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管1.8软件工程UML与面向对象分析
Posted 码农老张Zy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信管1.8软件工程UML与面向对象分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软件工程(二)UML与面向对象分析
软件工程的第二篇文章,依然还是跟需求相关的内容,依然也全部都是重点。而且这一部分的内容会更偏技术一些。在需求采集分析结束之后,形成了 SRS ,接下来就是再将需求转化成开发人员的需求,也就是技术语言描述的需求。在这里,我们会使用 UML 这种图形语言进行系统的描述,同时 UML 也是面向对象的,因此,紧接着我们就可以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从而为系统架构的搭建做好准备。
UML
UML 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建模语言,它的作用不仅限于支持 OOA 和 OOD ,还支持从需求分析开始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从总体上看,UML 包括构造块、规则和公共机制三个部分。其中在构造块中,包括事物(thing)、关系(relationship)、和图(diagram)。
事物
主要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也称为建模元素,包括结构事物、行为事物、分组事物和注释事物。其实事物就是我们要操作的对象,包括类、接口、协作、用例、活动、构件、节点等,也包括交互和状态机。(了解即可)
关系
UML 用关系把事物结合在一起,主要有下列四种关系:
1)依赖(dependency):一个事物发生变化会影响另一个事物的语义。
2)关联(association):描述一对对象之间的连接结构关系,也是语义上的联系。
3)泛化(generalization):描述特殊元素的对象可以替换一般元素的对象。其实就是 继承 的一种反关系。之前我们就说过,子类继承父类,父类泛化子类。
4)实现(realization):类之间的语义关系,一个类指定了由另一个类保证执行的契约。一般我们会说子类实现了父类的抽象方法,或者说类实现了接口方法。
图
UML 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各种各样的图,从图的动静表示来看,可以分为 动态 和 静态 两种类型的图。
1. 静态图包括如下 7 种。
类图:给出了系统的静态设计视图。在系统建模中,最常见的就是类图,主要是描述一组类、接口、协作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象图:给出系统的静态设计视图或静态进程视图。对象图就是不显示方法属性的类图。
包图:描述由模型本身分解而成的组织单元,以及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比如类图更细。
组合结构图:描述结构化类的内部结构,用于画出结构化类的内部内容。
构件图:描述一个封闭的类和它的接口、端口,以及由内嵌的构件和连接件构成的内部结构。用于表示系统的静态设计实现视图。
部署图:描述对运行时的处理节点及在其中的构件配置。在下图中,大框内部并在左侧带两个小长方形的就是 构件图 ,整个一起就是 部署图 。
制品图:描述计算机中一个系统的物理结构。
2. 动态图包括以下 7 种。
用例图:描述一组用例、参与者与它们之间的关系。给出系统的静态用例视图,描述需求。用例图最明显的特征是里面一定有小人,然后用例都是椭圆形的。
顺序图/序列图:是一种交互图,展现了一种交互,由一组对象或参与者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发送的消息构成,是强调消息的时间次序的交互图,也可以叫时序图。顺序图肯定有消息从左向右传递的过程,有很多图也会有消息从右向左返回的过程。微信、支付宝的支付接入文档中都有这个时序图的展现。
通信图/协作图:也是一种交互图,强调收发消息的对象或参与者的结构组织。它与时序图的区别就是没有顺序的概念,而是一种对象之间的组织结构。
定时图:一种交互图,强调消息跨越不同对象或参与者的实际时间,而不仅仅只是关心消息的相对顺序。
状态图:描述一个状态机,它由状态、转移、事件和活动组成,给出了对象的视图,强调事件导致的对象行为,这非常有助于对反应式的系统建模。在状态图中,我们会看到当前的状态、以后的状态,以及触发的条件。
活动图:将进程或其他计算结构展示为计算内部一步步的控制流和数据流,专注于系统的动态视图。活动图其实非常类似于 产品经理 或者我们在进行业务分析时画的的 流程图 。
交互概览图:是活动图和顺序图的混合物。
以上 14 种 UML 相关的图,我们给出了图示的都是重点要关注的,要能够看到类似的图就知道它是什么图。其它的只需要了解它是属于静态还是动态图就好了。
UML 视图
UML 对系统架构的定义是系统的组织结构,包括系统分解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关联性、交互机制和指导原则等提供系统设计的信息。具体来说,就是指以下 5 个系统视图:
1)逻辑视图,即类、子系统、包和用例实现的子集。
2)进程视图:它是逻辑视图的一次执行实例,描述了并发与同步结构。
3)实现视图:对组成基于系统的物理代码的文件和构件进行建模。
4)部署视图:把构件部署到一组物理节点上,表示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和分布结构。
5)用例视图:最基本的需求分析模型。
面向对象分析
OOA,面向对象分析,它的基本任务是运用 OO 方法,对问题域进行分析和理解,正确认识其中的事物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找出描述问题域和系统功能所需的类和对象,定义它们的属性和职责,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联系。核心工作也是两个,建立系统使用的 用例模型 和 分析模型 。
用例模型
用例方法是一种动态的需求合成技术,先获取需求,记录下来,然后从这些零散的要求和期望中进行整理与提炼,从而建立用例模型。用例模型以 用例图 为主要表现形式。它包括四个阶段:识别参与者、合并需求获得用例、细化用例描述、调整用例模型。其中前三个阶段是必需的,但是第四个阶段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用例之间的关系,它包括以下三种关系。
包含关系(include)。当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例中提取公共行为时,应该使用包含关系。
扩展关系(extend)。如果一个用例明显地混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场景,即根据情况可能发生多种分支,则可以将这个用例分为一个基本用例和一个或多个扩展用例。
泛化关系。当多个用例共同拥有一种类似的结构和行为的时候,可以将它们的共性抽象成为父用例,其他的用例作为泛化关系中的子用例。
泛化关系我们在后面的分析模型中还会看到,在用例图中展示泛化关系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如果需要展示的话,连接线和我们下面看到的类图中的泛化关系的连接线是一致的。
分析模型
分析模型通过静态的方式描述系统的基本软件结构,展现类和对象如何组成系统,以及它们如何保持通信,实现系统行为。分析模型以 类图 为主要表现形式。建立分析模型的过程包括:定义概念类、确定类之间的关系、为类添加职责、建立交互图等,其中可以将前三个步骤统称为 CRC(类、责任、协作) 建模。在这里,确定类之间的关系是分析模型中的重点内容,类之间的关系包括以下六种。
关联关系:关联关系表示的是对象和类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类与类之间的关系。(类与对象)
依赖关系:两个类 A 和 B ,如果 B 的变化可能会引起 A 的变化,则称类 A 依赖于类 B 。(一起变化)
泛化关系:一般事物与该事物中的特殊种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父类与子类的关系,是继承的反关系,父类是子类的泛化。(父泛子)
共享聚集(聚合关系):表示类之间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其含义是“部分”可能同时属于多个“整体”,“部分”与“整体”的生命周期可以不相同。(整体部分可分离)
组合聚集:也是表示类之间整体与部分关系的。不过这里的“部分”只属于一个“整体”,“部分”与“整体”是同呼吸共患难的。(整体部分不可分)
实现关系:将说明和实现联系起来。说明就是我们程序代码中的接口,只有方法定义没有方法体的,而实现就是实现了接口的类,必须去实现具体的接口方法。(类和接口)
注意到上述六个图示的连接线是不同的,这个也是要关注的内容,除了定义之外,要能看图就知道当前的类图表示的是哪种关系。
总结
今天的内容,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整个系列的文章教程中图片最多的,而且也是记忆量最大的。UML 14 个图的概念含义,其中重点的几个图形;用例图的关系的含义及图形表示;类图的六种关系的含义及连接线的表示。这三大块的内容,说实话,即使你在大学的时候学过软件工程,如果上班以后没有接触过的话,那估计用不了两三年也能忘得差不多了。在文章开头也说过,这一篇也是整篇都是重点内容,是需要我们深入学习理解并记忆的。
关于 UML 相关的内容可以通过下方参考链接中的内容继续去深入地学习。就像之前网络中的 TCP/IP 之类的知识点一样,UML 以及 面向对象分析 随随便便都是可以写一本书的,而我们学习的内容,其实都只是皮毛,或者说是它们最浅显的核心知识点而已。没别的,硬记下来吧,而且这部分知识对各位不管是做开发的小伙伴,还是期望和开发人员沟通的好基友们,都是非常有用的。
参考资料:
UML实践详细经典教程----用例图、顺序图、状态图、类图、包图、协作图:http://www.uml.org.cn/oobject/201609092.asp
UML图中类之间的关系:依赖,泛化,关联,聚合,组合,实现:http://www.uml.org.cn/oobject/201409232.asp
UML用例图之泛化(generalization)、扩展(extend)和包含(include)关系:http://www.uml.org.cn/oobject/201104211.asp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
《某机构培训资料》
以上是关于信管1.8软件工程UML与面向对象分析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