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DB的主键自增长实现原理
Posted java_wxi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InnoDB的主键自增长实现原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章目录
自增长在数据库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属性,也是很多DBA或开发人员首选的主键方式。在InnoDB存储引擎的内存结构中,对每个含有自增长值的表都有一个自增长计数器(auto-increment counter)。
当对含有自增长的计数器的表进行插入操作时,这个计数器会被初始化,执行如下的语句来得到计数器的值:
SELECT MAX(auto_inc_col)FROM t FOR UPDATE;
插入操作会依据这个自增长的计数器值加1赋予自增长列。这个实现方式称做AUTO-INC Locking。
这种锁其实是采用一种特殊的表锁机制,为了提高插入的性能,锁不是在一个事务完成后才释放,而是在完成对自增长值插入的SQL语句后立即释放。
虽然AUTO-INCLocking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并发插入的效率,但还是存在一些性能上的问题。
首先,对于有自增长值的列的并发插入性能较差,事务必须等待前一个插入的完成(虽然不用等待事务的完成)。
其次,对于 INSERT…SELECT的大数据量的插入会影响插入的性能,因为另一个事务中的插入会被阻塞。
从mysql5.1.22版本开始,InnoDB存储引擎中提供了一种轻量级互斥量的自增长实现机制,这种机制大大提高了自增长值插入的性能。并且从该版本开始,InnoDB存储引擎提供了一个参数innodb_autoinc_lock_mode来控制自增长的模式,该参数的默认值为1。
innodb_autoinc_lock_mode有三个选项:
0:是mysql5.1.22版本之前自增长的实现方式,通过表锁的AUTO-INCLocking方式实现的。
1:是默认值,对于简单的插入(插入之前就可以确定插入的行数),这个值会用互斥量去对内存中的计数器进行累加操作。对于批量插入(插入之前就不确定插入的行数),还是通过表锁的AUTO-INCLocking方式实现。在这种配置下,如果不考虑回滚操作,对于自增值的列,它的增长还是连续的,而且statemment-based方式的replication还是很好的工作。但是如果使用了AUTO-INCLocking方式去产生自增长的值,这个时候再进行简单插入操作,就需要等待AUTO-INCLocking释放。
2:在这个模式下,对于所有的插入的语句,它自增长值的产生都是通过互斥量,不是通过AUTO-INCLocking方式,这是性能最高的方式,但是如果是并发插入,在每次插入的时候,自增长的值就不是连续的,而且基于statemment-based replication会出现问题,所以在这个模式下,任何时候都要用row-base replication,这样才可以保证最大的并发性能和replication主从数据的一致。
statemment-based replication(SBR)和row-base replication(RBR)是主从复制的方式,后续会写到。
使用mysql自增长的坏处:
-
强依赖DB。不同数据库语法和实现不同,数据库迁移的时候、多数据库版本支持的时候、或分表分库的时候需要处理,会比较麻烦。当DB异常时整个系统不可用,属于致命问题。
-
单点故障。在单个数据库或读写分离或一主多从的情况下,只有一个主库可以生成。有单点故障的风险。
-
数据一致性问题。配置主从复制可以尽可能的增加可用性,但是数据一致性在特殊情况下难以保证。主从切换时的不一致可能会导致重复发号。
-
难于扩展。在性能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比较难于扩展。ID发号性能瓶颈限制在单台MySQL的读写性能。
以上是关于InnoDB的主键自增长实现原理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