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技术专题「分布式缓存专题」针对性分析缓存与数据库一致性如何解决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分布式技术专题「分布式缓存专题」针对性分析缓存与数据库一致性如何解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数据缓存由来

在实际的业务场景中,一定有很多需要做数据缓存的场景,比如售卖商品页面,包括了许多并发访问量很大的数据,它们可以称作是是"热点”数据,这些数据有一个特点,就是更新频率低,读取频率高,这些数据应该尽量被缓存,从而减少请求打到数据库上的机会,减轻数据库的压力。

保证缓存一致性

不更新缓存,而是删除缓存

做缓存不应该是去更新缓存,而是应该删除缓存,然后由下个请求去去缓存,发现不存在后再读取数据库,写入缓存。

原因一:线程安全角度

同时有请求A和请求B进行更新操作,那么会出现
  • (1)线程A更新了数据库
  • (2)线程B更新了数据库
  • (3)线程B更新了缓存
  • (4)线程A更新了缓存

这就出现请求A更新缓存应该比请求B更新缓存早才对,但是因为网络等原因,B却比A更早更新了缓存。这就导致了脏数据,因此不考虑。

原因二:业务场景角度

有如下两点:

  • (1)如果你是一个写数据库场景比较多,而读数据场景比较少的业务需求,采用这种方案就会导致,数据压根还没读到,缓存就被频繁的更新,浪费性能。
  • (2)如果你写入数据库的值,并不是直接写入缓存的,而是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再写入缓存。那么,每次写入数据库后,都再次计算写入缓存的值,无疑是浪费性能的。显然,删除缓存更为适合。

其实如果业务非常简单,只是去数据库拿一个值,写入缓存,那么更新缓存也是可以的。但是,淘汰缓存操作简单,并且带来的副作用只是增加了一次cache miss,建议作为通用的处理方式。

先操作缓存,还是先操作数据库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是先删除缓存,然后再更新数据库,还是先更新数据库,再删缓存呢?

对于一个不能保证事务性的操作,一定涉及“哪个任务先做,哪个任务后做”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是:如果出现不一致,谁先做对业务的影响较小,就谁先执行。

  • 假设先淘汰缓存,再写数据库:第一步淘汰缓存成功,第二步写数据库失败,则只会引发一次Cache miss。
  • 假设先写数据库,再淘汰缓存:第一步写数据库操作成功,第二步淘汰缓存失败,则会出现DB中是新数据,Cache中是旧数据,数据不一致。

先删缓存,再更新数据库

该方案会导致请求数据不一致

同时有一个请求A进行更新操作,另一个请求B进行查询操作。

那么会出现如下情形:

  • (1)请求A进行写操作,删除缓存
  • (2)请求B查询发现缓存不存在
  • (3)请求B去数据库查询得到旧值
  • (4)请求B将旧值写入缓存
  • (5)请求A将新值写入数据库

上述情况就会导致不一致的情形出现。而且,如果不采用给缓存设置过期时间策略,该数据永远都是脏数据。

先更新数据库,再删缓存

不是的。假设这会有两个请求,一个请求A做查询操作,一个请求B做更新操作,那么会有如下情形产生:

(1)缓存刚好失效

(2)请求A查询数据库,得一个旧值

(3)请求B将新值写入数据库

(4)请求B删除缓存

(5)请求A将查到的旧值写入缓存

ok,如果发生上述情况,确实是会发生脏数据。

然而,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又有多少呢?

发生上述情况有一个先天性条件,就是步骤(3)的写数据库操作比步骤(2)的读数据库操作耗时更短,才有可能使得步骤(4)先于步骤(5)。可是,大家想想,数据库的读操作的速度远快于写操作的(不然做读写分离干嘛,做读写分离的意义就是因为读操作比较快,耗资源少),因此步骤(3)耗时比步骤(2)更短,这一情形很难出现。

补充说明:我用了“先更新数据库,再删缓存”且不设过期时间策略,会不会有问题呢?由于先缓存和更新数据库不是原子的,如果更新了数据库,程序歇逼,就没删缓存,由于没有过期策略,就永远脏数据了。

所以,如果你想实现基础的缓存数据库双写一致的逻辑,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在不想做过多设计,增加太大工作量的情况下,请先更新数据库,再删缓存!


最终一致性强调的是系统中所有的数据副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同步后,最终能够达到一个一致的状态。因此,最终一致性的本质是需要系统保证最终数据能够达到一致,而不需要实时保证系统数据的强一致性

大佬们给出了到达最终一致性的解决思路,主要是针对上面两种双写策略(先删缓存,再更新数据库/先更新数据库,再删缓存)导致的脏数据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来保证最终一致性。


缓存延时双删

问:先删除缓存,再更新数据库中避免脏数据?

答案:采用延时双删策略。

那么延时双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 (1)先淘汰缓存
  • (2)再写数据库(这两步和原来一样)
  • (3)休眠1秒,再次淘汰缓存

这么做,可以将1秒内所造成的缓存脏数据,再次删除。


那么,这个1秒怎么确定的,具体该休眠多久呢?

针对上面的情形,读者应该自行评估自己的项目的读数据业务逻辑的耗时。然后写数据的休眠时间则在读数据业务逻辑的耗时基础上,加几百ms即可。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确保读请求结束,写请求可以删除读请求造成的缓存脏数据。


如果你用了mysql的读写分离架构怎么办?

ok,在这种情况下,造成数据不一致的原因如下,还是两个请求,一个请求A进行更新操作,另一个请求B进行查询操作。

  • (1)请求A进行写操作,删除缓存。
  • (2)请求A将数据写入数据库了。
  • (3)请求B查询缓存发现,缓存没有值。
  • (4)请求B去从库查询,这时,还没有完成主从同步,因此查询到的是旧值。
  • (5)请求B将旧值写入缓存。
  • (6)数据库完成主从同步,从库变为新值。

上述情形,就是数据不一致的原因。还是使用双删延时策略。只是睡眠时间修改为在主从同步的延时时间基础上,加几百ms

采用这种同步淘汰策略,吞吐量降低怎么办?
  • 那就将第二次删除作为异步的。自己起一个线程,异步删除。这样,写的请求就不用沉睡一段时间后了,再返回。这么做,加大吞吐量。
  • 所以在先删除缓存,再更新数据库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延时双删的策略,来保证脏数据只会存活一段时间,就会被准确的数据覆盖。
  • 在先更新数据库,再删缓存的情况下,缓存出现脏数据的情况虽然可能性极小,但也会出现。我们依然可以用延时双删策略,在请求A对缓存写入了脏的旧值之后,再次删除缓存。来保证去掉脏缓存。

删缓存失败了怎么办:重试机制

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考虑到,那就是删除缓存的操作,失败了怎么办?比如延时双删的时候,第二次缓存删除失败了,那不还是没有清除脏数据吗?

解决方案就是再加上一个重试机制,保证删除缓存成功。

方案一:

【分布式技术专题】「分布式缓存专题」针对性分析缓存与数据库一致性如何解决_数据库


流程如下所示

  • (1)更新数据库数据;
  • (2)缓存因为种种问题删除失败
  • (3)将需要删除的key发送至消息队列
  • (4)自己消费消息,获得需要删除的key
  • (5)继续重试删除操作,直到成功

然而,该方案有一个缺点,对业务线代码造成大量的侵入。于是有了方案二,在方案二中,启动一个订阅程序去订阅数据库的binlog,获得需要操作的数据。在应用程序中,另起一段程序,获得这个订阅程序传来的信息,进行删除缓存操作。

方案二:

流程如下图所示:

【分布式技术专题】「分布式缓存专题」针对性分析缓存与数据库一致性如何解决_数据库_02

  • (1)更新数据库数据
  • (2)数据库会将操作信息写入binlog日志当中
  • (3)订阅程序提取出所需要的数据以及key
  • (4)另起一段非业务代码,获得该信息
  • (5)尝试删除缓存操作,发现删除失败
  • (6)将这些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
  • (7)重新从消息队列中获得该数据,重试操作。

以上是关于分布式技术专题「分布式缓存专题」针对性分析缓存与数据库一致性如何解决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分布式技术专题「系统功能原理分析」缓存淘汰算法之LRU和LFU及FIFO介绍

你敢信?清华毕业大牛竟然用了20张知识图谱就把大数据给讲完了

分布式技术专题「LVS负载均衡」全面透析Web基础架构负载均衡LVS机制的原理分析指南

分布式技术专题「LVS负载均衡」全面透析Web基础架构负载均衡LVS机制的原理分析指南

分布式技术专题「架构实践于案例分析」总结和盘点目前常用分布式事务特别及问题分析(Seata-终)

大厂Java高级多套面试专题整理集合,已获万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