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第三课 分支和循环的使用
Posted 笔触狂放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Python第三课 分支和循环的使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1 分支语句的用法
案例如下:输入一个月份,判断当前月份是属于哪一个季节
# 输入一个月份,判断当前月份是属于哪一个季节
month=input("请输入一个月份:")
print(type(month)) # 这里可以知道input()函数获得的用户输入的内容是字符串类型
month=int(month)
if 0<month<=3:
print("春季")
elif 4<=month<=6:
print("夏季")
elif 7<=month<=9:
print("秋季")
elif 10<=month<=12:
print("冬季")
else:
print("输入的是错误的月份")
课堂小练习:按照100分制,90分以上成绩为A,80-90为B,60-80为C,60以下为D。现要求你写一个程序,当用户输入分数,自动转换为A,B,C,D的形式输出显示。
python和java中使用分支语句的格式不同,不再有小括号和大括号,这样如何完成多语句嵌套使用的时候,分支之间的对应不会出错,python中以缩进的形式来判断该语句代码是属于哪一个分支的管理。
例如:输入一个数,判断该数是偶数还是奇数,如果是偶数再判断是否能被5整除,如果是奇数判断是否能被3整除。
number=int(input("输入一个数:"))
if number%2==0:
if number%5==0:
print("偶数能被5整除")
else:
print("偶数不能被5整除")
else:
if number%3==0:
print("奇数能被3整除")
else:
print("奇数不能被3整除")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通过缩进的方式很容易区分if……else的对应。
3.2 条件表达式(三元操作符)
三元操作符语法格式:
a=x if x<y else y
案例:判断一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print(nnn="偶数" if 20%2==0 else "奇数")
3.3 断言
断言(assert)的语法其实有点像是if条件分支语句的“近亲”,因为该用法也是通过判断条件是True还是False来决定是否进行抛出异常。assert这个关键字称为“断言”,当这个关键字后边的条件为假的时候,程序自动崩溃并抛出AssertionError的异常。
什么情况下需要这样的代码呢?当我们在测试程序的时候就很好用,以为内与其让错误的条件导致程序今后莫名其妙的崩溃,不如在错误条件出现的那一瞬间实现“自我毁灭”,也就是直接终止程序的运行。
# 断言
assert 3<4
assert 4<3
3.4 while循环语句
语法结构:
while 条件:
循环体
案例:
# while循环的使用
# 计算出1-100的累加和
sum=0
i=1;
while i<=100:
sum+=i;
i+=1;
print("1-100的累加和为:%d"%sum)
运行结果为:
1-100的累加和为:5050
课堂小练习: 计算出n!的值,n!=1*2*3*4*5*6……*n,其中n的值为用户手动输入。
3.5 for循环语句
案例:
# for循环的使用
# 输出字符串0123456789
nums="0123456789"
for x in nums:
print(x,end="") # 第一个参数表示要输出的值,第二个参数表示在每一次输出的值后面追加的内容
for循环其实还有一个小伙伴:range()内建函数。
语法:
range([start],stop[,step=1])
这个函数有三个参数,其中用中括号括起来的两个表示这两个参数是可选的。step=1表示第三个参数的默认值为1.用于表示每次循环后的递增的量值。
range这个函数的作用是生成一个从start参数的值开始,到stop参数的值结束的数字序列。常与for循环混迹于各种级数循环之间。
只传递一个参数的range(stop),它会将第一个参数默认设置为0,生成0-stop的所有数字(range函数的循环是包头不包尾),例如:使用range函数输出0-9的数字
# 使用range函数输出0-9的数字
for m in range(10):
print(m)
# 输出结果为0-9的数字
传递两个参数的range(),例如:输出0-9中,从2开始到8结束的数字:
# 输出0-9中,从2开始到8结束的数字
for z in range(2,9):
print(z)
传递三个参数的range():例如:# 输出0-9中,奇数的数字
# 输出0-9中,奇数的数字
for z in range(1,10,2):
print(z)
3.6 break语句
break语句的作用是终止当前循环,跳出循环体。
例如:累加10至20的数字,判断是否累加和等于60,如果等于则停止循环,并输出循环的次数。
# 累加10至20的数字,判断是否累加和等于60,如果等于则停止循环,并输出循环的次数。
sum=0
count=0
for x in range(10,21):
sum+=x
count+=1
print(x)
if sum == 60:
break
print("该for循环的循环次数为:%d"%count)
3.7 continue语句
continue语句的作用是终止本轮循环并开始下一轮循环(这里要注意的是:在开始下一轮循环之前,会先测试循环条件),例如:输出0-9的数,并判断每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的直接输出,偶数则加2后再输出
# 输出0-9的数,并判断每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的直接输出,偶数则加2后再输出
for x in range(10):
if x%2!=0:
print(x)
continue
x+=2
print(x)
以上是关于Python第三课 分支和循环的使用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