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上大语文的重要一课

Posted 周兆熊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补上大语文的重要一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巨牛的人工智能教程,忍不住分享一下给大家。教程不仅是零基础,通俗易懂,而且非常风趣幽默,像看小说一样!觉得太牛了,所以分享给大家。点这里可以跳转到教程。”
作为一名理工科的学生,回顾自己 20 年的在校学习经历,我把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花在了数理化上。特别是进入大学之后,除了一门叫做“大学语文”的开卷考试课程外,其他的大部分课程都是专业相关的。我也问了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他们的情况和我类似,花在语文上的时间是非常少的。
最近,我在读吴军老师的通识讲义《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该书是吴老师作为一位理工科出生的畅销书作家的阅读和写作经验的总结分享。书中提到的很多内容都值得大家,特别是IT行业的从业者们学习借鉴。因此,我将自己的学习笔记整理出来,供大家学习参考。

什么是大语文
在我们传统的认知中,以为在学校里面学习的,标有“语文”二字的课程才算是正宗的语文课。但吴老师告诉我们,这个是对语文的狭义的定义,真正的语文的内涵要宽广得多。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如果一辈子只学一门课,那就应该是语文。简单来说,语文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是感受,包括听、读、观察和理解。
第二个方面是表达,包括说、写、唱、表述和表演。

鉴于语文在我们学习和工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西方提出了“大语文”的概念。“大语文”强调语文和生活的关系,强调语文和其他知识体系的关联。“大语文”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首先是词汇,它是语文最基本的元素。
在词汇之上,是语法、修辞等高级的语言技巧。
在语法、修辞之上,是书面和口头的表达能力。

如何进行阅读
一提到阅读,大家可能觉得并不复杂,几乎每一个识字的人都会阅读。但是,大家在学习和工作中是否遇到过下面的情况:

你就即将召开的某个会议发了一封全员邮件,但开会之前还是有人在问你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产品经理发了一份需求文档,程序员也实现了该需求,但最后拿出去的产品不是对方想要的。
看惯了电脑和手机,当自己手拿一本纸质书的时候,竟然不知道该怎样阅读了,读了几页之后无法坚持读下去。

以上情况都反映了一个事实:我们需要学习有效阅读的方法。
吴老师用四个字点出了阅读的本意:理解他人。如果不能够理解他人,那么阅读实际上是无效的。从上学开始,我们读过很多的书,既有像四大名著这样的经典作品,也有杂志上的短篇文章。无论什么形式的文字内容,结构往往都是有定式可以遵循的。
吴老师认为,绝大部分专业作者写作的目的一是要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二是要描绘他们的时代和周围的事件。因此,从读者的角度来讲,能够通过书中的内容反推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才算读懂了一本书。阅读理解到了深层次,其实就是从读书上升到了读人。
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就是“跨界”,我们大部分 IT 从业者也经常需要学习新知识。那么,如何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并全面高效地构建知识体系呢?吴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是从阅读“正统”文献或作品开始。
第二步是阅读权威的综述文章。
第三步就是读一些有趣的专著。

吴老师认为,分层阅读是可以兼顾知识面、知识完整性和深度的办法。为了进行分层阅读,我们可以把书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供浏览的书,也就是你可以快速翻番,大致了解一下内容的书。
第二类是需要细读或精读的书,要逐字读完。
第三类是需要典藏的书。

如何进行写作
和阅读一样,写作也是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小到写封邮件,大到写篇报告,都是在考验我们的写作水平。我想大家也经常见到下面这些情况:

某人发出了一封邮件,但邮件里面的错别字很多,并且内容描述得不清晰,不知道对方要表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某人发出了一份需求文档,文档内容只有短短的几句话,没有描述需求背景和需要实现的功能等,让开发者摸不着头脑。
某人做了一个内部技术分享,几乎全是照着 PPT 念,而 PPT 上面几乎全是文字。
以上情况都反映了一个事实:我们需要学习写作的方法。

吴老师也用四个字点出了写作的本意:表达自己。我们表达自己有两种方式:写和说,这两者的差别如下:

很多人都会有虽然有很多话想说,但是写不出来的情况。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熟练的书面写作者呢?吴老师列出了五步写作训练的总纲:

第一步,随便找一个新鲜有趣的题材,开始写。
第二步,突出主题。
第三步,形成具有动感的故事。
第四步,让读者产生共鸣。
第五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另外,我们都想让自己写的文章更有魅力,让更多的人来阅读。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吴老师为我们支了如下几招:

第一,设置悬念。比较常见的悬念是期望式悬念,它建立在对读者不保密的基础上。比期望式悬念更吸引人的是突破式悬念,它主要依靠对读者保密,通过使人大吃一惊的细节,让人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以此达到效果。
第二,有张有弛。
第三,管中窥豹。
第四,点睛之笔。一是善于总结作品的内容,最好能用一句带有“标语性质”的话把自己要说的内容总结出来。二是要考虑读者的心理和知识背景,考虑说什么话能让他们有所触动,最好是替他们找到一句话,把他们思考了很久但是想不透彻的疑问一下点清楚。
第五,反讽手法。

总结
除了传授阅读和写作的技巧外,吴老师在本书中还分享了一些对他帮助很大的听和说的艺术,包括:如何高效高质地接收信息?怎样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何让表达效果最大化?这些都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在阅读完本书之后,我对照书中提到的方法和要点看了自己之前写的文章和所做的分享,发现大部分都有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在后续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也会以此为参考来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的水平。
总的说来,本书内容通俗、文笔流畅、逻辑清晰,将大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是一本值得各行各业(特别是 IT 行业)的从业者仔细阅读的好书。

以上是关于补上大语文的重要一课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补上大语文的重要一课

计算机教育中缺失的一课,劝学弟学妹们一句,一定要趁早补上,工作后会事半功倍!

第一课 矩阵的行图像与列图像(麻省理工公开课:线性代数)转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以及答案

一起转转米兰理工的数据可视化Studio吧~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