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 Linux 安装简易教程
Posted 生吃胡萝卜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Arch Linux 安装简易教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前言
恰好自己十年前的 lenovo g450 硬盘坏了,于是就整了个固态换上了。想着 win10 太占资源就准备装个 linux 系统作为备用机玩。最终选了定制性极强的 arch linux 发行版本作为这次安装的系统。话说自己动手定制确实需要点精力,不过还好官方的文档确定写的详实,但还是有一点门槛。为了以后方便,自己也记录一下整个的安装过程吧。
安装开始
查看系统引导模式
命令查看 efivars 目录信息,没有错误信息则表示系统是 UEFI 模式,反之则为 Bios 模式。这里主要是对后面我们新建系统引导分区时要对应系统支持的引导模式
ls /sys/firmware/efi/efivars
确认网络是否连接
因为安装需要网络下载相关软件包,所以请确保有网络,最好是用有线连接,因为有的无线会识别不了
ping www.baidu.com
校准系统时间
timedatectl set-ntp true
可以使用 timedatectl status
检查服务状态
新建系统分区
fdisk -l
查看系统分区信息,硬盘为 /dev/sda,如果有多块硬盘则是 /dev/sdx 显示, x 按 a,b,c,d... 显示
我们可以用 fdisk 分区,或者 cfdisk 图形界面分区,这里我用的是 fdisk
fdisk /dev/sda
分区示例
这里是官方给出的例子,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定
挂载点 | 分区 | 分区类型 | 建议大小 |
---|---|---|---|
[SWAP] |
/dev/*swap_partition(交换空间分区)* |
Linux swap (交换空间) | 大于 512 MiB |
/mnt |
/dev/*root_partition(根分区)* |
Linux | 剩余空间 |
挂载点 | 分区 | 分区类型 | 建议大小 |
---|---|---|---|
/mnt/boot 或 /mnt/efi |
/dev/*efi_system_partition(efi 系统分区)* |
EFI 系统分区 | 至少 260 MiB |
[SWAP] |
/dev/*swap_partition(交换空间分区)* |
Linux swap (交换空间) | 大于 512 MiB |
/mnt |
/dev/*root_partition(根分区)* |
Linux x86-64 根目录 (/) | 剩余空间 |
我的分区
挂载点 | 分区 | 分区类型 | 建议大小 |
---|---|---|---|
/mnt/efi |
/dev/*efi_system_partition(efi 系统分区)* |
EFI 系统分区 | 512 MiB |
[SWAP] |
/dev/*swap_partition(交换空间分区)* |
Linux swap (交换空间) | 2 GiB |
/mnt |
/dev/*root_partition(根分区)* |
Linux x86-64 根目录 (/) | 剩余空间 |
当然你也可以分个 /home 分区,这样以后重装系统数据也不会格式化
root@archiso ~ # fdisk -l
Disk /dev/sda: 20 GiB, 21474836480 bytes, 41943040 sectors
Disk model: VMware Virtual S
Units: sectors of 1 * 512 = 512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label type: gpt
Disk identifier: 1AC3B569-F4B7-5240-AD6F-7EF15E81DDB4
Device Start End Sectors Size Type
/dev/sda1 2048 1050623 1048576 512M EFI System
/dev/sda2 1050624 5244927 4194304 2G Linux swap
/dev/sda3 5244928 41943006 36698079 17.5G Linux filesystem
格式化分区
# FEI 分区格式化 vfat
mkfs.vfat /dev/sda1
# swap 分区格式化
mkswap -f /dev/sda2
# linux 文件系统格式化
mkfs.ext4 /dev/sda3
挂载分区
# 挂载 FEI 分区
mkdir /mnt/boot
mkdir /mnt/boot/EFI
mount /dev/sda1 /mnt/boot/EFI
# 挂载 swap 分区
swapon /dev/sda2
# 挂载 linux 文件系统
mount /dev/sda3 /mnt
正式安装 linux 系统
# 安装基础包及固件、命令行文本操作软件
pacstrap /mnt base base-devel linux linux-firmware vim
配置系统
用以下命令生成 fstab 文件 (用 -U
或 -L
选项设置UUID 或卷标):
genfstab -U /mnt >> /mnt/etc/fstab
强烈建议在执行完以上命令后,后检查一下生成的 /mnt/etc/fstab
文件是否正确
Chroot
切换 root 到新装的系统中操作
arch-chroot /mnt
时区
设置时区,以要设置为上海时区为例
# ln -sf /usr/share/zoneinfo/Region(地区名)/City(城市名) /etc/localtime
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设置时间
hwclock --systohc
本地化
程序和库如果需要本地化文本,规定了地域、货币、时区日期的格式、字符排列方式和其他本地化标准。
需在这两个文件设置:locale.gen
与 locale.conf
# 编辑 /etc/locale.gen,然后取消掉 en_US.UTF-8 UTF-8、 zn_CN.UTF-8 UTF-8 前的注释 # 大概在177、500 行的样子
vim /etc/locale.gen
# 执行 locale-gen 以生成 locale 信息
locale-gen
然后创建 locale.conf文件,并编辑设定 LANG 变量,比如:
vim /etc/locale.conf
# 配置变量 LANG=en_US.UTF-8
另外对于中文用户:
vim /etc/locale.conf
# 配置变量 LANG=zh_CN.UTF-8, 前提是要先装好相应的中文字体,不然会有乱码
网络配置
新建 hostname 文件:
vim /etc/hostname
# 设置 myhostname(主机名),例如 archlinux
添加对应的信息到 hosts
vim /etc/hosts
127.0.0.1 localhost
::1 localhost
127.0.1.1 myhostname.localdomain myhostname # 主机名.本地域名 主机名
如果系统有常设的 IP 地址,请使用这个常设的 IP 地址而不是 127.0.1.1
Initramfs
通常不需要自己创建新的 initramfs,因为在执行 pacstrap 时已经安装 linux,这时已经运行过 mkinitcpio 了。
对于 LVM、 system encryption 或 RAID 等分区配置,请修改 mkinitcpio.conf 并用以下命令重新创建一个 Initramfs
mkinitcpio -P
安装引导程序
需要安装 Linux 引导加载程序,才能在安装后启动系统,可以使用的的引导程序已在 启动加载器 中列出,请选择一个安装并配置它,GRUB (简体中文) 是最常见的选择。
如果有 Intel 或 AMD 的 CPU,请另外启用 微码 更新
安装微码
# intel
pacman -S intel-ucode
# amd
pacman -S amd-ucode
安装 GRUB
pacman -S grub efibootmgr
UEFI 系统引导
grub-install --target=x86_64-efi --efi-directory=/boot/EFI --bootloader-id=GRUB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注意:--efi-directory 为我们之前新建的引导分区目录
如果是 bios 系统 mbr 引导
grub-install --target=i386-pc /dev/sdx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Root 密码
# 设置 Root 密码
passwd
新系统基础配置
配置 sudo 权限
pacman -S sudo
EDITOR=vim visudo
把约 82 行的 %wheel ALL=(ALL) ALL 前面的 # 去掉
新增用户
# 创建用户
useradd -m -g users -G wheel -s /bin/bash someone
# 设置密码
passwd someone
安装网络、ssh
pacman -S dhcpcd openssh
# 设置开机网络启用
systemctl enable dhcpcd
# 设置开机 ssh 登入启用
systemctl enable sshd
重启
extit
umount -R /mnt
reboot
后续工作
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安装桌面环境、软件、字体
以上是关于Arch Linux 安装简易教程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