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掌握Redis持久化
Posted ljheee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文掌握Redis持久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Redis持久化
Redis常用作KV缓存,热点数据都在内存、访问速度极快。
但谁也不能保证服务的100%可用,意外宕机内存中的数据就没了,对一些数据敏感的业务势必会造成影响。
因此,Redis提供了持久化,目的就是将内存中的数据尽量保存到磁盘上来,同时最大可能的不影响原本高性能的读写操作。
1、Redis提供了两种持久化的方式,分别是RDB(Redis DataBase)和AOF(Append Only File)。
Redis 默认开启了rdb。启动redis-server后,自动生成dump.rdb文件(默认在Redis启动目录下)。
2、RDB,简而言之,就是在不同的时间点,将redis存储的数据生成快照并存储到磁盘等介质上;就像Word文档定时自动保存功能,防止数据丢失。
3、AOF,则是换了一个角度来实现持久化,那就是将redis执行过的所有写指令记录下来,在下次redis重新启动时,只要把这些写指令执行一遍,就可以实现数据恢复了。
4、其实RDB和AOF两种方式也可以同时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redis重启的话,则会优先采用AOF方式来进行数据恢复,这是因为AOF方式的数据恢复完整度更高。
RDB
Redis 默认开启了rdb持久化。启动redis-server后,自动生成dump.rdb快照文件(默认在Redis启动目录下)。
redis启动时,会先加载dump.rdb文件,将磁盘快照加载到Redis内存中。
redis-server启动、指定redis.conf时,redis.conf内配置的dir选项,指定了.rdb快照文件的路径。
什么时候,会触发rdb持久化?
1、shutdown(正常关闭)时,如果没有开启aof,会触发;
kill -9
意外宕机不会触发rdb持久化;
2、redis.conf默认配置(此配置是针对bgsave):
save 900 1 #900s检查一次,增量的数据变更命令超过1,就触发;
save 300 10 #300s 更改10次
sava 60 10000 #60s 更改命令1w条,就触发;
根据这个默认配置,会丢数据;意外宕机的情况下,丢失最后一次持久化后的数据
ps:如果rdb和aof都开启,一般留第一条开启就行(开启aof时,rdb快照没必要这么频繁)。
前两种都是redis自动触发,底层都是bgsave;
3、执行命令save或者bgsave
- save是只管保存,其他不管,全部阻塞(持久化是用的主进程,不会fork子进程);
- bgsave redis会在后台异步进行快照操作(fork子进程),同时可以响应客户端的请求;
4、执行flushall命令,清空rdb(Redis默认16个库都清空);但是里面是空的,无意义
数据迁移,就是基于.rdb快照文件;slave获取到主库的.rdb文件后,如何加载?
1、cp拷贝过来的dump500000.rdb,改名成默认dump.rdb;自动bgsave就加载了该rdb文件。
2、修改redis.conf配置 dbfilename dump.rdb;将文件名配置成成cp来的;
演示1:
手动执行bgsave, 同时在另一个终端立即ps -ef|grep redis
查看进程,可以看到fork子进程redis-rdb-bgsave;
演示2:
手动执行save,手动触发rdb持久化;另一个redis-cli执行set 写请求 会被阻塞(3.9s才返回)。
因为save是用主进程进程快照保存,没有fork子进程。
结论:
正常rdb持久化(自动触发) 会fork一个子进程进行;
所以rdb持久化不会阻塞用户请求;只会在fork()系统调用时,阻塞一瞬间;
关于dump.rdb文件
.rdb文件,是保存的二进制数据文件,人是看不懂的。二进制文件较为紧凑,500w个简单kv的.rdb文件约90M。
触发rdb持久化时,会生成新的临时dump-xxx.rdb文件,执行完成再替换旧的。
Redis调优,就是根据业务情况,选择合理的rdb触发频率,而非一味的进行持久化。
rdb持久化与Redis主从同步
redis主从复制,rdb持久化不能关闭;
从机是基于主机的rdb实现主从复制。
RDB优缺点
优点:
二进制、备份和还原速度快;适合大量数据的同步迁移、备份(异地跨机房数据迁移);
自动触发rdb保存快照,会fork子进程,不会阻塞用户请求;
缺点:意外宕机时,丢失数据有点多。意外宕机的情况下,丢失最后一次持久化后的数据。
AOF
aof保存每条指令的RESP协议串。什么是RESP,参见:
aof文件是可以看得懂的,因为RESP指令是近似明文的文本。
aof触发机制(根据redis.conf配置项)
- no:表示等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缓存同步到磁盘(快,持久化没保证)
- always:同步持久化,每次发生数据变更时,立即记录到磁盘(慢,安全)
- everysec:表示每秒同步一次(默认值,很快,但可能会丢失一秒以内的数据)
always选项,在prod几乎不会用。
redis-server启动后,1秒钟,就会产生appendonly.aof文件,因为默认everysec;
AOF重写
appendonly.aof 不断追加变大,文件变大会使io效率降低。
要解决这个问题,出现重写(bgrewriteaof),就是给aof文件瘦身。
bgrewriteaof 瘦身-触发时机
1、自动触发重写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 默认超过64m就重写,prod一般配成几个G。重写也是耗性能的。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2、手动执行bgrewriteaof 瘦身命令;
ps:prod环境,一般auto-aof-rewrite-min-size 不会小于3G;
aof重写也是fork子进程的,没必要产生这块性能开销,Redis调优就是调这些地方。
aof重写,是怎样识别这个命令有没有用呢?
比如一串命令操作:
set abc 2019
set abc 2020
set abc 2021
set bcd 2019
set bcd 2020
set bcd 2021
我们知道,aof重写之后,最终aof文件只保留了最终的数据,也就是abc=2021,bcd=2021,其他被覆盖的无效命令就去除了。
这个重写过程,如何知道去除哪些指令、和保留哪些呢?
Redis也没有高超的办法,就是和内存的数据比对(保留哪些指令),这是aof重写消耗性能的根源。
RDB或AOF文件意外损坏可以恢复吗
可以使用Redis安装目录下的工具:redis-check-aof/redis-check-rdb
Redis4.0+混合持久化机制
bgrewriteaof重写之后,appendonly.aof文件变成:
-bitsÀ@ú^EctimeÂíÛ×]ú^Hused-mem°^E^M^@ú^Laof-preambleÀ^Aþ^@û^A^@^@^Bk2^Bv1ÿR^B^TÑQ;ED
appendonly.aof文件,变成不可读的了???这是怎么回事,前面不是说aof文件保存的是每一条RESP指令,是可读的吗?
这和版本有关,5.0之后默认开启混合持久化;aof重写后、可能包含rdb二进制数据。
重写完成后的appendonly.aof,后续增量命令,还会以aof方式追加。
开启混合持久化
4.0版本的混合持久化默认关闭的,通过aof-use-rdb-preamble
配置参数控制,yes则表示开启,no表示禁用,5.0之后默认开启。
混合持久化是通过bgrewriteaof完成的,不同的是当开启混合持久化时,fork出的子进程先将共享的内存副本全量的以RDB方式写入aof文件,然后在将重写缓冲区的增量命令以AOF方式写入到文件,写入完成后通知主进程更新统计信息,并将新的含有RDB格式和AOF格式的AOF文件替换旧的的AOF文件。简单的说:新的AOF文件前半段是RDB格式的全量数据后半段是AOF格式的增量数据,
混合持久化优缺点
优点:混合持久化结合了RDB持久化 和 AOF 持久化的优点, 由于绝大部分都是RDB格式,加载速度快,同时结合AOF,增量的数据以AOF方式保存了,数据更少的丢失。
缺点:兼容性差,一旦开启了混合持久化,在4.0之前版本都不识别该aof文件,同时由于前部分是RDB格式,阅读性较差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架构道与术(ToBeArchitecturer),欢迎关注、学习更多干货~
以上是关于一文掌握Redis持久化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