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随笔-rename效率问题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Redis随笔-rename效率问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技术A rename 是redis中给key重命名命令, rename key newkey 的意思就是将key重命名为newkey。
大部分文档在介绍 rename 的时候只将它描述成一个时间复杂度为O(1)的命令,却忘了说明它可能导致的性能问题(涉及覆盖旧值的时候 时间复杂度应该是O(1)+O(M))。
我们先做个试验看看 rename 的问题。
先搭建一个redis服务器,版本号为3.2,看看它的内存信息
接着用lua给redis创建一个名为 test 的大key, test 有500w个field,每个field的值都是1
这时候我们看看redis的内存占用情况
由于大key test 的创建,redis内存占用多了300多兆。
接下来我们创建一个临时key,并用它来 rename 掉大key test
这时就能看到执行时间的异常了, rename 执行时间长达2.36秒,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再看看redis内存占用情况:
通过 info 返回的信息我们可以发现在执行 rename 之后redis将大key test 大小为300多兆的值对象直接删除并回收掉了,而redis删除一个key的时间复杂度是O(M),在这里M是被删除的成员数量---500w。应该就是这个 "隐式"删除操作 导致了高延迟的产生。
我们看看官方文档是怎么描述 rename 这一行为的:
newkey如果本就存在,redis会用key的值覆盖掉newkey的值, 而newkey原本的值会被redis隐式地删除 。我们知道大key的删除伴随着高延迟(redis是单进程服务,服务器会在删除大key期间block住接下来其他命令的执行),这就导致时间复杂度本为O(1)的 rename 也有可能卡住redis。
这句官方文档的原话我没在其他文档里找到类似的翻译,看这些文档的开发者可能会误以为这是个特别安全的O(1)命令。
既然文档里已经说明了这种行为的存在,我就顺便看看源码这块逻辑是怎么走的:
正常O(1)重命名的逻辑不用多说,涉及到覆盖的过程可以简化成如下图:
在改变指针的指向之前,redis会先用 if (lookupKeyWrite(c->db,c->argv[2]) != NULL) 判断 newkey 是否有对应的值,若有 则调用 dbDelete(c->db,c->argv[2]); 将newkey的值 v2 删掉。
用redis的时候, keys 、 hgetall 、 del 这些命令我们会多加小心,因为不合理地调用它们可能会长时间block住redis的其他请求 甚至导致CPU使用率居高不下从而卡住整个服务器。但其实 rename 这个不起眼的命令也可能造成一样的问题,使用时也需要谨慎对待。
RENAME – Redis
Reids命令解析-RENAME
有一天开发突然照过来问,维萨我这个Redis实例这么慢呢?为什么这么慢,于是连上实例SLOWLOG 一看,这些慢日志都是大部分是RENMAE操作导致的,可是为什么RENAME操作会慢呢?不就是改个名字么? 难道它还做了别的事? 又或者学习Linux 的mv 操作? 先copy 再DEL ?
于是带着这个问题,问问来拜访一下REDIS源码,看看为什么RENAME操作会慢的?在Redis中RENAME相关命令有两个 rename、renamenx。
我们找到入库函数 server.c [struct redisCommand redisCommandTable[] = {}],定位到renameCommand,可以发现这两个命令后端都是调用同一个函数[ renameGenericCommand(c,N)],只是这个N这个值不同而已
所以问题就很简单了, 我们只需要知道 [renameGenericCommand] 这个函数到底做了什么操作即可,定位到这个函数不难发现,对于Rename 命令会做以下操作:
- 先对比 rename 中的两个KEY是不是一样,如果不相同则继续
- 对第一个KEY在db 中查找,如果存在则继续,并记录 value 对象地址
- 获取这个KEY 的过期时间,继续下一步
- 尝试着查找第二个KEY,如果第二个KEY存在则删除第二个KEY
- 把第二个KEY名字和第一个KEY的value 作为K-V 添加到DB中
- 如果第一个KEY有过期时间,则为该KEY设置过期时间
- 最后删除掉第一个KEY
精简过得源代码如下:
void renameGenericCommand(client *c, int nx) {
robj *o;
long long expire;
int samekey = 0;
if (sdscmp(c->argv[1]->ptr,c->argv[2]->ptr) == 0) samekey = 1;
if ((o = lookupKeyWriteOrReply(c,c->argv[1],shared.nokeyerr)) == NULL) return;
if (samekey) return;
incrRefCount(o);
expire = getExpire(c->db,c->argv[1]);
if (lookupKeyWrite(c->db,c->argv[2]) != NULL) {
dbDelete(c->db,c->argv[2]);
}
dbAdd(c->db,c->argv[2],o);
if (expire != -1) setExpire(c,c->db,c->argv[2],expire);
dbDelete(c->db,c->argv[1]);
}
所以通过以上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实际上RENAME = Query * 2 + ADD + [ DEL ] + [ EXPIRE ]
而对于RENAMENX = Query * 2 + ADD + [ EXPIRE ] ,这里一定没有DEL操作
对于内存数据库REDIS 来说, QUERY 、ADD 、EXPIRE 都是很快的,但是对于某些KEY DEL则不一定块,如果这个KEY的内存占用比较多,那么DEL 是个比较慢的过程。
OK,结论似乎有了, 那么需要进一步的来验证一下这个结论,怎么验证呢?很简单,我们可以GET 出来看看这个KEY 有多大, 或者使用 DEBUG OBJECT XXXKEY 看一下序列化后的内存大小。
OK,结论也有了,也验证了,看起来是 大KEY 惹的货啊, 那么对于我们怎么找到这些大KEY,如果进行删除,请查看我的前两篇文章 :)
以上是关于Redis随笔-rename效率问题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