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技术圈都在盛传《纳瓦尔宝典》?

Posted 铭毅天下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技术圈都在盛传《纳瓦尔宝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7月2号买的实体书,断断续续已读过两遍,樊登读书听过7遍。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且每次读完都会有新的认知。

《纳瓦尔宝典》豆瓣 5180 人评价,评分8.5分。另外一本查理·芒格的商界畅销书《穷查理宝典》豆瓣共 11648 人(出版于6年前),评分8.6分。

对比之后,可见一斑。多方评价看,《纳瓦尔宝典》的确是一本好书。

但,现在给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一本好书需要经过岁月的洗礼、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大浪淘沙般由畅销书变成长销书(长,是经久不衰的意思)。

纳瓦尔是谁?

如果非要国内找个类比的话,我想到的分别是:段永平(步步高、OPPO、VIVO、网易、拼多多背后的男人)、张一鸣(字节跳动创始人) 、史玉柱(巨人集团老大)。

纳瓦尔-拉维坎特

纳瓦尔和这几位商界大佬一样,也属于成功商业人士,且是成功人士中爱发推特的(国内的大佬:张一鸣、史玉柱都爱发微博)。

亚马逊官网上对他的概括更具精简、更有说服力:“纳瓦尔-拉维坎特是硅谷知名天使投资人,投资过推特、优步等知名科技公司,他也是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创办了股权众筹平台 AngelList。作为一位印度裔的企业家和投资者,他关于财富与幸福的原则在网络上掀起了讨论的热潮,受到大量创业者的热爱和追捧。”

《纳瓦尔宝典》写了什么?

就两块内容,其一为财富;其二为幸福。

如果再细点解释:财富算作世俗的成功,财富是我们追求“人间烟火气”的基础,是“凡夫俗子”的“精神食粮”。

幸福之于你我,就像哈姆雷特之于莎翁的读者,“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央视曾经的采访“你幸福吗?”,五花八门的采访回答诠释了大众对幸福的不同层面的理解和认知。

《纳瓦尔宝典》更多呈现的是对财富、幸福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感悟和剖析。

他的思想来自于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处过的事......看似深邃不见底、实则是直抵心灵深处的"人间清醒"!

在日渐喧嚣、“算法当道”、“流量盛行”的快节奏的当下,能读到这些内容着实是一件幸事。

纳瓦尔的90%+之上的见解、思想都可以达到无可辩驳、拿来就可以实操。我列举出对我最有启发的 TOP10+片段,加上自己的解读和思考,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下。

把自己产品化

做过产品开发的我对于产品感触颇深。中大型企业基本不做小项目,最主要原因就是无法“量产”,无法只付出一份时间,赢得 N 份收益。

产品的优势就在于可以一份产品售给N多用户,一份投入,N 份回报;可以 1.0、2.0、3.0 的升级迭代新功能、新版本。

最成功的的例子比如:苹果手机、小米手机、微信、钉钉等。

自己怎么产品化?身边的朋友例子也不胜枚举:出书、出课程、出视频......

如果通俗点说,有一技之长,将一技之长产品化。“一”是虚数:一个可以,多个必然也是可以的。

“一技之长”不见得是技术,可以是颜值,如大V明星;可以是口才,如:志胜、董宇辉;当然也可以是纯技术,比如:吴恩达、李飞飞、左耳朵耗子。

各个细分的领域都有一个或多个的头部流量体在那,如果还没有,那必然是机会。

当然,在产品化的过程中,自己刚开始可能是一个人,后面走着走着可能就有了团队、有了公司在运作.....

人生早期有三个重大决定

人生早期有三个重大决定——在哪里生活、和谁在一起,从事什么职业

这些是刚毕业学生需要考虑的,去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去二、三线城市还是回老家发展?

和谁在一起,这个看似随着年龄增长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从长远看,的确值得花数年时间去磨合、去敲定......

从事什么职业,不见得是学什么专业就从事什么职业,而是随着自己职业发展,渐进的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好奇心所在,找自己真心喜欢、未来无限发展前景好的行业着实非常重要。

靠出租时间永远无法致富

赚钱的三重境界:

第一,出租时间赚钱。

所谓的工厂、公司上班人员、事业单位、公务员等都属于这一种。

不去上班,就没有钱。多上班,可能会多一点钱(有限的加班费或者调休)。

第二,一份时间可以出售多份。

本质上是有杠杆,比如之前所述的:书籍、自媒体(博客、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小红书、淘宝等)、课程(语音或视频课程)、产品(如:视频剪辑软件)、工具(公众号助手工具等)或代码(如:满足特定需求的代码)。

这里提及的杠杆都可以看做“边际成本为零”的产品。

啥叫边际成本为零?通俗点说:从0到1需要花费时间和投入,从1到2、从1到100、从1到10000000...都不需要有再多的成本投入。

花一份时间,可以产出多份的回报和收益。

甚至,“睡了觉之后,也能有收益”,本质上就是大家常说的“睡后收入”。

第三,购买别人的时间赚钱。

开公司、开工作室、开工厂等都属于这种范畴。N 多人以出租时间赚钱,老板以支付了 N 多人的时间成本的费用,赚取更多的钱。

这本质是更大的杠杆效应。

当然,这样也就印证了“靠出租时间永远无法致富”,至少我们得一份时间出售多份,打造属于自己的零边际成本的产品,如果还有能力,可以考虑购买别人的时间成立公司、做大做强。

纳瓦尔说:“没有股权,就没有通往财务自由的路径”。红衣教主周鸿祎说“想要解决财富自由问题,我只有一个方法不是996,而是参与创业,拿到股票,这是唯一的方法”。

很惊讶,大佬的说法出奇的一致。

做到最好,只因热爱

“如果你真的热爱一个事务,那就追随本心,努力找到利用它满足社会真实需求的切入点,利用杠杆效应扩大规模,以个人名义担起责任。这样,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你也将获得相应的回报,拥有自己所能提供或服务的所有权或股权,然后持续精进”。

热爱来源于好奇心的持续,热爱促使我们不因外部环境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持续做着可能外界不看好但自己确万分笃定的事。

“对自己热爱的事情孜孜不倦,乐此不疲,不断精进,日积月累,不要去计算自己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一旦开始计算,你就会失去耐心”。

“把你所做的事情做到极致。精益求精,直到名副其实。让机会自动找到你,让运气成为必然”。

与“聪明”相比,“思路清晰”是更好的赞誉。

纳瓦尔也是物理学家费曼的粉丝。费曼的经典理论——“一个问题,如果你不能给别人讲明白,十有八九是你自己还没懂”。

“真正的知识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就像一根链条,从基础层面到应用层面环环相扣”。“真正聪明的人是思路清晰的思考者。他们把基础知识和基础层面了解得非常透彻”。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我对计算机网络协议这个基础知识相对漫长的认知过程。本科阶段对于协议的理解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字都认知,但连起来不知道什么含义。研究生阶段研究的大方向就和网络协议挂钩,天天都是网络协议相关的文献,讨论的也是网络协议的问题,至少对概念的理解又清晰了几分。而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和网络设备打交道,每天要往机房里跑,调试设备、部署网络环境,什么单网桥、双网桥,每天还要wireshark 抓包分析,协议不再是理论层面,而是看得见的“抓包”,摸得着的“代码”。所以,至少和别人再讲网络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变成了非常清晰的知识线条、知识体系的讲解。

非常简单且通俗易懂讲清楚复杂的概念,的确不容易。学习型高手、一年拿下麻省理工四年本科课程的斯科特杨提出了“隐喻”的解决方案——将复杂的问题给出现实中的妇孺皆知的浅显易懂的例子做类比。

选择短期内更痛苦的道路

困难的事,越做越容易;简单的事,越做越难。“如果在一个艰难的决定上意见不统一,你就应该选择短期内更痛苦的道路”。

链家和贝壳创始人左晖生前一直强调“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至少N多人已经验证了上面的说法的正确性。困难的事,就意味着竞争小,一旦做起来前期虽投入多、投入精力大,后期就会越顺利。而简单的事,内卷厉害,所以,越往后会被“卷死”。

比如:近几年的考研热就是卷的要死。对于计算机专业同学来说,大家可能忽略了,如果技术过硬,不读研照样能拿到薪资不菲的Offer。不愿吃写代码的“苦”,寻求考研的“捷径”,结果成为了万千考研大军中的“炮灰”的案例不胜枚举。

“如果一条道路会带来短期痛苦,那么它也会带来长期受益”。

一书在手,便不觉得浪费时间了——查理·芒格

“读书唯一的原因应该是喜欢,不需要其他任何理由。不要把读书当成一项任务,读书就是因为乐在其中”。

我前一阵读完了王小波的随笔《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最大的感触有两个。第一:行文没有长句子,都是短句,非常好读。第二:自成风格,各种幽默的、a little yellow 的比喻总是能让人捧腹大笑,大笑之于有所思。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的随笔集《时间从来不语 确回答了所有问题》中的《大轰炸》写于二战时期的德国,季老写到自己在躲避飞弹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德国飞机制造之父”、“蜚声世界的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我当时读的时候很震惊,一个是中国文学家,一个是物理课本上听过的德国的物理学家。二人竟然有交集。注意哦,这些内容,Google 是搜不到的,我刚才自己搜了,的确没有。很神奇,只有读书,才能看到。

季老在 1987 年的文章《用历史眼光看待一切问题》中写道“我在这里大胆地说一个预言:到了2050年我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回顾今天,一定会觉得今天有一些措施不够慎重......”,这种跨越几十年历史的预言,加上1987年是我的出生年份,更显得几分“熟悉”和亲切。更为可贵的是,2021年7月1日,中国已向世界庄严的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这比季老的预言早了29年实现。当时读到这里,我心生感慨“这盛世,已如您所愿”!

这或许就是阅读的意义,历史会在某一个时间点交汇,时空会在某一点聚焦。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你只是一只会做计划的猴子

其实我自己文章中也多次提及的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本质是一个伪命题。

之前我也和同事讨论过,不存在绝对的不可替代性。从历史的角度、离了谁,地球都照样自传,太阳也照样会东升西落。

从个人角度,我们倘若认为自己是公司的顶梁柱、核心成员,公司离不了我,多半是“痴人说梦”,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我们只是社会成员的一份子,所谓的重要性,都是某个集体、某些人的主观的观点。且不说观点的偏颇,光是历史的局限性就够我们吃一壶。

从长计议,以历史的眼光看问题,你会发现“神马都是浮云”。

真正的幸福只是内心平和的副产品,主要还是源自接受现实,而不是改变外部环境。

我们改变不了外部环境,不止改变不了,改变自己都很费劲,这是不争的事实。纳瓦尔说“幸福的自然属性是平和。如果你身心宁静平和,那么你终将得到幸福”。

“嫉妒是幸福的敌人”,不争、不比,是真正的大幸福。

学习上,不比成绩,和自己比较,看是否每天进步一点点。

工作中,“和比自己更成功的人在一起”。不比业绩,做好自己就够了,提升自己的杠杆才是王道。同事间的“蝇营狗苟”、“勾心斗角”、“东厂西厂”是明、清朝代的产物,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大胜呼喊,“明朝一灭亡了378年,清朝已灭亡了110年,净整那些没用的图啥?”

有了孩子,不比孩子,“玩耍时,和比自己更快乐的人在一起”。看重孩子的成长,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家长要身正示范、知行合一,孩子自然不会差......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活法,都会有自己的所谓的“成功之道”,听多数人的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做决定。

罗翔老师说“不要去羡慕别人,因为你没有可以羡慕的。人生中绝大多数,说实话都不是你能决定的。人生95%的东西是我们决定不了的,我们的出身,我们的智商,我们一生的机遇,其实都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

李开复在《世界因你而不同》中曾说"人生在世,我们要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并用智慧分辨二者的不同!"

人有两次生命,第二次生命始于你意识到生命只有一次的那一刻。

年龄越大会越发现,什么世俗的成功、名利,别人的眼光啥的都不重要,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在能活着的大前提下,健康 > 注意力 > 时间 > 金钱。

电视剧《琅琊榜》夏江的经典台词“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言简意赅,直击要害!

如果不想跟一个人共事一生,那就一天都不和他共事。

这句话太扎心了,世俗的种种原因,相信很多人很难做到。

处理冲突的首要原则是,不要和经常参与冲突的人在一起。

每天坚持才是最重要的,坚持做什么是次要的。

“最好的锻炼是每天都能坚持去做的那种锻炼”。

如何改变习惯?——自律使然。

“首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其次,知道该怎么做;再次,把规划告诉朋友,让一致性偏见发挥作用;最后,严格自律,知行合一,进行自我重塑,直至蜕变成全新的自己”。

要从生活中获得回报,你要做的并不是合群,而是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合群是大前提,否则会处处碰壁。但,要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里,要和而不同。

“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不要形成所谓的小团体,这种有百害无一利,即便占时获利,将来也会吃大亏。

迅速采取行动,并对结果保持耐心。

“有想法就直接采取行动,就是这么简单”。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针对大事,比如:战争层面。

对于个人发展不见的要准备那么充分,先干起来,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往往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不要等全都准备好再出发,因为内卷的当下,很多人会抢跑、会走近路、会带家伙等,会让我们措手不及。

小结

我列举的内容只是书本内容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深邃的见地等待去发现、等待去挖掘。

“懂得那么多大道理,依然活不好一生”的观点甚嚣尘上,核心点在于得行动,不求多点并行,至少得单点突破。

加油,干就完了!

以上是关于为什么技术圈都在盛传《纳瓦尔宝典》?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神书《纳瓦尔宝典:财富和幸福指南》说了些什么

神书《纳瓦尔宝典:财富和幸福指南》说了些什么

纳瓦尔宝典,是一面镜子

纳瓦尔宝典,是一面镜子

重读《纳瓦尔宝典》精彩语录及感悟篇

重读《纳瓦尔宝典》精彩语录及感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