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之——和Vite不得不说的事

Posted tea_year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Vue3之——和Vite不得不说的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创建一个vite项目

npm init vite-app <project-name>
cd <project-name>
npm install 
npm run dev

或者

yarn create vite-app <project-name>
cd <project-name>
yarn 
yarn dev

2.vite简介
vite 是一个基于 Vue3 单文件组件的非打包开发服务器,它做到了本地快速开发启动:

快速的冷启动,不需要等待打包操作;
即时的热模块更新,替换性能和模块数量的解耦让更新飞起;
真正的按需编译,不再等待整个应用编译完成,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
并且vite也成功地革了webpack的命,让webpack开发者直接喊大哥:

尤神放弃webpack
那么vite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

3.第一个疑问
通过运行npm run dev,可以观察到这个项目是秒级打开,打开调试器可以看到:

模块请求
浏览器直接请求了.vue文件,并且后面带了一些type参数。点击这些请求,简单查看一下文件返回内容:

//main.js
import  createApp  from '/@modules/vue.js'        
import App from '/src/App.vue'    //
import '/src/index.css?import'      //

createApp(App).mount('#app')

最直观地看到这里:

将vue引用转化为/@modules/vue.js
将./App.vue转换为/src/App.vue
将./index.css转化为/src/index.css?import
//HelloWorld.vue?type=style&index=0
import  updateStyle  from "/vite/hmr"
const css = "\\npcolor: red;\\n"
updateStyle("62a9ebed-0", css)
export default css

这里编译了Helloworld.vue中的style样式,将pcolor:red进行了编译;

//index.css?import
import  updateStyle  from "/vite/hmr"
const css = "#app \\n  font-family: Avenir,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n  -webkit-font-smoothing: antialiased;\\n  -moz-osx-font-smoothing: grayscale;\\n  text-align: center;\\n  color: #2c3e50;\\n  margin-top: 60px;\\n\\n"
updateStyle("\\"2418ba23\\"", css)
export default css

同时还对全局样式进行了更新监听。

既然浏览器直接请求了.vue 文件,那么文件内容是如何做出解析的呢。项目是如何在不使用webpack等打包工具的条件下如何直接运行vue文件。

3.1挖掘vite运行原理
从上面的代码片段中可以看到,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使用了ES Module,代码以模块的形式引入到文件,同时实现了按需加载。

其最大的特点是在浏览器端使用 export import 的方式导入和导出模块,在 script 标签里设置 type=“module” ,然后使用 ES module。

正因如此,vite高度依赖module script特性,也就意味着从这里开始抛弃了IE市场,参见javascript MDN。

在这种操作下,伴随的另一个效果就是去掉了webpack打包步骤,不用再将各个模块文件打包成一个bundle,以便支持浏览器的模块化加载。那么vite是如何处理这些模块的呢?

关键在于vite使用Koa构建的服务端,在createServer中主要通过中间件注册相关功能。

vite 对 import 都做了一层处理,其过程如下:

在 koa 中间件里获取请求 body
通过 es-module-lexer 解析资源 ast 拿到 import 的内容
判断 import 的资源是否是绝对路径,绝对视为 npm 模块
返回处理后的资源路径,例如:“vue” => “/@modules/vue”
将处理的template,script,style等所需的依赖以http请求的形式,通过query参数形式区分并加载SFC文件各个模块内容。

为什么这里需要@modules?

举个栗子:

import vue from ‘vue’
vue模块安装在node_modules中,浏览器ES Module是无法直接获取到项目下node_modules目录中的文件。所以vite对import都做了一层处理,重写了前缀使其带有@modules,以便项目访问引用资源;另一方面,把文件路径都写进同一个@modules中,类似面向切片编程,可以从中再进行其他操作而不影响其他部分资源,比如后续可加入alias等其他配置。

通过koa middleware正则匹配上带有@modules的资源,再通过require(‘XXX’)获取到导出资源并返给浏览器。

3.2文件请求
单页面文件的请求有个特点,都是以*.vue作为请求路径结尾,当服务器接收到这种特点的http请求,主要处理

根据ctx.path确定请求具体的vue文件
使用parseSFC解析该文件,获得descriptor,一个descriptor包含了这个组件的基本信息,包括template、script和styles等属性 下面是Comp.vue文件经过处理后获得的descriptor
然后根据descriptor和ctx.query.type选择对应类型的方法,处理后返回ctx.body

type为空时表示处理script标签,使用compileSFCMain方法返回js内容
type为template时表示处理template标签,使用compileSFCTemplate方法返回render方法
type为styles时表示处理style标签,使用compileSFCStyle方法返回css文件内容
在浏览器里使用 ES module 是使用 http 请求拿到的模块,所以 vite 必须提供一个web server 去代理这些模块,上文中提到的 koa中间件 就是负责这个事情,vite 通过对请求路径query.type的劫持获取资源的内容返回给浏览器,然后通过拼接不同的处理单页面文件解析后的各个资源文件,最后响应给浏览器进行渲染。

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方法,webpack之类的打包工具会把各种各样的模块提前打包进bundle中,但打包结果是静态的,不管某个模块的代码是否用得到,它都要被打包进去,显而易见的坏处就是随着项目越来越大,打包文件也越来越大。vite的优雅之处就在于需要某个模块时动态引入,而不是提前打包,自然而然提高了开发体验。

4.hmr热更新
vite的热更新主要有四步:

通过 watcher 监听文件改动;
通过 server 端编译资源,并推送新资源信息给 client ;
需要框架支持组件 rerender/reload ;
client 收到资源信息,执行框架 rerender 逻辑。
在client端,Websocket监听了一些更新的消息类型,然后分别处理:

vue-reload —— vue 组件更新:通过 import 导入新的 vue 组件,然后执行 HMRRuntime.reload
vue-rerender —— vue template 更新:通过 import 导入新的 template ,然后执行 HMRRuntime.rerender
vue-style-update —— vue style 更新:直接插入新的 stylesheet
style-update —— css 更新:document 插入新的 stylesheet
style-remove —— css 移除:document 删除 stylesheet
js-update —— js 更新:直接执行
full-reload —— 页面 roload:使用 window.reload 刷新页面
在server端,通过watcher监听页面改动,根据文件类型判断是js Reload还是vue Reload。通过解析器拿到当前文件内容,并与缓存里的上一次解析结果进行比较,如果发生改变则执行相应的render。

以上是关于Vue3之——和Vite不得不说的事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专访李林锋:我与Netty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CSDN记者专访:我与Netty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HTTP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vite vue3 规范化与Git Hooks

vue3 项目搭建教程(基于create-vue,vite,Vite + Vue)

vue3+vite中使用环境变量 .env 的一些配置情况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