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协议(Protocol)和代理(Delegate)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iOS】协议(Protocol)和代理(Delegate)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技术A 协议(Protocol)类似Java中的接口,它是一个功能方法的集合。协议本身不是一个类,不能自己实现协议里的方法,而是委托其他类去实现。通常用来实现委托代理设计模式,实现不同类对象之间的时间消息通信。协议中的方法默认都是@required,即使用该协议的类必须实现协议里的这些方法。开发者也可以使用@optional来选择性地实现某个方法。代理(Delegate)是一种设计模式,在Objective-C中通过协议(Protocol)来实现。可以使一个对象在特定时刻通知其他类的对象去实现任务,不需要获取那些对象的指针,实现不同对象之间的通行。
iOS开发之代理协议
一、【掌握】Protocol概念及基本使用
1、什么是Protocol?
- 1)Protocol中文意思:协议。
- 2)协议中只能声明一些方法。
- 3)遵守了协议,就等于拥有了协议中的所有方法。
2、协议的基本用法:
- 1、协议的定义格式:
@protocol 协议名称 // 各种方法; @end
- 2、协议的使用格式:
@interface 类名 : NSObject <协议名1,协议名2,...> @end
二、【掌握】protocol的基本使用
- 1、想要给不类添加相同方法时,可以使用协议。
- 如:人和狗都能吃东西,都能跑,能跳,但是不存在继承关系。
- 1)定义运动协议,有吃、跑、跳的方法。
@protocol SportProtocol <NSObject>
// 跑
- (void)run;
// 跳
- (void)jump;
// 吃
- (void)eat; @end
- 2) 定义1个人类,让人遵守运动协议
// 导入运动协议的头文件
#import "SportProtocol.h"
// 遵守运动协议
@interface Person : NSObject <SportProtocol>
@end
@implementation Person
- (void)run
NSLog(@"这个人在跑跑跑!");
- (void)jump
NSLog(@"这个人在跳跳跳!");
- (void)eat
NSLog(@"这个人在吃东西!");
@end
- 3) 定义1个狗类,让狗遵守运动协议
// 导入运动协议的头文件
#import "SportProtocol.h"
// 遵守运动协议
@interface Dog : NSObject <SportProtocol>
@end
@implementation Dog
- (void)run
NSLog(@"Dog在跑跑跑!");
- (void)jump
NSLog(@"Dog在跳跳跳!");
- (void)eat
NSLog(@"Dog在吃东西!");
@end
注意:当遵守了协议,而没有实现协议中的方法时,会报警告(⚠)
三、【掌握】protocol其他用法
1、【理解】protocol的使用注意
- 1)把同一类方法,放到1个协议当中
- 2)1个类可以同时遵守多个协议。
- 3)父类遵守了某个协议,子类也遵守了该协议。
- 4)协议遵守协议:1个协议可以遵守多个协议。
2、【掌握】protocol基协议介绍
@protocol SportProtocol <NSObject>
@end
* 此处的NSObject就是基协议,意义等同于继承NSObject。
* 继承基协议的好处:能够拥有基协议当中所声明的所有方法。
- 总结:
- 1、需要添加成员变量和方法时,建议使用继承
- 2、只需要添加方法时,建议使用分类
- 3、当很多不同类中,有共同的方法可以抽取时,类之间不存在继承关系,建议使用协议。
四、【掌握】protocol中@required和@optional
- @required:用@required修饰的方法,必须实现。
- @optional:用@optional修饰的方法,可实现,可不实现。
- @required 和 @optional的主要意义:一般用于序员交流用。
五、【掌握】protocol类型限制
1、【掌握】protocol类型限制
- 1)类型限制:
id d = [[Person alloc] init];
要求:变量d指向的对象必须遵守PlayProtocol协议
id<PlayProtocol> d = [[Person alloc] init];
要求:要求Person创建出来的对象,必须遵守PlayProtocol协议。
Person < PlayProtocol >
*p = [[Person alloc] init];
真实使用场景:
@interface Person :NSObject <PlayProtocol>
@end
这样创建的任何对象,都拥有协议当中的方法。
2、【理解】id和instancetype的区别
创建对象:
(id)person
return [[Person alloc] init];
这样,子类无法用这个方法创建对象:
(id)person
return [[self alloc] init];
调用自己没有的方法,程序会崩溃
建议使用:
(instanstype)person
return [[self alloc] init];
总结:
- id和instancetype的区别
- 1)instancetype只能作为函数或者方法的返回值
- 2)id能作为方法或者参数的数据类型、返回值,也能用来定义变量。
- 3)instancetype对比id的好处:
- 能精确的限制返回值的具体类型。
六、【理解】protocol的使用补充
- 1、protocol的引用方式
- 类似@class的使用方式
- 在需要遵守协议的地方,使用@protocol 协议名:
// 使用@protocol是告诉编译器,这是一个协议
@protocol SportProtocol;
@interface Person : NSObject <SportProtocol>
- (void)run;
- @end
- 注意在.m文件中
- 1)使用#import引入协议的头文件
- 2)实现协议对应的方法。
- 2、在类的声明文件中,定义协议(不再单独把协议定义在xx.h文件中)
@protocol SportProtocol<NSObject>; - (void)run; @end @interface Person : NSObject <SportProtocol> @end
- 缺点:不够灵活
七、【理解】protocol代理设计模式引入
- 代理模式是在oc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设计模式,那什么叫做代理模式呢?
- 举个例子:有一个婴儿,他本身不会自己吃饭和洗澡等等一些事情,于是婴儿就请了一个保姆,于是婴儿和保姆之间商定了一个协议,协议中写明了保姆需要做什么事情, 而保姆就是这个代理人, 即:婴儿和保姆之间有个协议,保姆遵守该协议,于是保姆就需要实现该协议中的条款 成为代理人。
- 问题:婴儿饿了要吃东西,困了要睡觉,当婴儿饿了或者困了都需要保姆照顾他,使用类实现此功能?
- 1、制定协议:喂奶,哄睡
- 2、创建相关的类:婴儿,保姆
- 3、实现相关方法。
八、【理解】protocol代理设计模式
1、【掌握】protocol代理设计模式概念
- 代理模式概念
传入的对象,代替当前类完成了某个功能,称为代理模式
利用协议实现代理模式的主要思路为:
- 1)定义一个协议,里面声明代理类需要实现的方法列表,比如这里:一个代理类需要实现:feedBaby与HongSleep方法
- 2)创建一个代理类(比如BaoMu),遵守上面的代理协议
- 3)在需要代理的类中(Baby),定义一个对象类型为id且遵守代理协议 的成员变量。(delegate)
- 4)在Baby类中调用成员变量delegate(代理)的方法,调用代理类的方法。
- 5)main.m或其他使用Baby类的文件中,为Baby类的成员变量(代理类)赋。
2、【掌握】protocol代理模式应用场合
- 代理设计模式的场合:
- 当对象A发生了一些行为,想告知对象B (让对象B成为对象A的代理对象)
- 对象B想监听对象A的一些行为 (让对象B成为对象A的代理对象)
- 当对象A无法处理某些行为的时候,想让对象B帮忙处理。(让对象B成为对象A的代理对象)
- 1)监听器的场合
- Teacher想监听Baby的一些行为
- 2)通知的场合
- Baby发生了一些行为,想告知Teacher
- 3)有些事情,不想自己处理,想交给别人处理
- Baby发生了一些行为,但是自己不会处理,可以交给Teacher处理。
以上是关于【iOS】协议(Protocol)和代理(Delegate)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