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笔记: 聚类 模糊聚类与模糊层次聚类(论文笔记 Fuzzy Agglomerative Clustering :ICAISC 2015)

Posted UQI-LIUWJ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机器学习笔记: 聚类 模糊聚类与模糊层次聚类(论文笔记 Fuzzy Agglomerative Clustering :ICAISC 2015)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前言:模糊层次聚类是参考了论文“A Spatial-Temporal Decomposition Based Deep Neural Network for TimeSeries Forecasting”中的preliminary部分,我不确定我理解的是否正确,如有不妥之处,还望赐教

1 模糊聚类

1.1 如何理解“模糊”

假设有两个集合分别是A、B,有一成员a,传统的分类算法得到的结果中,a要么属于A要么属于B;在模糊聚类的概念中,a可以有0.3的概率属于A,0.7的概率属于B,这就是其中的“模糊”概念。

1.2 模糊C-means聚类算法 (fuzzy c-means FCM)

        在众多模糊聚类算法中,模糊C-均值(FCM)算法应用最广泛且成功,它通过优化目标函数得到每个样本点对所有类中心的隶属度,从而对样本进行自动分类。

假定我们有数据集X,我们要对X中的数据进行分类,如果把这些数据划分成c个类的话,那么对应的我们就需要c个类,每个类的中心记为Ci。

1.2.1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我们将每个样本Xj属于某一类Ci的隶属度定为Uij,那么定义一个FCM目标函数及其约束条件如下:

        目标函数(式1)由相应样本的隶属度与该样本到各类中心的距离相乘组成的(即以隶属度为权重的,对xj到各个类中心点cj的加权平均)。式1中的m是一个隶属度的因子,一般为2

        式2为约束条件,也就是一个样本属于所有类的隶属度之和要为 1 。(即隶属度表示xj有多大的概率属于某一个分类ci)

1.2.2  U和C的迭代公式

        

         Uij和Ci是相互关联的。所以程序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会随机生成一个Uij,只要数值满足条件即可,然后开始迭代,通过Uij计算出Ci,有了Ci又可以计算出Uij,反复迭代更新,这个过程中目标函数J一直在变化,逐渐绉向稳定。那么当J不再变化时就认为算法收敛到一个较好的结果了。

Fuzzy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模糊层次聚类

2.1 层次聚类

这是一种自底而上的层次聚类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步:

1.将每一个元素单独定为一类
2.每一轮都合并指定距离(对指定距离的理解很重要)最小的类
3.迭代第二步,直到所有的元素都归为同一类/类别数量已经达到了我们需要的数量

2.2 FHC 思路

聚类问题我们是希望对一组点 进行分类,输出M是cluster的数量,Ci是一系列的点

在前面的聚类问题中(硬聚类),我们需要

 

对于模糊聚类,条件还是需要的,只不过将不再是必须条件

 对于模糊聚类,我们可以有一个隶属度值表示每个元素属于每一个类的概率

 

 

 2.3 标记

一开始:

分类集合C=Φ

已经分簇的点

未分簇的点 

初始化距离矩阵

 

 距离:

点点距离

点簇距离

簇簇距离

 2.4 算法

(注意一点,簇簇之间使用complete-linkage;点点之间,点簇之间使用single-linkage)

算法会一直循环,直到收敛为止。循环主要包括三步

1)找到距离矩阵中最小的(a,b都可以是元素或者簇)

2)合并相应的a和b

3)重新计算需要的距离

        循环的第一步,找到 D 的最小值,很简单。 有趣的部分是第二步和第三步。 我们根据最小值区分四种情况

2.4.1 合并两个元素

1)更新距离矩阵D=

2)记a和b 为已标注元素,同时修改U和C:

3) 计算距离

        3.1)计算没有分簇的点和新簇之间的距离 ,将距离加入D中, 

         

         3.2)计算新簇和其他簇之间的距离,将距离加入D中

 

 

         3.3)定义,但是他们不写入D中

 4)计算其他已分簇点到新簇的模糊距离

4.1) 计算 dmin

        定义

         其中 

(已经分簇的点,但是既不是a,也不是b) 

 4.2)计算隶属度值

 

 4.3)计算t(μ)

        

 4.4) 计算模糊距离

 

 m是模糊参数 fuzziness parameter,当m—>∞时,所有的元素最终会被聚类到所有的簇中(到每个簇的隶属度相同);当m->1时,趋近于硬分簇

通过上面我们不难发现 

 (个人觉得是小于等于)

[0,0.5] 

t(μ)>1

5)  计算新簇中元素到其他簇的距离

为例(b类似)

 (因为当前我们找最小的d时,找到的就是ab)

 2.4.2 合并未使用的点和簇

 我们记,来表示b也是一个簇

合并a和Cb  然后和之前的步骤类似 

 1)将a从D中移除 

2)将a加入已 分簇元素

3)计算无分簇点到新簇的距离

4) 计算旧簇到新簇的距离 

 

 5)计算已分簇点到新簇的模糊距离

 

 

6)计算新簇中点到其他簇的模糊距离

这时候 

 

2.4.3  合并已分簇点和簇

 

  我们同样记,来表示b也是一个簇

1) 将a加入Cb中 

2) 只计算已分簇点到Cb的距离

 2.4.4 合并两个簇

我们要做的时 计算点到新簇的距离,新簇到其他簇的距离

 

2.5 个人感觉

        首先,我们乘以t(μ)的距离【模糊距离】,相当于尽量不要让已分簇的点加入别的簇中(因为一般这个值都不小),除非真的很小

         所以未分簇的点和其他簇,计算和新簇距离的时候,不用算模糊距离

参考文献

模糊聚类算法 - 知乎 (zhihu.com)

以上是关于机器学习笔记: 聚类 模糊聚类与模糊层次聚类(论文笔记 Fuzzy Agglomerative Clustering :ICAISC 2015)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模糊聚类-模拟花朵聚类

数据挖掘网格聚类STING概念聚类COBWEB和模糊聚类的讲解(图文解释)

论文推送|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传感器部署策略:面向室内环境安全与健康的在线控制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入门08 - 聚类与聚类算法K-Means

机器学习实战笔记-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未标注数据分组

k均值聚类算法、c均值聚类算法、模糊的c均值聚类算法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