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参悟-49]:三季人与认知维度
Posted 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机缘参悟-49]:三季人与认知维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网络盛行的年代,让我们获得丰富信息和改变自我认知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固守自我认知的个体大量的存在,三季人现象无处不再,三季人与四季人的主要区别不仅仅在于认知维度的差别,更重要的差别在于三季人固守自己低纬度的认知,而对自己看不到、认知不到的世界采用否定、诋毁的手段,他们只相信和坚守自己固有的认知而不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自我感官之外的世界。
本文仅作为自我的反省和作为对自我的提醒和警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第1章 自然现象
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一般就是分旱雨两季,雨季为6-9月,旱季为10-次年5月。而印度半岛北部距海洋相对较远,受海洋影响小,大陆性较强,加上北部山地的阻挡,春季受北方极地大陆冷气团活动影响极小,气温一直回升。所以每年3月至5月份,北部内陆升温快,升温幅度大,这个时候的最高气温甚至可达45摄氏度。这样就出现一个特有的热季,因此就该地区就出现一年三季的情况。
第2章 三季人故事原文
子贡问时
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
第3章 三季人故事翻译
早晨,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到,问子贡:“您是孔子吗?”
子贡答道:“有什么事需要向我们老师请教?”
“我想请教关于时间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知道,可以回答你”
“那你说说一年有几季?”
“四季。”子贡笑答。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子贡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毫不示弱。
然后就争论不止,一直争论到中午也没消停。
孔子听到声音,从院内出来,子贡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定。
孔子先是不答,观察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来人听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子贡忙问老师:“这与您所教有别啊,且一年的确有四季啊!
“这一年到底应是几季?”孔子答:“四季”
子贡不解。孔子继而说道:“这时和刚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绿衣、面容苍老,它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说完,子贡立刻明白了。
第3章 感悟
(1)不与三季人争辩
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这个世界上“三季人”太多了,对任何人,任何事情,当你要发脾气,当你情绪很不稳定的时候,你就想那是“三季人”,一个春天生秋天死的可怜虫,何必跟他一般见识,这样就会让你心平气和了。
如果你和他争执下去,那么可悲的是你也在渐渐的走入“三季人”的圈子,所以有时“吃亏是福”。
再有就是,知道对方是“三季人”或有“三季人”在场时就不要进行深入的对话,最好能避而远之才就避之,这样你我都好才是真理。
(2)不落三季人思维模式
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时刻反省自我,不做井底之蛙,不猖狂,不自大。
(3)以人为镜子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用铜镜子(古代都用铜镜)可以找出人的衣服和帽子,指的是可以看到人的外部形象;
用人的事情做借鉴可以知道凡事应该怎么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借鉴历史可以知道一个国家的兴亡。
(4)与其改变一个人,不如找对一个人
一个人的改变,不是通过被人说服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一个人的自我反思来完成的。
与其改变一个人,不如找对一个人。
没有必要,也没有义务去改变别人,包括他们的想法。
没有必要,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与无关紧要的人做无畏的争吵和辩论。
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思想是学校的事。
公司的职责是找对合适的人。
以上是关于[机缘参悟-49]:三季人与认知维度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机缘参悟-40]:方向规则选择努力公平认知能力行动,读3GPP 6G白皮书的五层感悟
[机缘参悟-68]:深度思考-人的心理系统与软件系统模型与性能指标比较(可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鲁棒性适应性反脆弱性成熟性)--- 人工智能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