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微服务架构

Posted 不来的恩特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初识微服务架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去年买了《微服务架构设计模式》,断断续续看了几章。很多内容的理解浮于表面,影响不深。最近论文写完腾出一些空闲时间,遂欲系统地重读本书。目前读完了第一章,颇有受益,对微服务形成了宏观的认识。

一、微服务的产生原因

新事物的出现多半是旧事物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微服务也不例外。在微服务架构出现之前,常见的web应用都是以单体的形式进行开发部署。一个单体应用在项目开发的初期,具有设计简单、开发敏捷、测试部署方便等优点。但随着业务的发展,这个单体项目的代码与业务逻辑不断膨胀,就会陷入“单体地狱”。且单体地狱的出现只能被延缓,不可避免。

何为“单体地狱”?即一个单体应用随着承载业务逐渐增多,代码量不断膨胀,出现开发效率降低,代码逻辑复杂且相互制约,测试部署难度增大等问题。它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代码复杂度高。系统本身过于复杂与庞大,团队新人难以理解代码逻辑,上手难度大。即使是团队老人,开发新需求时,也会碰到新代码受到旧代码的制约,开发完成后,测试容易出错等问题。

2)开发效率低下。庞大的项目体积导致IDE运行速度变慢,为了测试构建项目时间变得很长,严重拖慢了开发进度。

3)部署周期变长,且易出错。代码在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与部署。一来,测试点数量庞大,完整进行测试的时间周期长。二来,由于系统的复杂度,新的改动常常“牵一发而动全身”,破坏了旧代码的约束与逻辑,出现意想不到的错误。诊断和修复问题也十分困难。

4)技术升级困难。在单体应用上尝试新技术是非常困难的。如一个Java单体项目不可能该用golang,除非重写整个项目。某个jar包A依赖低版本的jar包B,导致jar包B无法版本升级。

二、什么是微服务

针对单体应用的问题,便逐渐演化出了微服务这种解决方式。微服务将一个单体应用按照功能模块进行服务拆分,每个服务拥有自身单独的数据库,并可独立开发、测试、部署,并通过松耦合的方式进行进程通信。以书中的FTGO项目为例,这是一个类似于美团外卖的应用系统,包括餐厅管理、订单管理、配送管理、账单管理、支付管理等五大模块。那么根据微服务的架构思想,FTGO可将上述五大模块实现成五个独立的服务,分别由不同的团队进行负责管理。

采用上述微服务的架构模式,会带来以下好处:

1)开发效率提高。庞大的单体应用被“化整为零”,每个服务的体积远小于原来的大系统。一来,代码的复杂性会相应地降低,项目更易于理解。二来,每个团队可独立开发、测试、部署、维护组内的服务。三来,IDE的运行速度与项目的构建速度大幅提升,减少开发人员等待的时间。

2)每个服务可以独立扩展。如订单服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部署更多机器,而餐馆服务则不作更改。

3)更容易实现技术升级。开发一个新服务时,完全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只要根据约定好的通信方式暴露接口,屏蔽系统内部发生的变更即可。

三、微服务架构的弊端

Fred Brooks曾在《人月神话》中说到“软件工程没有银弹”。微服务架构也未能幸免,它在解决“单体地狱”的种种问题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

1)服务的定义与拆分具有挑战。微服务架构本身很优秀,但是能运用好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由于服务的定义与拆分并没有一个完美的算法可以解决,这更多取决于架构师的水平。比起编程工作,这更像是一门艺术。糟糕的微服务拆分,会导致不同服务相互耦合,非但不能解决“单体地狱”的问题,还引入更多分布式服务的新问题。

2)分布式系统的复杂性。当一个单体应用采用微服务架构重写后,就成了一个分布式系统。而分布式系统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包括进程间通信、分布式事务、数据一致性、自动化部署等。

3)各团队之间需谨慎协调。当一个需求需要更改多个服务时,需要多个团队协商确定方案,共同开发,并在发布时,确定一个发布计划,保证项目以正确的顺序进行发布。

四、软件工程没有银弹

目前市面上常出现的现象是,一个新技术的出现,会产生一批“无脑吹”。每一项新技术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大概率会产生新的限制与弊端。但是狂热的追捧者常常是对优点大肆宣扬,对缺点却闭目不见、充耳不闻。殊不知,要充分发挥一项技术的力量,就必须辩证性地全面看待技术的正反两面。
微服务与单体,各有各的优势,也就有各自适合的场景。微服务是单体在逐渐走向复杂后的解决方案,但不是所有项目开发的唯一的答案。如果你的项目结构简单,且发展有限,那么杀鸡焉用牛刀,采用单体即可。毕竟使用微服务就不得不考虑包括服务拆分、分布式事务、数据一致性等复杂的问题。

五、否定之否定–微服务架构设计模式

本书第一章的最后,便是讨论过微服务的弊端之后,再对这些弊端进行一次否定。作者总结了采用微服务架构会碰上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并将解决方案提炼成了一个个设计模式,详述将在后续篇章中徐徐展开。

初识微服务(技术栈单体分布式架构)SpringCloud

(目录)


微服务技术栈

从单体架构过度到微服务架构,需要一系列中间技术支撑,其中重要的部分包括:


认识微服务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服务架构也从单体架构逐渐演变为现在流行的微服务架构。这些架构之间有怎样的差别呢?


单体架构

单体架构:将业务的所有功能集中在一个项目中开发,打成一个包部署。

单体架构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缺点:


分布式架构

分布式架构

分布式架构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分布式架构虽然降低了服务耦合,但是服务拆分时也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

人们需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来约束分布式架构。


微服务

微服务的架构特征


SpringCloud

SpringCloud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微服务框架。官网地址:https://spring.io/projects/spring-cloud。

SpringCloud集成了各种微服务功能组件,并基于SpringBoot实现了这些组件的自动装配,从而提供了良好的开箱即用体验。

其中常见的组件包括:

另外,SpringCloud底层是依赖于SpringBoot的,并且有版本的兼容关系

如下:

这里使用的版本是 Hoxton.SR10,因此对应的SpringBoot版本是2.3.x版本


技术栈对比

企业需求


总结


以上是关于初识微服务架构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初识微服务(技术栈单体分布式架构)SpringCloud

初识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图

初识微服务

初识springcloud以及其代理详解

初识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