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相关内容

Posted 青春无敌美少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测试相关内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近在面试测试和测试开发的岗位,因此把最近被问到的高频和相关知识做一个总结

文章目录

1.什么是软件测试,软件测试的定义?

答:
(1)软件测试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程序错误。注意在一些选择题中写到是为了检验软件是否正确,注意甄别。
(2)通俗来讲,就是通过“人工”或“自动化”的手段,来测试某个程序或系统,进而检验其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2.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什么?

答:
软件测试最直观的目的肯定是通过对软件系统或程序的测试,发现其中的错误。
软件测试的目的具体如下:
① 验证软件需求和功能是否得到了完整的实现
② 尽可能早的发现软件中的bug
③ 尽可能多的发现软件中的bug
④ 验证软件是否可以发布
⑤ 对软件的质量、性能、效率做出合理的评估
⑥ 预防用户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
⑦ 预防下个版本可能出现的问题


3.软件测试流程是什么(重点)?

答:
①需求分析
②制定测试计划
③设计测试用例、编写测试用例
④实施测试(执行测试用例)
⑤提交bug,提交缺陷报告
⑥生成测试总结和报告


4.测试应该包括什么内容

答:
①用例编号;
②测试项目;
③测试标题;
④重要级别;
⑤预置条件;
⑥测试输入;
⑦操作步骤;
⑧预期输出


5.V模型和W模型的优缺点

答:
V模型优点:
V模型明确地标识出了在开发过程中一般应完成的测试级别,以及这些测试级别与代码生成前各项开发活动的对应关系——单元测试依据详细设计检查代码是否正确实现了单元的功能;集成测试依据概要设计检查各单元间的接口是否正确实现;系统测试依据需求规格检查软件是否作为一个整体有效运行;验收测试则是由用户代表依据用户需求检查软件是否真正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
V模型的缺点:
V模型把测试活动全部安排在编码活动之后,这样可能会导致需求开发和设计阶段的错误直到编码完成之后才发现,这不符合尽早测试的原则,会增加很多开发成本,以至于影响软件交付工期。
W模型的优点:
W模型是对V模型的一种改进。W模型中,软件开发和测试是紧密结合的,每个开发活动完成后就同步进行测试活动——需求分析完成后进行需求测试;设计完成后进行设计测试;编码完成后进行单元测试;集成完成后进行集成测试;系统构建完成后进行系统测试;完成交付准备工作之后进行验收测试。
W模型的缺点:
W模型中开发活动都是串行的,开发和测试也是一种线性的关系——只有开发活动完成了才能进行测试活动。这种方式使得W模型无法适应敏捷、迭代开发,以及灵活的变更调整。


6.常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答:
1.等价类划分法:将程序的输入域划分为若干个区域(等价类),并在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元素生成测试用例。该方法是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它能检验程序是否可以实现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需求。无效等价类是指对程序的规格说明是不合理的或无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它能检验程序在不符合规则的数据输入下,是否会有异常;无效等价类至少应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视具体情况而定。因此,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因为软件不仅要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划分标准要遵循:完备测试、避免冗余的原则。

2.边界值分析法: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这种情况下,其测试用例来自等价类的边界。
(1)边界值分析不是从某等价类中随便挑一个作为代表,而是使这个等价类的每个边界都要作为测试条件。
(2)界值分析不仅考虑输入条件,还要考虑输出空间产生的测试情况。

3.正交试验法: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一种试验法,它是利用正交表来对试验进行设计,通过少数的试验替代全面试验,根据正交表的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适量的、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整齐可比”的特点,用例设计只讨论各因素是相互独立的正交试验法。

4.因果图法:是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条件的组合,并产生多个不同结果的测试方法。因果图法主要是输入条件与输出结果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画出便于观察的图示,结合判定表法来设计测试用例的一种方法。


7.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软件测试的流程(重点)

需求分析→测试计划→ 测试设计、测试开发→ 测试执行→ 测试评估


8.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

需求分析、计划、设计、编码、测试、运行维护


9.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一、等价类
等价类划分法原理
1、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少数代表性数据作为测试用例
2、每一类的代表性数据在测试中的作用等价于这一类中的其他值,如果某一类中的一个例子发现了错误,这一等价类中的其他例子也能发现同样的错误。
3、反之,如果某一类中的一个例子没有发现错误,则这一类中的其他例子也不会查出错误

二、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本身只是一个特定的数据,例如:文本框需要输入6-18位字符。
边界值有:
1)6个字符
2)18个字符
次边界:边界附近的值,按照系统规定的单位或者计算方法,一个数据的差异。
三、因果图法
因果图法是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输入条件组合的测试方法
根据输入条件的组合、约束关系和输出条件的因果关系,分析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从而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涉及的各种组合情况。
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1)恒等,原因A成立,结果B一定成立。
(2)非。原因A成立时,结果B一定不成立。
(3)或。原因A,B,C三者只要有一个成立,结果D就一定成立。
(4)与。原因A,B,C都成立,结果D才会出现。
2、原因之间的约束 。 假如原因成立用1表示;不成立用0表示。
(1)互斥(edusive)。也就是A+B+C≤1
(2) 包含(include)。3≥A+B+C≥1
(3)唯一(only)。A+B+C==1
(4)要求(request)。原因A成立,要求B一定先成立。
3、结果之间的约束。 假如结果成立用1表示;不成立用0表示。

以上是关于测试相关内容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因果推断review

软件测试-黑盒测试方法---正交实验法场景图错误推测法

相关不是因果,哪又是啥?

因果诊断原理

因果诊断原理

R语言伪相关性分析(Spurious Correlation)相关关系不是因果关系:以哺乳动物数据集msleep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