领自己的团队摆脱平庸,走向优秀和卓越。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管理者的首要责任,是带领团队做成正确的事。但看清团队成色,对症下药,因地制宜,也非常重要。愿我们都能在真正的团队中,做真正正确的事。

<END>

以上是关于为什么很多公司都被“伪团队”给拖垮了?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急诊科。。。

急诊科。。。

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

C#慎用ToLower和ToUpper,小心把你的系统给拖垮了

如何构建一个拖垮整个公司的备份系统

程序人生 - 如何搭建一个拖垮公司的技术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