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ect体感机器人—— 空间向量法计算关节角度

Posted King-Blog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Kinect体感机器人—— 空间向量法计算关节角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Kinect体感机器人(三)—— 空间向量法计算关节角度

By 马冬亮(凝霜  Loki)

一个人的战争(http://blog.csdn.net/MDL13412)

        终于写到体感机器人的核心代码了,如何过滤、计算骨骼点是机器人控制的关键。经过摸索、评估、测试,最终得出了一个使用空间坐标进行计算的算法,下面我将进行详细讲解。

为什么是空间向量

        说到角度计算,那么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解析几何,因为这是我们人类思考的方式。但是解析几何带来了一个问题——边界条件,使用其进行计算时,需要考虑各种特殊情况:平行、重叠、垂直、相交。。。这直接导致了代码量的爆炸性增长,而我们又知道,代码的BUG是与其长度呈指数级增长的,这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心智负担,编码和调试都变得异常困难。

        说到这,有人要说了,解析几何的边界条件无非就那么几种,我分模块进行编码就可以减少复杂度了,并不会损失太多。那么,请设想如下情况,如何计算手臂平面与地面的夹角?如下图:


        空间解析几何带来了更多的边界条件,而Kinect在采集的过程中是不能下断点进行联机调试的,证明算法的正确性变得异常困难,这么多的边界条件,很难一一验证。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公式:


        从上面这组公式可以看出,通过向量,我们可以完全摆脱边界条件的繁琐(对于骨骼点的重叠,可以通过滤波解决,见后文),只需编写通用的公式即可完成所有情况的计算,简单与优雅并存。

坐标映射

        向量法使用的是常规的数学坐标系,而Kinect的坐标系与常规数学坐标系稍有不同,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知,要使用向量,首先就要将Kinect的坐标系映射到数学坐标系上,其方法非常简单:由向量的可平移性质及方向性,可以推导出Kinect坐标系中任意两个不重合的坐标点A(x1, y1, z1),B(x2, y2, z2)经过变换,可转化到数学坐标系中,对其组成的向量AB,可以认为是从坐标轴零点引出,转化公式如下:


        根据上述性质,可以将人体关节角度计算简化为对空间向量夹角的计算。

空间向量法计算关节角度

        由于所选用机器人的关节处舵机存在诸多限制,对于大臂保持静止,小臂与大臂垂直的旋转动作,需要借助于肩膀上的舵机进行联合调节。这就要求不能简单的只计算两空间向量的夹角,为此特提出了一种渐进算法,即求空间平面xOz与肩膀、肘关节、手所组成平面的夹角,并以其夹角完成对肩膀舵机的调速工作。

        下面是实际人体左臂动作的计算过程,实拍人体动作照片见图A,左臂提取出的关节点在Kinect空间坐标系中的向量表示见图B,经过变换后转化为普通坐标系中的向量见图C。


图A 人体动作


图B 左臂关节点在Kinect困难关键坐标系中的向量表示

        上图中:各个关节点(肩膀,肘,手)是处在空间平面中,对应z轴从里到外分别为:肩膀,肘,手,且三点在向量图中均处于z轴负半轴。


图C 经过变换后转化为数学坐标系中的向量

        对于肘关节角度的计算,可以直接使用空间向量ES和EH的夹角得出,计算过程如下:


        对于大臂的上下摆动角度,可以将向量ES投影到xOy平面上,并求其与y坐标轴的夹角得出,计算过程及公式类似于肘关节角度的计算过程。
        对于协助小臂转动的肩膀舵机的角度计算,其向量转化关系下所示:


        为了求取空间平面夹角,需要首先求取两平面的法向量,再根据法向量计算出两平面夹角。计算过程如下:


        式(3-5)和式(3-6)分别计算出向量ES和向量EH,分别对应肘关节指向肩膀和肘关节指向手腕的两条向量;式(3-7)通过叉乘计算出肩膀、肘、手所构成空间平面的法向量n1;式(3-8)代表空间平面xOz的法向量;式(3-9)求取法向量n1与法向量n2的夹角,从而完成对协助小臂转动的肩膀舵机的角度计算。
        对于腿部的识别,由于人体小腿无法旋转,故只需采用两向量夹角及投影到平面的方式进行求取,与手臂部分相似,不再详述。

腿部姿态检测

        首先,由于机器人模仿人体腿部动作时会遇到平衡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需要给机器人加装陀螺仪和及加速度传感器,实时调整机器人重心,保持机器人站立的稳定性。但是在机器人调整稳定性同时,会导致机器人上肢的晃动,在机器人实际工作时,会造成手臂动作发生异常,可能导致意外发生。其次,机器人腿部动作大多局限于行走、转向、下蹲、站立等几个固定动作,让机器人完全模仿人体腿部动作,会给用户带来非常多的冗余操作,使用户不能专注于业务细节而需要专注于控制机器人腿部动作;最后,由于本文使用的人形机器人关节并不与人体关节一一对应,势必会造成控制上的误差,这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综上所述,通过识别人体腿部特定动作,支持机器人前进、后退、左转、右转、下蹲、站立,即可满足绝大多数情况下对机器人腿部动作的要求,并且有效的减少了用户的操作复杂度,让用户可以专注于业务细节。
        为了支持机器人前进、后退、左转、右转、下蹲、站立这几个固定动作,需要对人体腿部姿态进行检测,从而控制机器人完成相应动作。检测算法首先检测左腿髋关节是否达到确认度阀值,若达到,则先检测是否为下蹲姿势,若不为下蹲,则检测左侧髋关节指向膝关节的向量相对于前、左、后三个方向哪个方向的权值更大,并取其权值最大的作为机器人控制信号,其分别对应与机器人的前进、左转、后退动作;若未达到阀值,则检测右髋关节是否达到确认度阀值,若达到,则检测右侧髋关节指向膝关节的向量相对于前、右、后三个方向哪个方向的权值更大,并取其权值最大的作为机器人控制信号,其分别对应与机器人的前进、右转、后退动作;若未达到阀值,则判定为机器人站立动作。
        腿部姿态详细检测流程如下图所示:


滤波算法

        由于Kinect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会有扰动,从而造成机器人控制的不稳定性,因此必须对识别出来的骨骼点进行滤波处理,以保证机器人动作稳定、连贯。
        对于滤波算法的选择,要综合考虑运算速度、内存占用、准确性、抗随机干扰能力等技术指标。这就要求对采样数据进行分析,从而选取滤波效果最好的算法。
        本识别程序运行于EPCM-505C开发平台,在只进行关节识别的情况下,每秒能识别6-8帧图像,加上空间坐标向量运算及腿部姿势识别后,每秒能处理4-5帧图像。由于期望尽可能快的向机器人发送控制数据,以提高机器人的响应速度。因此,所选择的滤波算法应尽可能快速。
        经过对OpenNI识别出的关节点空间坐标分析可知,其扰动一般是在人体实际关节坐标的四周做小幅度波动,另外存在一些识别死区,此时无法检测到关节点。因此,所选用的滤波算法要保证机器人的正确运行,对无法识别的关节点做相应处理,对小幅度波动的关节点保持上一状态不变。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限幅滤波算法,此滤波算法采用了动态规划的思想,保证每次滤波后的结果都是最优解,从而从整体上得出最优解。滤波算法的详细流程下图所示:


        经过与常用滤波算法对比实验证明,此算法滤波效果良好,能满足对机器人控制的需求。详细对比结果如下表所示:

算法名称

技术指标

改进型限幅滤波算法

限幅滤波

算法

算术平均值

滤波算法

滑动平均值

滤波算法

速度

较快

内存占用

能识别细微幅度动作

对小幅度扰动过滤效果

滤波结果是否正确

不一定

不一定

arccos哈系表

        由于有16个关节角度需要计算,在PC上每秒可以运行30帧,即16 * 30 = 480次三角函数运算,这很明显是需要用打表进行优化的,下面是哈系表的代码,如果不明白,请绘制cos函数曲线,再进行对比阅读:

[cpp]  view plain copy print ?
  1. /** 
  2.  * @brief   性能分析代码. 
  3.  * @ingroup ProgramHelper 
  4.  *  
  5.  * @details 用于分析查询哈希表和直接使用C库的三角函数计算角度值的性能. 
  6.  *  
  7.  * @code 
  8.  *  
  9. #include <cstdlib> 
  10. #include <iostream> 
  11. #include <fstream> 
  12. #include <cmath> 
  13. #include <iomanip> 
  14. #include <ctime> 
  15.  
  16. using namespace std; 
  17.  
  18.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19.  
  20.     clock_t start,finish; 
  21.     volatile double dummy; 
  22.      
  23.     start=clock(); 
  24.      
  25. //    for (int i = 0; i < 1000; ++i) 
  26. //        for (int j = 0; j < 100000; ++j) 
  27. //            dummy = cos((i % 3) * M_PI / 180); 
  28.      
  29.     for (int i = 0; i < 1000; ++i) 
  30.         for (int j = 0; j < 100000; ++j) 
  31.             dummy = (int)(((i % 3) * 1000)) % 100000; 
  32.      
  33. //    for (int i = 0; i < 1000; ++i) 
  34. //        for (int j = 0; j < 100000; ++j) 
  35. //            dummy = i; 
  36.      
  37.     finish = clock(); 
  38.      
  39.     cout << (double)(finish-start)/CLOCKS_PER_SEC << endl; 
  40.      
  41.     return 0; 
  42.  
  43.  *  
  44.  * @endcode 
  45.  */  
[cpp]  view plain copy print ?
  1. /** 
  2.  * @brief   生成cos哈希表的索引范围. 
  3.  * @ingroup ProgramHelper 
  4.  *  
  5.  * @details 将1-90度的cos值经过Hash函数变换, 得出一个哈希范围. 
  6.  * @see     CosHashTable 
  7.  *  
  8.  * @code 
  9.  *  
  10. #include <cstdlib> 
  11. #include <iostream> 
  12. #include <fstream> 
  13. 怎么样利用kinect按帧记录关节/骨骼节点的三维坐标?

    六关节机器人的正运动学计算

    Kinect v2 记录

    使用网络摄像头(不是 Kinect)确定骨骼关节

    Kinect 机械臂检测

    什么是工业机器人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