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hboard总结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dashboard总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技术A 前言:我现在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这些设计。给自己做一个沉淀。很多思路来源于 Jan Losert 的《26 Steps of Product & Dashboard Design》一、关于dashboard
Dashboard主要是后台产品。 To B产品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 平台型产品 ,比如百度推广、微信公众平台、UCloud。另一类是公司自己 内部的平台 ,比如OA、CRM、WMS等,用户全部是内部员工。而这两大类无论是哪一种,普通用户都很难接触到,除非有明确需求的用户才会接触到。
后台产品多数都以下长这样,一般都是满屏的图表、表格、输入框、按钮:
1)无疑就是了解业务,2B产品的业务相对来说,了解起来非常困难。那这个其实也没有很多办法,唯有多看几遍需求,多和产品和后台同学沟通多了解了。
2)最好让客户发2-3个喜欢的参考案例过来,了解他喜欢的内容,以及他对设计结果的期望。
3)用户画像。它让你明确为谁设计;在解决方案模棱两可时,它能有效地帮助选出一个最合适方案。用户画像其实只是一个需求的一个描述,它虽然能帮助不同角色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但是用户会随着你产品的扩大,时间的推移等也会跟着一起变化,所以也需要进行更新和调研。(我基本都是通过咨询市场运营的人,进行描述,很难实际接触到真正的人。)
4)设立一个明确的目标。
5)建好项目文件夹。看到比较好的东西,就档下来。为之后做情绪板做准备。下图是我创建时的文件命名。
关于找参考。1.设计相关。由于相对而言,在市场上很少能够让你直接登录后台的系统,所以我一般会在dribble、Behance、花瓣上面找一些相关的设计。 2. 新功能。我会直接百度谷歌搜界面,虽然很丑,但是大致需要放什么内容,也能够大致了解到人家的交互逻辑
这个时候一般我们产品都会出一份很草的原型图(不解释的情况下很多情况是看不懂的)。但也因为如此,自己可以发挥的空间就很大了,可以进一步站在产品的角度思考问题。
回归正题,比如出一个新功能,我会重新思考一下整个操作流程和交互逻辑,看是否有更好的方案。这个阶段思考最多的是极端边缘情况,然后反馈给大家。在这个阶段,就把边缘情况定下来非常重要。不要等到设计阶段再去想这些问题;更糟糕的是要到开发阶段才去想,那样你会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1)情绪板
这个时候根据业务,思考好整个设计的关键词,比如,我设计的是大数据,那我这边可以是科技感,真实,数据,直观之类的词。根据之前找的一些图,提取一些相关词的颜色、代表形状等等。那这个时候,整个设计的调性和icon的一些元素都可以定掉了。
2)各个部分的设计
① dashboard。你要明确,dashboard是谁看的,市场销售?领导?技术人员?运维?这一步其实蛮重要的,明确之后,我们再提供相应的数据,否则就会有部分和用户相关,部分和用户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情况。如下,这种大数据的统计,很明显是给领导看的。那我实际用的是运维人员,那这些统计对于用户人员来说是没有用的。
( 这篇文章讲的是给领导和市场人员的dashboard的设计:https://www.geckoboard.com/blog/building-great-dashboards-6-golden-rules-to-successful-dashboard-design/#.WZ_gcpOg_yI)
② 有逻辑组织信息,善用留白。
·将所要展示的数据梳理清楚后,思考不同数据之间,谁和谁有相关性,适合放在一起。比如,KPI数据和销售渠道放一块,财务信息统一放一起。
·同时考虑每种信息的重要性,分层级展示。
·只放重要的信息。别放无用的信息。
此处在公司深有体会,不管是产品还是开发,都喜欢多而全,密而重,却不讲有用性和呼吸感。表示很无奈
③ 布局。
为了获得第一反馈并开展讨论,我第一稿不会考虑像素,会把之前用的元素拖过来用,这让我不到一天就凑出来一个像模像样的页面。
讨论过后就要考虑像素的问题了。这个时候我一般会用栅格来做,做栅格之前我会先大致定一个,然后和程序员沟通,他们用的是什么方式,我这套栅格系统是否适用?更精细的我会用格式塔原理进行排版。
④配色。我是根据情绪板提炼出来的颜色进行配色的。这样到时候评审的时候,别人问你,为什么是这个颜色,你也是有理有据的。当然由于行业内的一些特殊用色,会进行稍微的修改。
这里不太建议,使用相近的颜色进行做柱状图的。毕竟要考虑色盲的情况。提供工具是 Corlor Oracle ,用来检测自己所用的颜色,是否能让色盲色弱患者正常使用( http://colororacle.org/ )。 体量轻巧,用起来极方便。
所以在设计的时候 1.色调和明度的跨度一定要大;2.仿照自然的配色;3.使用渐变,不要使用一系列固定颜色
⑤控件。对于控件,我经常使用原子理论。例如,一个表单标签,搜索框和按钮共同打造一了个搜索表单分子。分子组成好了,我就可能会有有机体。每个组件都设计好了之后,更换配色,替换掉之前的占位的部分就好了。(有兴趣的可以看下《设计的形状》这本书)
⑥表格。数据表格方便用户浏览、分析、对比、筛选、搜索、操作信息、以获得相应信息,进行相关操作。
对齐方式 :文字用左对齐;数字用右对齐;表头遵循数字对齐的方式;别用居中对齐。
表头 :样式与表格主体,最好有明显的视觉区分。标题文案尽量简约清晰。
分割线 :水平分割线最有用;垂直分割线有时可以用有效的对齐方式代替。别在需要垂直浏览的表格中使用斑马线。用分割线的时候,一定要非常淡,不要影响查看数据,一定要淡!!!降噪!!
借助图形化表达: 过多的文字却会给界面带来阅读负担,适当使用图形表达,可减少占用空间,让表格主次分明。
⑦表单。管理平台的功能大部分需要通过填写表单来实现,但由于其业务特点,它的表单填写内容繁多,逻辑复杂。若直接罗列所有表单内容,一定会让用户望而生畏,且容易出错。
合理组织表单内容: 加标题,加进度提示(有研究表明,比起完成一项大任务,人们更愿意去完成10个小任务,因为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能给人带来一定成就感)
对齐: 业界比较认可的标签对齐方式有顶对齐、左对齐和右对齐三种。
对于简易表单可以使用顶对齐;对于较复杂表单,更倾向于选择右对齐,而对于布局复杂的表单则可以用左对齐的方式。
我一般都是上传到 “蓝湖”,然后配上交互,这样开发和产品看都没什么问题了。然后等开发完就走查。
目标: 我曾经同时做4个项目,但到最终都很无力。现在只负责1-2个项目,我对项目会进行更多的思考,自己进步也大了很多。
别太信dribble :1、我给我领导看了些dribble里面我认为神乎其神的图,领导看过之后觉得毫无感觉,反倒是一些内容很多看上去很复杂的图,领导倒是很喜欢。(此处要考虑国人的审美,看看国内的大街和国外的大街就知道了)2.考虑实际运用情况,dribble里的图很多只care视觉形式,实际运用情况和实际性能相对来说很弱,
但人家的设计思路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关于Dashboard设计的总结
参考技术A 作为一个TOB产品的设计师,一定设计过仪表盘 ( Dashboard)无论是哪一种数据产品,仪表盘(Dashboard)都是最核心的功能。他是用户接触数据的第一个页面,相当于数据产品的门户,担负着提纲挈领,引导分析的重要职能,帮助用户能够快速判断业务情况,支持他们做出决策并行动。概括的来说Dashboard的作用可以分为三大类,监控、分析和概览。1.在监控场景中,Dashboard主要为用户集中提供便捷的关键指标实时监测,及时告知异常状态,并引导用户定位问题。
2.在分析场景中,Dashboard主要通过数据图表,配合控件进行不同维度的数据分析。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时间筛选控件过滤图表上的数据范围等。
3.在复杂业务中,Dashboard还用于概览场景,集中呈现业务分散的重点信息,用户还可以通过提供的入口快速跳转至相关模块。
介绍完场景,接下来说下如何做好一个Dashboard的设计,我会分为两个部分说下,设计制作之前需要考虑的与开始设计要做的。
首先设计之前
1. 划分用户角色
对于不同行业,不同业务,不同职位的人们来讲,关注的内容自然不一样。所以首先需要清楚Dashboard的目标用户是谁?一般会从业务线或岗位入手。不同业务线间,关注的核心指标自然不同,比如酒店管理系统,酒店区域经理关心的是区域酒店的经营情况,酒店的店长又会关心自己酒店的营业额。管理层重在把握全局,而执行层重在每个细节的执行效果,关注的数据层级和指标也会有所差异。
2. 分析使用场景
思考用户在什么场景下使用dashboard、使用频率如何、是否有特殊使用场景。
一般来说主要的数据分析场景包括:实时监控场景,指定主题分析场景,移动查询场景,周日会汇报场景和大屏显示场景等。
比如从实时监控场景来讲,Dashboard 会被分为实时和历史两种,两种略有差异。实时侧重于监控,历史侧重于了解和分析。这两种没有明显的分界,实时需要历史的信息作为对比,来判断当前的数据是否正常。而历史也需要准实时的信息来更快地了解当前的情况。这两种形态的Dashboard 对于数据产品来讲都必不可少。
在比如移动场景考虑到屏幕等硬件条件的限制,则侧重于通知和展示,不深入到分析部分。到具体产品设计上,提供最核心的数据查看和智能挖掘,不做过多的查询功能和复杂的交互。同时,基于现有大部分人通过手机进行沟通,那么页面或数据的分析也变得重要
3. 选定内容
在了解用户与场景后,接下来就要选择到底要展示哪些内容了。
例如我在做酒店管理系统的时候,首先明确了有哪些角色使用,比如店长、服务大使、工程管理等,其次是分析场景。店长关注酒店的客房入住率,每天的收益,但在交付日时他们不仅是只看数据,还想得到的是对数据的分析,所以我们不只是做数据展示,还要做数据分析,还要分清他们关注的是趋势,还是关注异常。需要突出收益趋势与客房入住率异常的提示等等。
此外我要说对于专业的领域内容主要还是由客户方提供,因为对于专业的数据与角色他们要比我们更加了解。这里就需要我们有与客户方沟通的能力了。设计师需要做的是去引导客户方给出真正的需求内容。
获取内容后,我们就要对内容进行布局
4. 内容布局
在《Information Dashboard Design》一书中指出:“Dashboard内容必须合理组织,从而反映信息的本质和支持有效且有意义的监控;信息不能随便放置,也不能只是根据剩余空间来设定大小;相互关联的项目应该放置在临近的位置;重要的项目版面要大一些,这样才能比相对次要的信息更加突出;有特定顺序的项目,要以一种视觉上被关注的顺序排列。”
以上是对需求分析的一些理论知识,
接下来第二部分开始实践画图了(个人总结)
1. 梳理需求
我一般会将所有的需求列出来,然后对其进行排序,我会分为三中程度梳理
1. 必要的[★] 系统可以运行所需的最基本的功能。
2. 有会很好的[-] 可以增加亮点,但是不属于核心服务的功能
3. 不是必要的[x] 没有这个功能的情况下也能很好使用产品,虽然没有必要的功能,但是最好也要记录下来。
我一般会用笔记来记录,电子文本的话我推荐可以使用 Trello 。
2.对功能进行缩减
记录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有很必要的功能,这是就要对必要清单进行缩减,你可以对功能分阶段,在产品初期更需要那些功能。对于TOB的产品功能固然重要,但在操作体验上来说越简单越好。现在不做,不代表未来不会有。在不断迭代测试反馈中去优化产品。是在设计的时候一直要坚持的。
所以要缩小列表的范围,并确定哪些内容需要始终可见并且可以随时访问,哪些可以隐藏或不那么突出的。
3. 可定制的仪表板
有时,你会发现,无论你多努力,一个Dashboard布局都不会适合每个用户。在这些情况下,你可以让用户自己定制,下面有两个例子可以参考。但是:定制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案。设计出直观的解决方案是设计师的工作,而不是用户。
WordPress是定制Dashboard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通过拖放卡片来制定适合自己想要的仪表板。非常适合用于模块需求优先级不同又有多项任务的用户。
如果你可以轻松的将用户分类,就可以参考与 Panda 类似的操作,将用户分为不同的职业属性,对内容进行布置。 Panda 还提供了很多预先设置好的模板可以切换。这种设计非常适合自定义的体验,用户不需要花费时间手动更改所有内容。如果用户想进一步自定义,可以提供完全自定义体验的选项。
4. 开始设计页面布局
经过以上步骤,你已经大致明确了自己要做的了,那就开始动手画吧,我的习惯是现在纸上快速画出布局。我会出最少3种以上的方案,不需要画的多好,只要自己能看懂,并不断的推翻改进。
要记住的一点是,我们并不是为了做出最好看的仪表板设计,而是做最有用。在设计的时候你会发现还有很多不了解的或是不确定的,就要去和客户、产品沟通。
TOB的产品都会有Dashboard。花一些时间来玩这些应用程序,思考为什么这样做,优点与缺点,哪写可以借鉴。
1.像任何的UI工作一样,在设计时始终假设自己是用户去不提问推敲自己的设计。
2.不要用非必要的功能来填充仪表板。思考用户需要知道的是什么,并确保用户可以找到。
3.要考虑手机端的体验。用户可能需要在外出时检查仪表板。
4.收集反馈并实际观察用户在使用仪表板时的行为。做好可用性测试
5.不要忘记空状态。在仪表板上没有数据时,它会是什么样?将如何向用户展示?
以上都是我在做Dashboard时的一些经验和心得,一些也是看一些文章学到与了解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是关于dashboard总结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Kubernetes实战总结 - dashboard部署(v2.0.0-rc6)
Spring Cloud总结22.Hystrix Dashboard的使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