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邢兆雨:从统计专业到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博士生!

Posted Datawhale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厦门大学邢兆雨:从统计专业到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博士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期嘉宾:邢兆雨

个人简介

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2021级萌新

专业:数理统计

项目经历

厦门路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教育数据分析

建信金科—企业违约预测分析

厦门大学教务处—评教数据分析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学科数据分析、学科数据库搭建

Offer:阿里巴巴,百威亚太,厦大博士

去向: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博士生

主要研究方向:高维统计问题,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

小编有感

本期受邀采访的嘉宾是在WISERCLUB工作6年之久的现任主席——邢兆雨学长。从保研到读博,学长一直在学习数理统计专业,是一位厦大经院的元老级选手。

主席给小编最初的印象是很多比赛拿奖的大佬、是既学习优秀又追求爱好的文艺青年。一年的共同工作使得小编和主席有了更多的接触,从整个人物系列的开创、到每一篇文案的反馈,都让我愈加觉得学长文理兼修、温润如玉,有着浓重的人文气息。对文字有很强的把控力,做事十分细致周到,对CLUB的工作非常负责。

这次采访中,主席分享了他的实习和获奖经历,以及读博这条路上的体会与看法。希望本次访谈的对话可以为犹豫是否读博的同学起到帮助,为读者朋友们提供新的视角。

Q&A

Q1.学长作为主席,对CLUB一定有不一样的感觉,能讲一讲和CLUB的缘分以及在这里的故事吗?

说起来今年是我在CLUB的第六年,属实是缘分匪浅。还记得是16年秋天时参加了一个数据比赛、做数据分析案例,那时在迎星老师的推荐下加入了WISERCLUB向师兄师姐请教学习。当时的主席孟韬学长是我的引路人,传授给我非常多的知识与经验,也带我融入并爱上这个集体;后来我就在CLUB一届一届地留下来了。

17到21这5年之中,我在CLUB的各个部门基本上都工作过,对于他们怎么运作以及这些年发生过哪些演变都比较熟悉。去年的时候就在想,在这里摸鱼混了这么多年学到了许多却没为组织做过什么大事,或许也到了我应该为CLUB贡献一份力量的时候。特别幸运地,有这我们一届超棒的管理团队与我一起做了许多开创性的事,包括我们的引航CLUB”系列访谈B站视频号的访谈节目和分享系列人物系列纪录片WISERCLUB官方网站的搭建等等许多——这一年间时时会惶恐自己做不够好,愿自己的工作对得起CLUB各位前辈多年的照顾与器重。

Q2.学长之前竞赛获过许多奖,学长有什么经验能分享学弟学妹们呢?

我其实是菜鸟一个啦,虽然表面上看似乎拿了一些奖,但其实水分挺大的;能拿到奖不是靠队友就是凭运气,凭自己单打独斗拿的奖是很少数。我只能从自己的菜鸡视角分享下抱大腿和水竞赛的经验。

第一是一定要找靠谱的大佬队友组队:和有能力、有责任感的人一起组队更容易成事,成员之间发挥比较优势分工协作非常重要。平时多抱紧大佬学习讨论,竞赛时大佬会以一定概率愿意带你起飞——之前百威的全球亚军就是紧抱着俩上交大佬蹭到的,我是飞上海去做了全英演讲和答辩。

第二是要多尝试,不要被参赛人数这些虚的东西吓到,真正去花心思做的人可能没有那么多。如果技术没有特别过硬的话可以不死磕腾讯科大这些群英荟萃的比赛,尝试些美团百威之类的小赛,以厦大统计双一流的实力一般还是能拿到不错的名次的。

第三是要自信,没有哪一个模型是十全十美的、无可诟病的,你可以跟评委去强调它的优势规避它的劣势。可以把嘉宾或者评委的问题看做一种学术探讨,自信和真诚地展示交流就好;把气场和态度展现出来,一般结果都不会太差的。

Q3.学长去阿里实习,能简单介绍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么?

在阿里我实习的是BI岗(Business Intelligence),在做商业规划与决策的商业智能部。我们主要是对决策层汇报不对具体业务负责,核心价值是“让数据更清晰,让决策更高效”。所以BI是一个相当于公司的大脑这样的视角与立场,为整个公司的长远计划负责。

我实习期间有参与具体的工作主要是指标监控、周报月报的撰写、异常分析和专题分析,日常工作中SQL是必备的。我个人感觉BI岗非常需要对数据的敏感性和沟通能力:有时候一个连贯正确的拆解思路比熟练的算法能更快地解决问题;很多迷惑的数据异常用算法溯源是很难的,而找不同的人大概率就能聊出问题的突破口。整体来讲感觉BI岗不像算法岗那样对单一技术有高要求,他更综合地需要一个细心敏锐的有数据思维的人来胜任,想做好BI的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offer/读博

Q4.学长拿到阿里的offer后选择读博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能够非常幸运能跟着我的导师学习和做研究。遇见一位好导师是可贵的运气是一定要懂得珍惜的缘。相比之下阿里的Offer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暂时不去、之后也可以随时再去;但一位好导师对人的影响是终身的,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

另一方面,统计学和其他学科不同业界对博士的需求也非常高;而从学界到业界像是一条单行道,业界工作后再想念书一定是束缚重重,那时要面对的利益考量的抉择很难像现在这么简单。我属于没特别想清楚自己人生最终理想的“半瓶水”,读博是一场修行,也是给自己多一些时间来思考更深刻的问题。

我觉得时间总会过去的,这4年你是工作、是躺平还是在读博,时光终会流逝、我们终将成长。很多人会说读博浪费4年,但我觉得这只是你选择未来4年怎么过而已,是以再不会有的学生身份、亦或是社会人身份。我没有太多的负担的感觉。

Q5.学长想对犹豫是否读博的同学说些什么嘛?会不会推荐大家读博?

每个人的境遇和禀赋是不一样的,读博这件事一定要自己来思考和权衡。我想如果还在犹豫是否读博,这样的同学大概率和我一样,不是天赋型的科研选手。我仅从我的经验出发尝试着给出一些可以着眼的角度:

一是自己未来四五年是否会比较需要钱,这其实挺重要的。如果能申到国外的全奖博,一般可以滋润生活还有所盈余;而国内读博通常比较清苦,通常情况下只能是“拮据一些能够勉强自立”的处境。

二是自己读博的专业是不是必须留学界。如果这个专业读博是“到黑一条路”的开端,选择的时候要格外慎重些。如果后期转头有太高的沉没成本,可能需要在很早期就非常明确自己未来的追求再选择才比较稳妥。

三是自己是不是内心足够坚韧生活足够多样。读博之路高山仰止、自我怀疑是常态,前功尽弃、功亏一篑在所难免。作为博士生或许必会面对这样的处境:同门同级、甚至学弟妹飞黄腾达财富自由、自己却困守冷板凳不知毕业何期未来何方。如果过往快乐的来源单一,只是学习成果带来的成就感而非过程、没有其他专精的特长或长期的爱好派遣,读博的体验可能不会特别好、甚至是要冒一些风险的。

Q6.想问下学长本校的保研和读博的优势有哪些?

其实留在本校一路念上来,还是有不少优势的。

最主要的是环境熟悉,这其中包括生活方面的熟悉和学习上的熟悉:生活方面的熟悉可以节省很多精力,比如不需要太操心搬寝室、走手续、调档案之类的杂事儿,想要学习或放松休闲也知道哪里最适合自己,求学阶段的转换不会伴随太多事务与习惯上的割裂,还是比较省心的。学习上的熟悉主要是对于学校课程安排、规章制度的熟悉,相对来说学业也更平滑:本校本硕博的课程设置是一体的、衔接得比较好,不需要额外地去补课就能比较轻松地跟上研究生课程;对于类似讲座这些制度也知道“坑”在何处及如何规避。再一个是在考研、保研、选导这些方面,本校生源还是有一些先天优势的。

其次,我觉得厦大对学生是真的蛮好的,“这种好是不去别的大学念书感受不到的”。如果望上弦晚霞慢跑与步湖畔喂鹅的日子令你留恋,留下来也一定不会厌倦。

厦大痕迹

Q7.作为即将在厦大生活学习近十年的元老级选手,学长在厦大的感受如何?

想起来有一个有意思的小事:我本科时住在芙蓉三,我几乎每天都在隔一条马路的勤业食堂吃饭。读研搬去海韵许久没再去,有一天我路过勤业心念一动想去二楼吃冷面。刚刷卡没说话,阿姨猛一抬头一脸疑惑:“你怎么还没毕业啊!”在众目环视下我懵在当地,嗫嚅说自己可能还得几年才能毕业。阿姨潇洒地摆摆手开始大声地安慰我,但我越来越不爱去勤业吃饭了。

印象深刻的事情可太多了。我在CLUB待了6年,每次我去办公室都会想到曾熟悉的师兄师姐已分散全国各地,可能很少有机会再回来了。但办公室里还有一些他们遗留下来的东西,我能翻到师姐的笔记和抱枕、师兄们的合照与托福成绩单,还有各种散落的小物件儿。想到那么多人曾在这个小空间里产生交集,蛮有一种历史沉淀的感觉的。目光触及到这些物件,脑子里画面快放、身边人来人往,我还固守在第二个位置上继续学习着——我想这个也是我个人对于记忆、对于经历的一种执念。作为老厦大人,其实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有故事,放眼四处俱是回忆。

爱好

Q8.感觉主席很擅长多线程工作,不仅主席当得好,实习也好,科研学术也搞得好,生活也丰富多彩,有什么秘诀吗?

多线程是不假,但真不敢说样样精通——实情是样样稀松。把有限精力投射到多个领域的时候,不可能每一样还做得都非常优秀的。但这样做的好处或许在于,可以一直处于一种边际边际效益比较高的状态,或许可以称之为“半瓶水快乐理论”。

其实我觉得我们所有人都是多线程的,而且责任越来越大,线程数一定是越来越多的。当一大坨事情堆在一起时的确容易让人郁郁烦躁,其实我自己也深受其害——毕竟人不像CPU可以无缝地在各个任务间跳来跳去,只要跳的够快就在多任务同时连续地进行。或许在一整块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或许是一种策略,提前划分好时间块,我一般写作时就不纠结没看的论文,练琴时就不回想模拟中的神奇bug。聚焦到短时间内保持高效率单线程,着眼于一段时间安排多线程的工作同时推进。

#1

学长认为自己是斜杠青年吗?业余爱好对学长而言意味着什么?会考虑发展成副业吗? 

说起来我B站账号的签名是“主页是学习喜欢搞副业”,还颇有些斜杠青年的风格哈(悄悄引流“TRain听雨君”~)。如果定义斜杠青年是多重身份的话,其实我还蛮喜欢这种状态的,生活或许忙碌但不同的事情可以互为调剂,比较有新鲜感;在不稳定的大环境中多一条腿走路也更稳一些。但这也有一些问题,首先一个是精力分配,斜杆青年必须是时间管理大师;另一个问题就是身份多了,更多限制也随之而来——大家优先认识的是你的身份,而不是你,这或许会存在矛盾。斜杠越多约束越多,就不太可能放开去展示你的原生状态。

其实我理想中最好的状态是,每个人首先是自己。我做什么东西,首先是我在做,而不是说是某个身份在做,最大的尊重给予到具体的个体,人自身也是最舒适的一个状态。但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其实是很难做到的,斜杠青年的困惑或者局限或许是在这方面。

学长保持快乐的秘诀是什么?

我会比较倾向于用爱好来疏解压力。我自己属于爱好广泛无意专精,虽然上不了大台面但会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多欢乐——甚至有些时候这些爱好都不安分地要翻身做主人、贪婪地挤占主业的时间与精力,很让人着恼。如果我压力比较大、心情烦闷,吉他在怀就会有慰藉,乱锤钢琴也挺发泄;和摇滚乐队排练时肆意乱SOLO、和管乐队合排敛息端着些高贵,都是每周固定要浪费的时间。编编曲发发视频,偶尔上个节目和小演出,感觉自己一般不会被困死在一件事上。即使是很沮丧和悲观的时候,也总有一些办法把自己捞起来

我觉得人想保持长久恒定的乐观与轻盈,需要有一个稳定的成就感来源。要有这样一个事情或领域,是我们持续投入精力和金钱就一定能产出效用的。比如练琴,虽然我终究无法成为大师,但我只要练琴就可以单纯地专注、获得单纯的快乐。我相信每个人都一定是有这样一个事情的,不会厌倦、不会枯燥,持续投入就会产生效用——只是当下或许还没有找到。

#2

#3

请学长按照优先级说出你价值观最重要的三个东西。

我心中价值排序最靠前的三件事是这样的:

首先是立志,换言之是确定一个长期的优化目标。我觉得有时候一旦最终目标清晰明确,优化路径就比较自然而然了,由此可以杜绝调大多数的拖延与自我怀疑。这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我没有完全做到的事情。我很羡慕早立志并一直坚定不移的人,他们身上往往散发着执着的光芒,目光沉稳、步伐笃定,非常有魅力。我本科朋友很早时就坚定要本科去业界,之后就一门心思向这个方向攒履历,该舍的课业就舍,决策非常明确、立场非常笃定。我很钦佩这样的人。

第二是提升效率。进步是一定的——时光不会白白流逝,随着经历的累积我们整体上一定是进步的。重要的或许是怎样让自己进步的更快一点、再快一点,优化“加速度”。造轮子大概率比闷头赶路更有价值,把轮子造得经久耐用有时会优先于造多个相似的轮子。

第三是记录。我会时常觉得对于我们最为特殊和珍贵的,应该是独属于自己的这份记忆;而有些残酷地,捉不住的时间总会渐渐磨损掉那些曾经最鲜活的感受。所以我个人会比较偏爱留存着记忆的事物,也会将记录与积累放在比较高的优先级,比如说摄影录像、写日记,要把那时那刻双眼所见心之所感定格下来,为未来的自己留下一把旋开尘封记忆的钥匙。

学长觉得互联网寒冬内卷的时代,应该如何自处?

整体上来讲,它是一种面对于职场困境或逆境的状况。我之前上过一门课《人力经济学》,里边有两个一般人力资本和特殊人力资本概念:其实“熬资历”往往熬的是在特定企业中才有价值的特殊人力资本,比如对具体流程的熟悉、对具体单位组织架构的理解等,如果钉不住要换一个环境,特殊人力资本不会被承认价值你再熟悉青岛税务局的各流程,可能对于企业代码岗都没有意义,下一个企业不会为此支付额外的工资。但一般人力资本是通用泛用的自身技能,其价值会被更广泛地评估与承认。这些技能还是换一个行业、换一个公司,还是依然有它的价值,会被以相应的薪水对待的。如果不能笃信一个行业“永不寒冬”,我个人会倾向于多积累一般人力资本多提升硬实力,少着眼于具体的小的事情。 要时刻给自己一个警示:你可能会离开。现在或许很难一生事一业,所以要提取为离开的时准备一些资本,比如议价的资本。

#4

#5

关于35岁危机,学长有什么看法?

关于35岁危机,我跟阿里的前辈有聊过这个话题;我自己可能没有什么资格聊这个问题,我想稍稍引述一下他的观点:35岁危机是对那些不再学习企图躺平的人的。对这些人来说,35岁在哪儿都是危机;所以这危机是对人,而不是对35岁。在哪个地方你都必须得不停的进步,因为你停止进步一定会面临竞争,面临淘汰。至少从现在来看,好像没有哪个行业的增长速度足以支撑普通员工吃一辈子老本。他回忆自己35岁的状态:有娃,有很多事情和压力,险些没有时间提升自己。其实不管在什么地方,普通打工人这个年纪都会面临压力和选择。与其说存在互联网的35岁淘汰危机,不如说是有35岁的淘汰危机。

给CLUB学弟学妹的寄语

希望学弟学妹们得寻心之所向,

得拥心之所爱,青春无悔。

尾声

破阵子·久雨

邢兆雨

初喜银丝微润,

哪堪久雨未晴。

金乌隐云翳不散,

寒兔悬湿冷暗侵。

香残倦眉颦。

暂饮三杯暖酒,

一任波骤风急。

壮思胡言今古论,

逸兴弄弦疯颠音。

莫道秋满心。

干货学习,三连

以上是关于厦门大学邢兆雨:从统计专业到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博士生!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Datawhale来厦大啦!

区块链技术与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

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的思维导图一览, 金融经济学者必备工具

厦门大学麦嘉仪:统计学专业到微众银行风控岗!

欢迎报考我的研究生

每日清听728.项目管理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